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dheim在元朗 —— 慨嘆《點點隔世情》的冷清離場          2010 6         明報世紀版

 

 

 

Stephen Sondheim是舉世知名的音樂劇殿堂大師﹐在他本土美國早已是屬於「國寶」級﹐他那摘了普立茲獎以及無數其他戲劇大獎的傳世作《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香港演出譯作《點點隔世情》)登陸香港﹐照計應該是本地一件文化盛事﹐甚至美國領事館也好應該大力支持﹐協助推廣﹐怎可能會「低調」至此?連我這樣一個聽到Sondheim 這名字就差不多要馬上在胸前畫個十字的崇拜者﹐2007年它在港首演居然毫不知情﹐其宣傳之差可想而知﹐而今次重演也是幾近無聲無息﹐看不到雜誌及報章的副刊、文化版有作任何的推介﹐單靠宣傳單張又怎可以吸引到對這個音樂劇的背景幾乎全無認識的香港觀眾購票入場?

 
陽關路和獨木橋
可能本地文化圈和百老匯音樂劇的關係基本上是陽關路和獨木橋﹐以為音樂劇的「文化」水準就止於Andrew Lloyd Webber 以及那些來自澳洲的巡迴團在演藝劇院演那些票價過千元一張的《芝加哥》或《Mama Mia》﹐而不屑一顧。的確﹐本質上音樂劇的商業元素確是十分濃厚﹐但總奇蹟地又會有着像Stephen Sondheim 這般高水平的創作人﹐他《點點隔世情》裏面的歌曲絕不能歸入優美旋律﹐又不怎樣琅琅上口﹐而是接近艱澀的「現代」音樂﹐劇本也沒有什麼愛情線﹐而是探討藝術創作的理念、堅持、原則、矛盾﹐以及回顧、前瞻等宏大旨題﹐有着很高的文學性﹐假如沒有文化界去介紹及肯定它的藝術成就﹐單靠「等運到」﹐期望一些誤打誤撞的觀眾購票﹐是注定失敗的。
 
 
而今次重演又確是沒有奇蹟﹐一個如此有水準和出色的演出﹐我看的那場雖然不至於是小貓三四隻﹐但空位卻真的是處處可見﹐實在感到十分可惜。我有問導演張可堅﹐既然他們有如此的熱忱﹐特意找來一部製作規模不菲﹐演出難度又如此高的劇本來挑戰自己﹐怎不盡力去推廣?即使今次演出有康文署贊助﹐而康文署一向是有着一套它們既定的宣傳策略﹐但我很懷疑康文署是否明白今回它們贊助的是一個怎樣的項目?抑或只是公事公辦去宣傳?票去得不理想頂多就再落多幾個地鐵燈箱廣告來交差。像《點點隔世情》實在很需要度身訂做適合它本身的另類推廣﹐所以是次演出團體「劇場空間」也很應該主動找些有心人在不同媒體介紹此劇﹐帶給目標觀眾多些資料﹐才會有一線生機。張可堅的回應令我感到十分意外﹐他說在香港「翻譯劇」一向都不受到重視﹐大部分的副刊編輯一聽到要推介翻譯劇就耍手擰頭﹐說等到下次有原創劇推出時再幫手。
 
怎會是這樣?香港現時是不是已有着太多不三不四﹐濫竽充數的所謂「創作劇」在市場上?而外國的一級劇目從什麼時候開始會變得如此生人勿近呢?其實外國除了有着無數的經典名劇香港從未演過之外﹐不少高水準的新劇﹐我們因為時空之差距及經濟條件所限制﹐實在無可能經常周遊列國到處看﹐退而求其次能夠把它們帶來香港﹐用本地方言演出﹐實在是求之不得﹐也能令我們更加與國際接軌﹐絕不應受到忽視。
 
