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娜遺下的問號 2010 年 4 月 明報 - 周日話題
狄娜在很多年長一輩的香港人的記憶中是她出任無綫主持介紹電影的節目《蒙太奇》﹐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忘記她說話時的深呼吸﹐她常愛穿的那種在胸前開了一個洞的旗袍﹐又或者她曾把老舍、巴金二合為一的 ……「美談」﹖
但像我這樣更年長﹐記憶力也強的人﹐狄娜初出道時的形象反令人印象更深。她除了是「性感尤物」之外﹐她的「派頭」亦叫當時的娛樂圈為之側目﹔作為一個新人﹐一個配角﹐據當時的報道﹐她每天都是由穿制服的司機用勞斯萊斯接送往返片場﹐中午也從不在片場吃飯﹐而是直接車到去半島酒店﹗依照這兩日報章所刋登有關狄娜的資料來推算﹐當年她二十歲還不到﹐這些財富﹐這輛勞斯萊斯是從何而來﹖在我看過很多寫狄娜的文章和她的訪問﹐我始終找不到一個令我滿意﹐或起碼令我覺得「合理」的答案。
其實很多名人的事跡﹐當中不管有幾多真幾多假﹐總會湊成一個頗完整﹐有起承轉合的故事﹐不過狄娜這個個案不然﹐我們確是看過聽過不少報道﹐不少傳言﹐不少由她自己公開的經歷﹐但較為詳盡似樣的背景資料或事實﹐公眾確是知道得太少了﹐結果浮現出來的只是一連串似乎永遠無法解答的問號。
例如傳媒都沒有好好報道過她經營什麼生意導致破產的(總不會是「碌爆卡」吧﹗)﹖之後她又如何去重組﹐以至到最終還清債務﹖而她在進軍大陸﹐轉戰商界之後﹐應該會開設一間或多間公司經營她的業務吧﹖是些什麼公司﹖什麼人曾替她打過工﹖在哪兒﹖或原來只不過是設了個 home office 在傳說中她位於葡萄牙三萬呎的巨宅內﹖至於那些航天科技、衛星導航﹐她是個中關鍵性的決策人物﹐抑或只是擔任中介角色﹐介紹人﹐拉攏、玉成了中方和外國企業的合作而從中賺取介紹費、佣金﹖相比之下﹐我不禁想起在八十年代「明周」登過一幅于倩風塵僕僕﹐手握着個「占士邦」式皮喼的照片﹐對記者聲稱去東北搞「重工業」﹗當時我讀了﹐鼻子確是一酸。
返回狄娜一連串的問號﹐比起現時香港那群高調指指點點的愛國生意人﹐狄娜在文革時期已返國內發展﹐可以說是「老愛國」了﹐但為何中央的媒體鮮有提起她﹖那些大家都虎視耽耽的人大政協職銜也從沒有預她一份﹖甚至本地的什麼港進聯、民建聯、明天會更好基金等組織亦不見她有參與﹖當然最可能的是﹐她的地位早已超越了「地區性」的愛國陣營﹐而提升去到國際、全球的層面了。
報章引述新華社的發稿﹐竟沿用了坊間對狄娜的稱號﹐稱她是「奇女子」﹗內容似乎是確認她「息影女星」的身分多於她在國內商界政界的形象﹐這又如何去解讀﹖或許我確是太幼稚了﹐對國內的政治架構實在太不了解了﹐她的生意、經營範疇分分鐘已涉及到「國家安全」﹐「高度機密」﹐所以中央長期以來﹐一直都不得不以極低調的方式去處理她﹐她的檔次可能真的已高到一個你我都難以想像的境界。
記得當年安子介的喪禮﹐好像江澤民也送來花圈﹐絕對是至高規格﹐如今在狄娜的喪禮﹐胡錦濤、溫家寶會有所表示嗎﹖可惜狄娜的遺願是拒絕有任何公開殯殮儀式﹐這可能正是她最聰明之處﹐如此一來我們便無從得知喪禮的規格﹐國家的重視又會「高度」到一個什麼程度了。
我們一般市民一向的「消息來源」—— 那些八卦周刊﹐好像從來都很少有「爆」狄娜的「內幕」﹐她聲稱有逾千名男士曾向她示愛(有線電視說有二千﹐不過去到那個數目﹐一千和二千已沒有什麼大分別了)﹐但她的「情史」也不曾被周刊偷拍刊登過﹐其實我真的很想知道多些有關她的「獨家」「猛料」﹐很想一直盤旋在我心中的疑問﹐至少其中一部份能得到較可信的解答。不過也許在現今的香港狄娜真的早已不怎再具「新聞價值」了﹐我這個無聊的願望相信今後更難實現﹔只要過多一個星期﹐香港人就已把她忘掉﹐應該沒有人再會提到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