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星聲夢裡人》導演的「we-connect                                    2017 2          立場新聞

 
 
 
即使好評如潮,我一直都在拖延去看《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可能是因為太喜歡音樂劇類型吧,已不記得多少年沒看過一部真正令我著迷的音樂劇電影,有人說 movie musical老早無以為繼,已是絕種類型,不敢看我想是自己下意識逃避可能又一次的失望吧。
 
 
最後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入場,又反而帶來驚喜,年紀大了已很難重燃熾熱的心,無法再出現小時候看《夢斷城西》﹙West Side Story﹚時那股石破天驚的開竅感覺,但我真的慶幸看到它,絕對是一部好像和我呼吸同一空氣的電影。
 
又不得不提緣份,影片開場不久,女主角 Emma Stone 去一個室外泳池派對,背景音樂很熟,細聽原來是《Take On Me》的cover,這首挪威男子組合 A-ha 的唯一金曲在 1985 年間風行全球,其實當時我早已過了追貼流行榜的年代,但不知為甚麼仍勁喜歡這首歌,而《星聲夢裡人》的導演 Damien Chazelle 1985 年才剛出生!奇怪他從過去幾十年萬千的流行曲中挑選了這首對他來說屬史前的《Take On Me》,他對此曲必然情有獨鍾,想不到這位導演與我竟有如此相近的 wave length,那一刻我們連繫上了,哈哈竟終於用得上 "we-connect" 這口號!那一刻我已堅信我會喜歡這部電影的一切,雖然活到這把年紀,已很難對一部電影(或任何東西)瘋狂,但我絕無問題全情投入今次聲影繽紛、感情奔放的電影旅程。上一部真心陶醉的音樂劇電影是幾多光年前?應該是 1972 年的《歌廳》(Cabaret),它是改編自百老匯音樂劇,如果純電影原創音樂劇計,那要追溯到 1966 年法國 Jacques Demy 的《柳媚花嬌》(The Young Girls of Rochefort),在我人生中遇上如此一部美妙的電影是我的福氣,我重看它的次數應該超越二三十遍了吧,打破這紀錄相信只有《夢斷城西》了,農曆新年期間,我才把它的 DVD 版又再看了多一次。
 
                                               La La Land 開場                                                                                                      (柳媚花嬌〉開場
 
而《星聲夢裡人》肯定有《柳媚花嬌》的影子,很多影評都說此片是向過往荷里活的 movie musical致敬,甚至是一封纏綿情書,很多細節它確令我聯想起五十年代的多部經典像《Singing in the Rain》、《Bandwagon》、《On the Town》等,但我覺得這部電影風格受積葵丹美的影響更深,可能是我的主觀吧,它拍出來的洛杉磯,很有丹美《The Model Shop》鏡頭下同一城市那個look,影片開場那段公路塞車歌舞,靈感應該是來自《柳媚花嬌》開場時汽車駛上吊船渡河一幕,而整部電影的音樂都洋溢著 Michel Legrand 為《柳媚花嬌》作曲、編曲的格調,一種輕盈又熱鬧的爵士樂風,當我看至男女主角在遠眺洛杉磯夜色的半山那首合唱歌曲時,直當它是《柳媚花嬌》其中一首最後沒出街的插曲。
 
                                                                                                                                                                               Model Shop
 
片中蕩氣迴腸的結局當然是《雪堡雨傘》(The Umbrellas of Cherbourg)若干年後,失散了的情侶再度相遇的變奏,Ryan Gosling Emma Stone 各自多少都實現到自己的夢想,但亦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路,越行越遠再也回不去昔日的情感了,今次導演更用 movie musical 形式,拍出一小段平行時空:what if 男女主角在他們相識相戀的軌跡上稍有改變而達至在電影的現實裡出現短暫的有情人終成眷屬?
 
                                             La La Land 終場                                                                                                   〈雪堡雨傘〉終場
 
傷感運用得宜永遠是殺食材料,這個結尾我是收足貨了,要知道我可是「傷感」湊大的啊,見識得多,自然可以練到百毒不侵,但分辨出高明和下品的傷感亦難不倒我,導演落藥的輕重(包括手法、對白、演員表現......各種元素的協調)至為重要,Ryan Gosling 不是我心愛的演員,在片終導演給他的最後一個鏡頭,我内心仍是戚了一戚,Emma Stone 最後一個鏡頭倒反而不怎樣,但確要如此,如果最後兩個鏡頭皆發光發亮,可能真的變得太滿溢,令人吃不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