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歷史男生》重演                                                                            2013 10                     

 
 
 
如果中英劇團的《大龍鳳》是我近月看過最佳的喜/鬧劇,那麼最佳悲/正劇肯定是劇場空間的翻譯劇《歷史男生》(The History Boys)莫屬了。Alan Bennett 的劇本已提供了最精采的原材,製作方面,即使在小型劇院上演,仍是嚴謹認真、一絲不茍,利用了舞台上所有空間,用粵語演英國公學背景也頭頭是道,沒有值得挑剔的粗疏和破綻,而眾多演員全體皆像剛充足了電,生氣活力十足,一點也察覺不到原來全劇差不多長達三小時。
 
 
我特別開心看到主角馮德祿來一次如魚得水,充滿人文情神,聚焦式的表演,我以前曾寫過我一向對他那種雷聲大的演技方式有成見,我寫這戲劇欄其實也有擔心我某些根深蒂固的成見會不會遮蓋扭曲自己的判斷力,所以當我確是由衷的欣賞今次馮德祿的演出,真的放下了心頭大石。
 
我明白很多時候創作團隊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被劇評人一句話全盤否定造成的傷害,甚至當其原意遭曲解誤讀時,那種委屈、不服氣的心情。雖然寫評論很難有客觀的標準,我唯一能做到就是忠於自己過去一點一滴積累形成的品味和美學觀,我希望我的觀點能保持統一,前後有跡可尋而非搖擺不定,不會讓認同我觀點的讀者忽然有被出賣或愚弄的感覺,另外,不同意我讀者亦每次都可以用我的文章做反面教材 —— 凡我彈的對他們來說都屬好東西就是了。
 
其實我無論是讚是彈,那些劇目背後的創作團隊基本上我都沒來往,甚至不認識,除了好讓自己儘量保持某程度上的客觀和持平,也儘量自控,明知不喜歡胡思威和林奕華,要我評他們的劇很可能會代入太多個人偏見和陷於武斷,所以就索性不去接觸和談及它們,我覺傳這樣反而會公道些。
 
《歷史男生》是講英國一間公學為了培訓它的高材生考入劍橋牛津,開設特別班作密襲式催谷,從中觸及到很多題旨,像教育制度、理念,求知的功能、目的等等;劇中三位老師各有本身的教學方式,那位女教師傳授史實,為學生奠下紮實的基本功,馮祿德演的 Mr. Hector 注啟發,沒有預定的教材,上課時引領學生接觸不同的學養,除了政治歷史之外,從嚴肅文學、哲學到通俗電影、歌曲、戲劇都應有盡有,看似沒有實用價值,但卻能豐富他的學生未來的人生,另外一位臨時老師,聘來專門幫學生「捉題目」應付口試筆試,對他來說一切知識必需經過包裝,目的就是引起考官另眼相看,劇情很多篇幅都是放在老師學生在這三種教育模式互相牽制下所產生的討論、辯證。
 
 
這樣講教育的題材看似枯燥,但劇情是在一種十分輕鬆的氣氛下展開,對白風趣妙語連珠不在話下,更同時發人深省。大量文史哲政治的引經據典,以我的程度確只能領略到其中一部分,卻仍看得聽得津津入味,陳鈞潤出深入淺的翻凙功不可沒,顧及到在兩種語言間作出的平衡,典雅之餘又要口語化,更不可以過度富「廣東話」色彩而遮蓋了原作「英國」的背景,這樣的劇本對翻譯者來說,確是一次挑戰,但對「有乜未見過」的高手來說,必然過足癮。
 
其實不止馮德祿,其餘十一個演員都同樣出色,兩個戲份較重的學生,一個性格外向自信,一個內向自卑,兩位年青演員都能掌握得宜,飾演女教師一角的布韻婷她那種氣定神閒式的幽默感很多位都令我拍案叫絕,我以前從未看過這位女演員的演出,一向以為凡是這類角色通通都由凌紹安包辨,想不到香港劇壇確是臥虎藏龍。
 
 
 
相關參考:歷史男生電影版預告片 (YouTube)              在搜狐的同一片段 (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