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的犯駁 談電影《三城記》                                  2015 9           立場新聞

 

 

 

 
《三城記》挨近結尾時有一大場面,解放前夕,成千上萬想逃離上海的群眾趕往火車站,爭相搶搭南下列車,劉青雲和湯唯在人頭洶湧中作出了去留的抉擇,令我想起很多年前看過 John Schlesinger 導演的傷感愛情小品 Yanks 結局的類似場面,演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的 Richard Gere 和他的戰友在英國一個小鎮休假後再踏上前線,他們在當地邂逅的女友趕往火車站送別,但人太多她們無法擠去月台,只能在遠處人堆中看著火車慢慢開行,Richard Gere 二人也伸頭出火車窗外四處搜尋她們蹤影,終於大家發現到對方,四人激動揮手,喊破喉嚨想說些甚麼,但人太多聲太吵,可能已無法聽到,火車駛離月台後,人聲火車聲淡出,靜默的畫面響起了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十分流行的一首經典情歌 “I’ll Be Seeing You”
 
Yanks 的终場
 
這是一幕至今仍使我難忘的感人場面,但為甚麼同樣是火車站生離死別,看《三城記》時我卻完全無動於衷?可能是我覺得這場戲處理上有點不合情理吧;當時的環境是群眾前呼後擁搶住上已無法再逼入,馬上要開行的列車,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甚麼執子之手,甚麼承諾再沒機會細表,一個眼神半句說話已足以讓對方明白,怎似現時劉青雲與湯唯可以停下來情深互望,你一言我一語唸那段 script 得很工整的對白? Yanks 令人動容是已沒有時間,而《三城記》叫人發噱是怎會仍有那麼多時間?
 
 
知道張婉婷和羅啟銳為籌拍此片花了很多心血做資料搜集,訪問過好些經歷過抗日時期的先輩(像片中男主角的原型,成龍的父親就是其中一位),各人除了憶述自己的經歷,據聞也提供不少當時日常生活生活上的細節,這些細節相信是有加插在影片中,像湯唯在小鎮走私鴉片用的籠子,在上海替洋人做家傭時要做「人肉摩打」幫少主人拉動旋轉木馬,或者淪陷時在街頭販賣飲用水等等,估計都是他們資料搜集的成果,但奇怪我完全感受不到那份 authenticity,會否是這些「小」節都被過份煽情和不合情理的「大」場面所掩蓋?除了火車站一場,最明顯是最後湯唯偷渡來港(我很少聽聞在五十年代初期有偷渡,正如湯唯那頭長髮,我在中國四十年代的電影或照片也幾乎沒見過,但我相信張與羅是有做過考據的),被水警截查時,蛇頭為求自保將人蛇包括湯唯逐一拋落海,然後竞出現一幕「英雄救美」,我不是故意抹黑或嘲諷,水底慢鏡畫面配上湯唯長髮飄遊,確是十分優美充滿詩意,本來劉青雲從岸上游到漆黑一片的茫茫大海中居然又救到在水底的湯唯,可信性已十分低,假如用較具真實感的拍法可能還有些少說服力,現時如此詩,再放在一部「史詩」式的電影,就真是車一聲得啖笑了。
 
 
我寫話劇《金蘭姊妹》時已說過「口述歷史」不可盡信,撇開存私心自我貼金的可能,很多時年紀大了會把記憶和以前的道聽途說甚至自己的幻想混淆,所以切不能囫圇吞棗,必需將資料消化查證,像劉青雲在當鋪偷走大批典押物換到些金錢,竟和湯唯等人穿上西式晚禮服踏上和平店露台上喝洋酒!即使是房爸爸的憶述,編劇應該也分辨到以劇中男主角的出身、背景(在小鎮當海關及做階層很低的特務),怎都不似會作出這種 night out,大抵編導是捨不得放棄這個可以展示上海十里洋場和海派一面的大好時機,讓電影更「史詩」吧。
 
 
上文提到火車站那幕戲,除了男女主角分離,還有他們一個共產黨秘密黨員朋友亦趁亂乘機偷運一大批藏在汽車廂內的手錶,有個關員覺得可疑,響槍命令在場群眾肅靜,讓他能聽清楚車廂內有沒有手錶運行時發出的啲啲噠噠聲,我可以想像房爸爸繪形繪聲形容這事件時的語氣:「呯一聲!那關員大吼:不要吵!嚇到全場鴉雀無聲,然後關員俯身聽到車廂內啲啲噠噠聲音作響……」是多麼的引人入勝,但試想在當時的環境,兵荒馬亂,人潮爭先恐後逃亡,一吓槍聲能發揮到如此大功能,可以令到全人類屏息靜氣,凝住步伐嗎?
 
將一切不足及犯駁之處歸咎於「口述歷史」而非張與羅,就當是我個人的良好意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