我印象中的老香港:中環 1966                                                             2016 5                     星島日報 

 

 

 

或許物以類聚吧,我的面書經常會收到一些「老香港」照片,當然「老香港」其實也很籠統,百多年前,十幾年前都可以稱為「老」,所以講到懷舊,每個人心中懷的大概都是不同年代的舊吧。

 
我個人的老香港自然亦有它特定的時空,趁我的記憶力未衰退,也應該記錄下我的老香港,例如一九六六年暑假,我曾在我父親管轄的空運公司(現時稱為物流)中環辦事處做過近兩個月收貨員,從一個初出來社會工作的中學生眼中看中環,應該是一次頗獨特而又珍貴的體驗。
 
那年我中二升中三,十五歲不到竟當起「童工」,可能當時我很瘦弱,家人和我自己都覺得做些體力勞動也許可以增磅,便每天朝九晚六在位於皇后大道中中環街市對面大華百貨公司(現址為100 QRC,側邊是往半山扶手電梯)大樓内的辦公室返工。
 
                           1960 年代位於皇后大道中的大華國貨公司                                                                                      現址為 QRC 100
 
中環大廈各有特色
香港在一九六六年遠遠不是甚麼金融中心,只能算是個倚靠貿易和輕工業生存的彈丸之地,中環的商業大廈租戶仍未有現時那些大型跨國金融投資機構,大部分不外都是進出口公司,亦即是我父親投身的空運行業的主要客源,代它們把出口樣辦用最快速度(飛機)寄到外國買家處,冀望對方盡快落定單訂貨。
 
公司本身具備有多輛密斗貨車在港九各區收貨,不過中環一帶寫字樓很集中,我們就不跟車,自己步行收貨去,其實當年中環已有現時的雛型,兩大地標酒店希爾頓和文華都相繼營業,商業樓宇方面,落成不久的太子行(太子大廈)當然是最新型、最高檔的了
 
                                                                  左邊建築為希爾頓酒店                                                                 1960 年代的文華酒店外貌,它左邊的白色高建築物是太子行
 
同樣新落成在德輔道中畢打街以西兩座差不多同款式的聯邦大廈(現址為永安集團大廈)以及國際大廈(現址為中保集團大廈)則以樓高馳名,較有體面的記憶中還有地下是連卡佛總店的告羅士打行(現置地廣場)、舊歷山大廈、於仁行(現遮打大廈)、中建大廈、New Henry HouseFu House 等,都各有特色可能是虛榮心作祟,自己也較喜歡去這些甲級寫字樓收貨,它們的租戶大都是英或外資公司,寫字樓的布置格局和氣氛都遠比本地華人經營的更有氣派及體面而散佈在利源東西街、士丹利街一帶的印資公司就最不做門面工夫,裝修看落大都已相當殘舊,不過記得父親曾說過跟住印度老闆打工其實受益最多,因為要「一腳踢」,最終反能全面掌握到貿易各個步驟的竅門,真正學到,很快就能夠獨當一面。
 
在萬宜大厦對面,仍未易名的聯邦大厦
 
相比新落成有中央冷氣的高級寫字樓宇,富維多利亞建築美學的舊郵政局(現時環球大厦)及不知屬甚麼風格的華人行就陳舊到有點陰森恐怖的感覺了,華人行特別似日久失修的破落戶,它的電梯仍是拉閘那種,其中一層我記得是「波樓」,不知是否給「行街」下午偷懶去輕鬆下,不過它頂樓「飲茶」的大華茶樓,當年可能比陸羽更有名氣,中午時分華籍商家雲集,天天都高朋滿座。也不記得這幢怪物屹立到哪個年代才拆卸改建成現時的華人行,不過我打暑期工那年,它旁邊在陸海通大廈內的新皇后戲院已開業了,當時人力車(俗稱車仔)仍是其中一種代步交通工具。
 
找到 1950 年代的華人行照片,那時它已相當殘舊
 
記憶有限未必可靠
公司收貨有不成文規矩,如果客戶打電話落柯打時講明貨物較多或較重,我們就會帶同手推車去收,但假若臨時發覺貨物過重拿不動,就可以開公數光顧人力車幫手拉返公司,原來當年人力車除了載人,及供西方遊客當獵奇式拍照,還有作小型貨物運送功用。步行收貨我記得最遠是去到中上環交匯一帶,即是德輔道中李寶椿大廈、以前新世界戲院附近。我有幸童年時曾拍電影,在片場度過了一段難忘時光,到中學又有機會在一個暑假進出中環各座大廈,看到各種規模不一的商業機構,感受到些少它們的人事作風,確是比我同年紀的人見識多些。
 
 
不過我們的記憶其實也有限,就算有印象亦未必可靠,例如我已記不起那個暑假我是如何返工、放工的。我家在九龍,當時去港島唯一的方法是搭渡海小輪,而最近我工作地點,應該是坐佐敦道油麻地渡海小輪,抵達中環在現時交易廣場附近下船。按理我必然是和父親一起返工的,很可能由母親駕車載我們去佐敦道碼頭乘船,但為甚麼我腦海又總會浮起我乘天星小輪的景象呢?
 
                                                                 此照片攝於1966年1月1日,圖中見到天星小輪
 
從尖沙嘴坐天星小輪到中環再行到去靠近中環街市,其實是要徒步一大段路,我們應該不會浪費時間捨近取遠吧,我想很多時我父親有應酬,放工不一定和我一起回家,而我的虛榮心可能又作動:在我心目中,由於中環天星碼頭地理位置較接近全港九至黃金的地段,它的乘客必然也較高尚,很可能我獨自回家時就改乘天星小輪,和那些大熱天時仍穿整套西裝,或穿長衫的女士一起登船下船,還要坐樓上(樓下是三等,票價較便宜),被黃昏的微風吹,消除了一天的暑氣,我感覺自己是「升呢」了!
 
圖左是舊匯豐銀行,對面是太子行
 
寫了這麼多才發覺都是集中在硬件,中環人呢?仍有記憶嗎?有的有的,留待下次吧,下次我希望能把我仍記得一九六六年中環人物的風采嘗試逐一勾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