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宇: 電懋的世界 (2)                                                                              
 
 
 
…… 接上文
 
有一天我們拍的一場戲,講述我們一家去姑媽劉茜蒙的家。那天樓下的試映室正試映《龍翔鳳舞》(1959),我們都很想去看。拍的時候,戲中的歌,因為李湄教過,所以我們都懂得唱。結果我們幾個小孩,包括我、陳寶珠、飾演劉茜蒙兒女的吳正元,即林子祥的前妻,還有另一個名叫蔣將的男孩,都溜了去看試片。我們是一個鏡頭拍完後,趁打燈時溜去看的。嘩!我從未見過如此「墟冚」(熱鬧),全個試片室都爆滿,所有的大明星都來了,連沒有參演的葛蘭都來看。看了幾分鐘,攝影廠便有人來把我們抓回去,繼續拍戲。李湄雖然是主角,但因為要拍戲而沒有去看試片。
 
                                                                                           片中姑媽劉茜蒙的家場景                                                                                                                               與吳正元合照
 
《龍翔鳳舞》是當年的大型製作,又是彩色片,因此他們對這齣電影很有期望。後來我重看,覺得在當時來說是頗新穎的,他們把一些三、四十年代的舊歌 update(翻新),所有 arrangement(編曲)全部作出改動,以適合五十年代的節奏,頗為創新。
 
                                                   電懋首席化妝師方圓 (circa 1957)

 

方圓  回想起來很奇怪,有些情況總是回不去了,不過有些味道,例如化妝間裡油彩的氣味,卻依稀猶在。當時電懋永華片場的化妝間,一線的女明星,都有自己私人的小化妝間,男主角及其他配角則共用大的化妝間。當時我們有一個化妝師名叫方圓,裝扮十分像藝術家,頭戴一頂法國式的帽子,面上長滿鬍子,身穿蘇格蘭絨格子襯衣,他是男明星金峰的父親。現今的人可能不會尊重化妝師,不過當時方圓備受尊重。他真的當自己是一個藝術家,而其他人亦很尊重他,我們都尊稱他「方爺爺」。以前的人很尊重自己從事的行業,不會小看自己,不會覺得卑微,因他的自重,而別人亦尊重他,但現在的人很少這樣。我想這種互相尊重的風氣是電懋獨有的。我發覺電懋有一個 community(群體)的感覺,電懋的人好疼對方,例如茶水部有個麗姐,五、六年前,尤敏還未去世的時候,我們一起出來吃飯,亦有邀請她一塊兒去,很有一家人的感覺*

 

                                                                 方圓為新娘林翠化裝,爸爸媽媽看著美麗的女兒

 

拍片 拍《我們的子女》和《雨過天青》時,是逐個鏡頭拍,不是逐場拍的。每拍一個鏡頭之前,便跟我解說:「這個鏡頭是你媽媽罵你、爸爸罵你,罵得很兇,你想哭了,你要說這句對白。」然後便試戲。那時基本上是順 sequence(次序)拍的,譬如說拍我一個特寫,跟著應該是拍你的;他們不會先拍完我四個鏡頭,即是不會梅花間竹的拍,這樣在感情連貫方面會較好。岳楓的處理通常是有變化的,有些導演會叫你坐著、唸對白,拍完一個鏡頭,再唸對白拍另一個鏡頭,同一個角度拍數種東西,但岳楓則不會這樣處理。

 

 

                                                在《我們的子女》飾演我老師的陳芸,她也有份參與演《青春兒女》

 
我當時也意識到鏡頭的存在,打燈時又會有測光錶在面部測光。記得《我們的子女》有一個名叫陳芸的女配角,飾演學校的老師,也是新人。她跟我們說:「他們打燈的,很偏心,我拍《青春兒女》(1959)時,所有燈都為葛蘭打。為林翠打燈時也不太仔細,為我們打時更加不在話下。」通常對焦是用一把軟尺從攝影機那裡開始,拉到演員的面龐處,然後調校焦點,再用測光錶測光,愈測得多便愈威,那些大明星肯定要測很多次,要度得很準確。
 
拍戲的時候,岳楓講國語,我跟李湄、雷震他們卻說廣東話,他們懂得說半鹹淡廣東話。我的第三齣電影是跟李麗華、嚴俊合作的《風雨歸舟》(1959),在永華隔壁的亞洲片場拍攝,那是一個較小的片廠,屬於亞洲影業公司。嚴俊和李麗華對我同樣很好,很疼我。嚴俊身兼主角和導演,這齣戲後來參加了亞洲影展,公司說我有機會獲得「最佳童星獎」,於是一早訂做了一套白西裝仔、短褲仔,準備前往領獎,結果是沒有啦!那年尤敏憑《家有喜事》得獎,我則沒有。
 
                                          《風雨歸舟》劇照,嚴俊、李麗華主演                                                                               片中朱牧演反派
 
至於陸運濤,我從未見過。鍾啟文則經常見到,因為《愛的教育》(1961)是他導演的,劇本則是秦劍寫的,他用了一個假名(筆名陳嗚琴)。當我媽咪接到這個劇本時,她還奇怪為何已經分了鏡,是一個頗為具體仔細的劇本。鍾啟文第一次導演可以頭頭是道,劇本可能幫了他很多。
 
