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系列:中國女演員揚名海外 —— 辛權 1959 年 12 月 國際電影
小宇 2013 年按:年前在明周見到一張葛蘭和譚倩紅不知在什麼場合的合照,caption 寫著好像什麼兩大息影女星相輝映之類,我真的感到有點哭笑不得,或許我是勢利吧,但葛蘭和譚倩紅確是兩個世界的人啊,怎可以相提並論?然而在現時記者心目中可能所有息影女星皆屬同一 category,個個都咁高咁大。沒有現身經歷過,當我們要倚靠二三手資料(例如一些懷舊文章),經過一重隔一重,以訛傳訛,又或者作者的主觀意願也會影響到後人對歷史認知的準確度,沒法分辨出個中某些微妙的分野,結果我們接收到的資訊很可能與從前真實情況很不一樣。
像今次我選刊這篇寫於 1959 年的文章,珍貴是在於它是 real time 談論當年在歐美露頭角的亞洲女星。經過幾十年,當一切塵埃落定後再來讀,確是別有一番滋味,從中我們或許會看到一些一直沒有留意到的角度,以及不少鮮有人提過的枝節,像這篇文章連 Tsai Chin 的中文名周采芹都弄錯,變成周采珍!原來當年資訊傳遞果真遠遠比不上今天了。
阮蘭絲
美國影片和舞台劇的題材背景,從美國轉到歐洲,從歐洲轉到遠東的日本,現在又從日本轉到了中國。去年十月十四日,百老滙上演由華僑小姐法蘭絲阮 (France Nuyen 又譯作阮蘭絲) 主演的《蘇茜黃的世界》 (The World of Suzie Wong),盛況鬨動了美國,在美國話劇史上創了賣座最高紀錄。(關於法蘭絲阮主演《蘇茜黃的世界》,本刊以前已經介紹過了。)繼《蘇茜黃的世界》後,又上演了一齣以唐人街為背景的《花鼓歌》(Flower Drum Song),劇中女主角,本來想請尤敏擔任*,因為尤敏要趕返香港拍片而作罷,最後才決定由日籍女星梅木三吉與白鈴子(Pat Suzuki) 擔綱演出。
音樂劇《花鼓歌》的兩個女主角梅木三吉和 Pat Suzuki
《蘇茜黃的世界》是根據李察美臣的一本暢銷小說改編的。以香港一個國際女郎的故事為題材:蘇茜黃本是孤兒,在香港流落淪為妓女,無意中結識一個英國青年畫家,她希望嫁他,而他却懷疑一個神女是否能做一個好妻子。她們同居後生下一個孩子,但最後在孩子意外死亡後她們也分手了。
法蘭絲阮獲得好評
本劇上演後,法蘭絲阮大得好評,美國的劇評人簡直把她捧上了三十三天,說她把蘇茜黃的孩子氣、伶俐、聰慧、對自己「職業」所感到的羞恥,及本人人格的崇高,表露無遺,認為除了她,實在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了。
阮蘭絲
法蘭絲阮是在法國馬賽出生的,父親是一個中國海員,名路易士阮萬家(譯音),母親是法國人。戰後,阮萬家入了美國籍,法蘭絲和她的母親也在一九五六年到了美國。她先在紐約一家法國人開的餅店做店員,後來進康露華模特兒學校學做時裝模特兒,但因為身材太小,總是派不到工作。霍士公司開拍《南太平洋之戀》(South Pacific) 時找人在片中演土女李葉一角,康露華夫人把她介紹給導演約夏羅根,和霍士訂了七年合同。她的第二部影片是和羅拔韋納,謝扶利亨達等合演的《戰爭與愛情》(In Love and War);現在開拍的新片是和大衛尼雲,賀蘭芝,史提芬所合演以北京義和團故事為題材的《地獄起義者》。
周采珍在倫敦演出
從上月十三日起這齣帶著東方色彩的《蘇茜黃的世界》被搬到倫敦上演了,上演的地方是著名的威爾斯王子戲院,因為事前宣傳很夠,所以賣座也極鼎盛。舞台上有碼頭、酒吧、人力車和街上寫着像張天師做符似的市招,在我們中國人看起來不倫不類非驢非馬,覺得全不像樣,可是英國人卻為了這一齣戲而感到大驚小怪;對女主角周采珍 (應該是周采芹)** 的演出,更是好評潮湧。
文章原圖
對於這齣戲的本身,英國的劇評人持著和美國劇評人同樣的看法,說它「空洞而無內容」,「荒謬不可思議」;但對周采珍的演技一致讚美不置,說「她有小貓一樣的柔馴甜美。」「假如你認識蘇茜,采珍所演的蘇茜,啊!多可愛的一個女孩子!」「采珍把這個角色演活了,她是甜姐兒,是魔窟裡的小天使,她那東方的高义旗袍是性感而且迷人的。」「采珍的演出是多釆多姿,無懈可擊的。」「采珍能夠把劇中人的個性與思想表現出來。」英國的劇評人是全世界以挑剔刻薄出名的,他們對周采珍竟能刮目相看大捧其場,可說是非常難得的。
蘇茜黃的故事在香港可能會有的,但不足以代表香港國際女郎的故事,而舞台上的香港是可怕的,落後的,似乎香港還是前清時代一樣的落後,如果相信舞台上的香港就是今天的香港,那就太「冤哉枉也」了!
