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紙牌屋》—— 人民的權利                                               2017 6                  星島日報

 
 
 
一七年內地電視劇話題作非《人民的名義》莫屬﹐四月份我返鄉掃墓在深圳機場多處見到它的巨型廣告牌,聽聞它是內地近十年收視最高之作(現時多了互聯網點擊,和以往單靠電視機接收已不同日語),但香港,本地電視台會買來播嗎?
 
 

 
我看不,《人民的名義》和《射鵰英雄傳》、《瑯琊榜》等古裝Fantasy劇不同,它是一部以反貪腐為題材,從中反映到一些現時內地政府官員百態的時裝劇,有評論稱之為中國版的《紙牌屋》(《House of Cards》),不過就未必合港人口味,起碼內地的時裝劇到目前為止仍未有一部在香港受落,如果有,另一部也是大熱的中產都市女性劇《歡樂頌》,早該登陸了。
 

 

 
不過《人民的權利》確是水準之作,以內地的尺度,觸及如此敏感話題,即使中央反貪腐宣傳不遺餘力,始終仍有點踩鋼綫的風險,我找來看是抱着好奇心態,報章讀到甚麼「雙規」的新聞太多了,也想多了解目前中國的政治氣候和肅貪是如何執行,當然我也明白此劇得以亮綠燈開拍是配合國策受,並沒期望它能反映到最真實一面,但總可以看到個大概,如有心機細看,甚至會咀嚼到不少細節隱伏的暗示和反諷,兼且它有劇情追,拍得頗具懸疑性(誰是幕後大黑手?),除了有些場景的八股說教式對白過長過多,基本上還是一部娛樂通俗劇,值得香港觀眾投資幾十個小時看它的五十五集。
 
 
誰是幕後大黑手?
劇情是發生在一個虛構的漢東省,一個副市長涉嫌授受賄賂,正當反貪局準備將他繩之以法之際,他竟及時收到綫報,脫身潛逃飛到沒有引渡協議的美國避難,留下了一堆爛攤子,在一宗財團和工廠之商業糾紛,財團涉嫌串同這個副市長以及銀行等走法律罅,用幾千萬元,差不多等同強搶豪奪,拿下工廠工人過億股權及廠地,更準備拆遷工廠(其實只拆沒遷)去發展房地產項目,而在當地反貪局局長收到舉報,掌握了重要證據之際,竟突遭車禍,變成植物人,中紀委派出屬下偵輯處處長,亦即是全劇的男一號,由陸毅飾演,來到漢東省接手調查此案,與隱形的貪污集團角力鬥智展開了劇情。
 
這宗商業糾紛,經過抽絲剝繭的偵查,漸漸發覺已遠不止是一個財團和一間工廠之間的紛爭,箇中牽連甚廣,除了銀行借貸批核左右了工廠的還款能力,令工廠走向絕路,更去到官商勾結的層面,甚至演變成政府派系鬥爭的戰場。除了陸毅空降來到前綫,剛縣空的省委書記位置,中央亦不作內部遷升而調派外來的幹部上任 (由著名演員張豐毅飾演),似乎是銳意整頓漢東省的官場歪風,對於當地官員來說,這無疑是「破壞了(當地)政治生態平衡」,他們既要聯手槍口一致對外保住自己勢力,但同時亦引發出各派系積怨已久的矛盾及利益衝突一一浮現,是觀賞此劇的亮點。
 
陸 毅
 
編劇/原著周梅森刻畫這群官員從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到退休老幹部、地方警察,莫不生動傳神,諸人性格處事作風皆各具特色,由內地一批名副其實「老戲骨」的實力派演員來擔綱,那種氣場確是與一般的「小鮮肉」劇不同,執筆時我仍未追到結局,誰是貪官集團幕後大黑手仍未知(也有點難估),不過一般網上輿論大讚的竟不是最具人氣、雖然已屆四十一歲但在此劇眾多資深演員中仍算得上是「小鮮肉」的男主角陸毅,而是另一位戲份較少的演員吳剛,他演一個絕非樣板式正氣凜然模範愛國愛黨官員的市委書記,不依常理出牌,性格有多處缺點,為急於加緊地方經濟發展,處事往往不擇手段,出手過辣,也不懼得罪人,由於先前曾有官員雙規下台後,令到投資商一下子跑光的經驗,在今次這宗市長潛逃的案件中,他是盡量希望淡化其負面影響,因而被權鬥對手抓住藉口攻擊他偏袒前下屬,吳剛鐵板不動聲色的面孔,既冷峻又具威勢,一種 Technocrat 式的演繹確實令觀眾耳目一新。
 
吴 剛
 
相比之下全劇三個最正面的角色 ── 地方清官易學習(習)、省委書記沙瑞金(近,普通話金和近是同音的),以及反貪局候亮平(平),就顯得過於平面,相信編導處理這些示範作用角色時太過小心,慌怕損壞形象,結果變成太典型,也因而乏味,他們的對白和另外那個愛國愛黨的老幹部也是,很多時候太冗長講他們如何關心群眾、憂國憂民,相信國內的觀眾已從小聽大,陸毅演的候亮平更塑造到幾近完美,捉拿貪官時,寧願在屋外守候兩小時,待對方的妻兒出外後才進行拘捕,免得他在家人面前出醜!除了智勇雙全、宅心仁厚,他在家中又是廿四孝丈夫,下廚煮得一手好菜,可惜他過分的可愛反令到網民受不了,一部劇捧紅、跑出哪個演員,往往是無心插柳。
 
 

為普羅大眾出氣

 

此劇能熱爆全國,必然有不少令觀眾震撼及身同感受的場面,像一開場在京中一個中級官員的別墅房內,揭起簾幕見到整道牆密麻麻堆滿鈔票,絕對是一個吸引觀眾不轉台追看下去的畫面,另外像中央/地方公安互不相讓搶住拉同一疑犯立案;財團強拆廠房時,竟能找來假警察假警車驅散群眾,或接待市民投訴的信訪窗口,設計時故意把窗建得奇低,令市民站不直、蹲不下,好叫他們累到無氣力去糾纏,相信都有現實基礎,反映到社會上一些荒謬實况,也多少為普羅大眾出一口氣。
 
 
對香港觀眾來說,劇中講到兩個奸商出走香港避難,入住有「望北樓」之稱的「三季」酒店,每天和其他同病相憐的「逃犯」交換情報,更有「消息人士」用港式半鹹半淡普通話通報最新國策及各人案件的進展,定能引起會心微笑。
 
 
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電台拍第一輯《獅子山下》電視劇時,拍到皇家警察毫不留情武力拘捕為求餬口的小販,曾引起極大的迴響,當時的觀眾萬萬想不到官方傳媒機構竟忽然站在市民一邊而不是政府一邊,而港台的公信力亦從此奠下了,或許現時的《人民的名義》也多少像當年的《獅子山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