我跟王天林合作過《南北和》(1961)及《小兒女》(1963),他為人很隨和。對我來說,當時所有人都老,王天林在我眼中是個胖老人,其實當時他很年輕,只有三十多歲。電懋拍片,以搭佈景為主,基本上是「搭得就搭」。例如要拍荔園,不會去荔園拍實景,而是在片場內搭一個景。《小兒女》中有一場講述我和尤敏去溜冰和玩擲毫子遊戲,整個景都是搭出來的。如果拍野餐場面,就會去林村的大樹林拍。每逢拍郊外場景,都去林村。《雨過天青》也有拍菜市場、茶樓等街景,菜市場是在九龍城拍實景的。
 
                                                                                                  《小兒女》在片場搭的荔園場景
 
不知道他們以何準則來決定拍街景與否。以前電懋的戲有很多小樓房、街道的景,多是在鑽石山,較高級的,便在九龍塘。譬如《小兒女》,導演心目中的故事應該是發生於鑽石山的,到處都是疏落的平房,平房內有小花園,但又不算很高級,亦是因利成便吧,公司就在鑽石山附近,方便取景,所以很多戲都在附近拍。
 
廣東與外省  在《小兒女》裡,我家隔壁有一個很兇的媽媽,經常打女兒,那彷彿是一個粵語片世界,我的家就是國語片世界,這兩個世界是很不同的。其實可能當時他們亦留意到,廣東文化跟外省文化的分別。《小兒女》裡的家庭比較窮,只是教書,但有一場說王萊和王引在家中的花園喝下午茶,卻有瓷器等等,現在一個普通階層的人已不會這樣做。但慶幸我們的父母或祖父母在這種環境下,仍能保持著一份優雅,這是十分難得的。
 
我的家庭,因為是外省人,跟《小兒女》的家庭也有相似的地方。以前香港社會基本上都較為貧苦,我小時候住黃大仙的石屋,後來搬到稍好的地方,也只是住唐樓,不過我父母在星期六、日也會帶我們去沙田酒店喝下午茶。這並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現在的人好像不太注重生活質素,而以前的人,在有限資源下,仍然維持著某種東西,到了現在這種東西已沒有人理會了。
 
                                                               位於大埔公路近紅梅谷的沙田酒店 (Shatin Heights Hotel),現改建為住宅
 
《小兒女》裡的惡後母,來自平民階層,其實這種例子很多。以前我們的鄰居便是這類廣東人,他們生了十個孩子,擠在一個房間內。我們家的傭人,她的親戚朋友便是這類廣東人,孭帶孭住一個小孩,手裡又抱著一個,六歲的小女孩已經要負責照顧弟妹,當時這種情況在香港很普遍。試想六、七伙人共住一間屋,那麼多人擠在一起,現在真的難以想像。《小兒女》將外省人和廣東人的兩個世界簡化了,現實生活當然複雜得多。這問題頗有趣,我以前並沒有想過。
 
其實我不明白為何張愛玲會寫《小兒女》這個劇本,這劇本根本完全不像她的作品。張愛玲的劇本是沒有時空的,你看她編劇,葛蘭演的那齣《六月新娘》(1960),完全不知道故事在哪裡發生!只是說葛蘭坐大郵輪去到某地方遊玩。也只有電懋和宋淇才會容納一個這樣的人,讓她寫劇本,又可以拍成電影,真是奇蹟!
 
《南北和》(1961)是王天林導演、宋淇編劇的,當時並不知道,但也覺得是很新鮮的東西。電懋在創作上頗有新意,能想到這種題材,而且很成功,因此還拍了《南北一家親》(1962)和《南北喜相逢》(1964)。拍《南北和》時,宋淇不在場。他是一個頗「招積」(高傲)的人,也很西化,當時他的身體狀況已不太好,聽說動過手術切除了一邊肺,經常會用手掩著一邊胸部。其實他是個文人,不應該在娛樂界,換了現在,可能會被人「踩」,但當時無論明星或老闆,人人都很尊重宋淇。他未必是一個很具商業頭腦的人,卻身在高位,而且得到別人的敬重。
 
                                     南北和的咖啡室場景,既浩大又堂皇
  
那時候電懋有不少文人編劇,例如易文。還有秦羽,她是香港大學畢業的,當時已很「巴閉」(厲害),是才女。即使是鍾啟文,也較為西化,可能因為老闆陸運濤留學英國的緣故,他也想西化一點。《南北和》有一場戲說我們在一間兩層的餐廳吃東西,真的搭了一堂兩層樓的佈景,有一條樓梯上二樓。雖然每齣戲都用一樣的格子檯布,但他們竟會為了一場戲,搭這麼大的景。
 
                                                                                                                                                      《南北和》餐廳場景
 
我父母在本地的朋友不多,大部分親戚都在國內。如果不是因為我拍電影,他們應該是較喜歡看西片的人,未必會看國語片。他們似乎較喜歡長城的電影,覺得很惹笑,例如《情竇初開》(1958)、《真假千金》(1959)等〔編按:兩片均為鳳凰影業公司出品〕,他們覺得很好看,又很喜歡馮琳等演員。他們不是左派,但頗喜歡看左派的電影。其實當時那些電影在意識形態上也不「左」,即是有,也很隱晦,內容也頗中產。後來邵氏的成功是因為大眾化,連粵語片的觀眾也搶過來了,電懋的電影始終只不過是迎合一小撮人。
 
                                             陳厚 (攝於1958年)
 
不過我真的不知道這一小撮人是甚麼人!大概是從國內來的外省人吧,好像陳冠中,他的家人便會看電懋的電影。那時候喜歡陳厚的都是英文書院的女生,似乎高檔一點,她們不會喜歡胡楓而會喜歡陳厚,那是她們心目中的海派白馬王子。
 
 
 
未完,代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