                                                                                                                元朗劇院外貌
 
此外造成這次《點點隔世情》反應如此冷淡﹐它的演出場地——元朗劇院應該也是主要元兇之一﹐剛才說Sondheim 登陸香港﹐準確些應該是登陸元朗﹐其實前個月我看到此劇的宣傳單張時已立即有衝動購票﹐但當見到寫着是在元朗劇場上演就止步了﹐原因除了心理上硬覺得元朗是遠在天涯海角之外﹐主要是「元朗」這兩個字對很多人來說是背負了無數的負面問號﹐像我會懷疑這是不是一次蚊型玩泥沙式的演出?只是用一座鋼琴去彈奏Sondheim 那些結構極複雜的音樂?而更重要的是﹐可以說是決定此劇成敗關鍵的視覺元素﹐會不會搞到一塌糊塗?
 
                                                                   Stephen  Sondheim 
 
當曲高和寡遇上新界
我知道這是對元朗和「劇場空間」都很不公平;原來坐西鐵到朗屏站﹐從尖東出發也不過二十分鐘﹐再轉的士不用跳表就抵達現場﹐其實是相當方便﹐而劇場的設施也很合規格﹐坐落甚至比大會堂音樂廳更舒適﹐所以說很多先入為主的假設﹐在現實完全並不是那麼一回事。替元朗劇院、屯門大會堂、荃灣大會堂這些場地「洗底」﹐令人不自動對號將它們等同粵劇和什麼懷舊金曲的專門場地﹐確是政府很迫切要做的工夫。
 
                                                                 劇院內貌
 
而在「洗底」行動完成之前﹐「在元朗演出」很不幸依然是一個劇團至大的懲罰﹐像今次劇場空間傾力炮製的《點點隔世情》有着如此高的水準﹐也落得如此慘淡的圓場﹐不可能說與演出場地無關。
 
Stephen Sondheim 曲高和寡﹐倒也是事實。
 
 
有關《點點隔世情》的一些資料
這部兩幕音樂劇1984年在紐約百老匯首演﹐故事靈感是來自十九世紀以「點彩法」(Pointillism)馳名的法國畫家秀拉(Georges Seurat)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大碗島的一個星期天下午》。
 
第一幕是講述秀拉在1884年創作這幅畫的過程;他每天到公園觀察掃描一事一物﹐更天馬行空地構想出他與畫中眾人物生活原型的交流和關係。
 
 
第二幕飛到1984年美國﹐這幅作品早已是了芝加哥藝術學院之鎮館之寶﹐而秀拉的曾孫佐治也成了一個有名氣的前衛藝術家﹐美術與商業社會 / 市場策略的關係在一百年後變到更加複雜和不可分割。佐治來到巴黎﹐在公園裏﹐佐治穿插過去與現在﹐尋求他的藝術未來之路﹐他想起曾祖父那幅畫﹐畫中人物一一再次出現在他跟前 ……
 
相信令觀眾至震撼﹐應該是第一幕終場時﹐在一首氣勢磅礡的《Sunday》合唱樂曲下﹐畫中眾人物隨着畫家的指示慢慢移動﹐就位﹐一步一步在舞台上合成﹐呈現出《大碗島的一個星期天下午》的畫面。
 
這正是我在文中提到此劇視覺效果的重要性﹐如果落幕前這個畫面在技術上安排得不倫不類﹐營造不出秀拉原作相同的構圖﹐那份震撼力就要大打折扣﹐而今次「劇場空間」的傾力製作不單令我震撼、落淚﹐甚至心靈激動不已。
 
欣賞藝術作品﹐有時是會有着這般的激動﹐「劇場空間」的心血確是沒有白費。
 
※ 請點擊此處閱讀《演藝評論》欄目內《在香港上 Stephen Sondheim —— 是有奇蹟的》一文。
 
 
 
 
相關參考﹕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 - end of act one Sunday(youtube)
                     Sunday之氣勢合唱版本 (youtube)
                       劇場空間 Theatre Space - 點點隔世情 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 (youtube)
                       國內讀者可在此聽到日本版的Sunday(优酷)
                       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 紐約重演採訪 (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