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們中產劇           2011 7           信 報
 
 
 
在宣傳單張看到潘惠森讚浪人劇場《陳耀德與陳列室》的編劇兼主角鄧智堅,便買票碰運氣,今次竟賭贏了。此劇的意念很是奇趣:一個在類似 Ikea 那些大型傢俬店工作的店員,下班後索性留在陳列室住宿。居住在一個虛擬、空間無限的「巨宅」,特別是在香港這個寸金尺土的城市,確是有着一股反諷而又無奈的意味,如果這個意念不是抄自某處,單是鄧智堅自己構想到如此別出心裁的背景已抵讚了,用這個背景其實可以發展成各種不同的劇類、劇情,鄧智堅今次將失眠、鬼怪、親情及低下層年青人的出路、前景等問題交織起來,我不能說已做到完滿的拼貼,但起碼看得尚算舒服、自然、合理,一個年青創作人交到這篇功課,是很不錯的了。
 
 
先前我又看了同流劇社演 Edward Albee 的《山羊》,那可完全是另外一個劇種,也引起了我一點感想:香港的劇壇似乎充斥着很多像《陳耀德與陳列室》那類描繪年青的低下階層的演出。相比之下,成年、中產背景的就少得多,我想得出的有黃詠詩編劇的《香港式離婚》,在某程度上劉浩翔的《相聚 21 》也算是,莊梅岩的《聖荷西謀殺案》背景雖移到美國,題材絕對中產,至於她的《法吻》在執筆時仍未看,而她另一部我個人相當喜愛的作品《找個人和我上火星》或許稱為街坊劇反更貼切,此外杜國威的《我愛阿愛》和潘燦良的《重回凡間的凡人》,比重放在倫理親情,和我心目中的「中產」不一樣,反而在翻譯劇的範籌,我們會接觸到更多具中產元素的作品,像《點解手牽狗》、《背叛》、《豆泥戰爭》/《撕殺之神》等等,最明顯的原因,我認為是現時有觀劇習慣的觀眾的層面去到兩極化,一邊是那批跟了鍾景輝多年很 middlebrow(可和 middle class 不一樣)、日趨老化的傳統保守派《遍地芳菲》才是他們杯茶,另一邊是年輕一族,專愛捧像 W 創作社這類較「潮」、較「型」的劇團,但這類團的作品亦說不上中產,頂多可稱之為上班族劇,而在兩邊之間,幾乎找不到學識收入皆較高的中產人士,當然我希望年青那批觀眾在五年十年後開始事業有成,進駐中產階層,如果仍沒有放棄觀劇的話,到時情況有改觀也說不定。
 
 
另一個原因,我相信是以低下層青年為背景的劇比較易寫也較討好,他們面對的問題很清晰、明顯,看不見前途找不到出路這些題材必定能夠輕易打動人心,得到觀眾的共鳴和認同,反觀中產階層的困境較抽象、屬形而上、心靈上,不易捕捉到,也非三言兩語可以講得清,故此較少編劇會嘗試在這個吃力不討好的領域探險。
 
                                                                                                          陳耀德與陳列室
 
但難得是香港仍有人像鄧偉傑(先前他的《背叛》、《直子小姐》皆非票房保證的劇種),即使找不到適合的本地原創,也會拿翻譯外國以中產為背景的名作來演(在西方國家劇場與中產幾乎是分不開的,香港五年十年後真的可以嗎?),我們確不能單看梁祖堯一干人等在台上叫嚷就自欺欺人以為話劇就是這麼多了,(當然我這樣寫是為求文字效果,我絕不是針對梁他們,其實我很應感謝他們也有演像《小心枕頭人》這種冷門兼不討好的翻譯劇,是十分難得,阿門)。
 
 
Edward Albee 不愧為一流的劇作家,像《山羊》第一幕基本上是為整部劇鋪下基調,可以說幾乎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但依然戲味盎然,字字珠璣看得人津津入味那就是高手了。
 
在《點解手牽狗》裏面男主角愛狗如命,令到做太太的都覺得地位受威脅,甚至妬忌,而這部《山羊》更加去到盡,描寫一個有家室的男人愛上了一頭山羊,並與「她」有性行為,確是挑戰極限了,或許在現時文明開放的社會,一般的性變奏(這樣寫應該算政治正確了吧),對自命開明、包容的我們都早已見怪不見,樂得接受,有些圈子身邊如果沒有同性戀者為好友,甚至會被視為 out,所以 Albee 一定要用到如此非同閒等,極具驚嚇性的性取向,才能喚醒我們,逼我們反思,性、還有愛,真的,是什麼一回事。
 
                                                                                                            撕殺之神四個主角
 
它的第一二幕都十分精采,第一幕剛才已提到,第二幕當做太太的得知丈夫有了一個怎樣的第三者之後,漸漸變到竭斯底里,進入失控狀態,大事毀壞打碎家中所有可以給毀壞打碎的物件,不靠對白,完全是 physicality 非語言所帶來的逼力,又有着另一種驚心感覺,不禁令我聯想起《豆泥戰爭》/《撕殺之神》近結尾的類似場面,那兩個演出當中香港話劇團的版本處理得很工整,是 ensemble acting 的示範,但我個人較偏愛沙石頗多進劇場的英文版,我愛它的 rawenergy,特別是「毀壞家物」那場,能去到無政府狀態、玉石俱焚的混亂和極端,正好與此版本四個主角「各有各」的演技方式配合,反而變得風格統一,而且更能帶出劇本那 —— 文明優雅很多時脆弱得有如佈景板,隨時一折即落 —— 的主題。
 
很可惜《山羊》的劇本到了第三幕已疲態畢露,無路可走了,那個極震撼的血腥結局也好像是沒其他辦法中的辦法,強硬擠出來,完全沒有必要,除了令此劇有更多爭議,但那已是跌格的 sensationalism 了。
 
所以 Edward Albee 始終只能說他「一流」而沒有去到大師級也不無原因。
 
                                                                                             近年及年輕時的 Edward Albee
 
 
相關參考﹕《陳耀德與陳列室》的宣傳片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