周采芹這張照片是不是有點像 Annette Bening?
采珍(Tsai Chin)這個名字,一般譯作「蔡清」,但據說她是平劇名伶周信芳(麒麟童)的女兒,今年二十歲,她的丈夫就是該劇的導演英國人彼得高。她最早在銀幕上漏臉是在英國片《暴徒地帶》(The Violent Playground)中,其後又在英格烈褒曼主演的《六福客棧》(The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中飾演那批難童中的大姊。
記者哥連李嘉時到采珍家去作訪問,却發現她正忙於料理家務。
「現在我剛忙得不可開交。」她說:「在昨晚的慈善義演中,我有點神經緊張,我以為這是好現象,如果上台演戲像平時一樣的隨便鎮靜,那就顯得是神經麻木了。」
她引導記者參觀了寓所後,采珍又接著說道:「我一忙就不想別的事情,也不緊張了。」
采珍家裡的床罩,椅套,窗簾,枕墊,都是她自己親手縫製的。「我是個很有耐性的裁剪師呢!」她說。
派拉蒙攝製電影
《蘇茜黃的世界》在百老匯和倫敦大出風頭後,現在已為好萊塢派拉蒙公司購得電影攝製權,定於一月四日起在香港拍攝外景六星期,然後至英國補拍內景。男主角威廉荷頓 (William Holden)屆時將第九次來港擔任演出,至於女主角人選,導演尚尼古拉斯高原來屬目於法蘭絲阮與周采珍,因為采珍要在倫敦登台分身乏術,所以後來又補上了一位香港名媛南茜關。
文章原圖
南茜關 (Nancy Kwan 關南絲) 年十九歲,是香港一位建築師的女兒。她是在倫敦學芭蕾舞的,當本年夏季放暑假回港時,被選為擔任蘇茜黃一角的候選人。在她沒有為好萊塢製片家發現以前,她是沒打算做明星的,可是當她知道自己可能被選擔任蘇茜黃這個角色時,自然是驚喜交集了。
女主角候選人
蘇茜黃一角的飾演人,到本刊截稿時據說已選定法關絲阮,而南茜關則替法蘭絲在美舞台演出,並內定主演派拉蒙公司新片《九龍》,該片外景亦將在本港拍攝。
中國女演員在英美影壇上大出風頭的,最早有黃柳霜 (Anna May Wong),現在又有法蘭絲阮與周采珍;還有一位盧燕春 (即盧燕),東南亞電影觀眾雖然對之較為陌生,却也是不容遺忘的人物。
Anna May Wong (1905-1961)
盧燕春英文名字叫做麗莎(Lisa Lu),出生於北平,父親是一位外交界的官員。她的幼年是在上海渡過的,走出校門後的第一個職業,是在上海聯合娛樂公司任翻譯員。
不久全家遷居檀香山,她一面在美國陸軍語言學校教國語;一面在當地出版的《檀香山廣告人》刊物任記者,專門負責報導華僑消息的工作,並上電台播音。
盧燕春自幼便愛好戲劇,乃於一九五六年考入巴薩迪那戲劇學校,每試輒列前茅。
自從在《電話時間》一劇中正式以職業演員姿態出現嶄露頭角後,她被邀踏上了電視台。
文章原圖
她踏進好萊塢片場開始水銀燈生涯,是在《夜鶯》和《飛虎嬌娃》兩部影片中。最近,她為哥倫比亞公司與占士史超域 (James Stewart)合演了以中國抗戰時期發生在滇緬公路上的一段故事為題材的《山路》《The Mountain Road》。在馬龍白蘭度將來東南亞拍攝外景的《醜惡的美國人》(The Ugly American)中,她是熱門的女主角候選人之一。
※ 文中藍色字是我加上去的。
小宇後按 :
翻查資料,怎也找不到《地獄起義者》和《九龍》這兩部電影,可能最終都是胎死腹中,沒拍成;電影《蘇絲黃的世界》導演一職結果是落在 Richard Quine 身上,而女主角當然不是文章所說的阮蘭絲,而是關南絲,至於盧燕,她後來亦無緣參與《The Ugly American》(主角是馬龍白蘭度》的演出。
** 點擊此處閱讀《其他作者》欄目周采芹寫的自傳《上海的女兒》選段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