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雪到底不是 Love is Shit 2011 年 12 月 信 報
邵美君和 W 創作社一早已開始大事宣傳她首個「一人分飾全世界」的獨腳戲《愛是雪》,我相信早到那時候劇本仍未動筆。我一向都很欣賞邵美君,而她亦絕少令人失望,每次例必「交足貨」,可想而知我對這次「nothing but 邵」的演出是充滿著期待。
是不是她和她的團隊捉錯用神?看完《愛是雪》,當她仍在台上謝幕多謝全人類時,我忍不住自問:就是這樣了?
黃韻詩也反串
即使其中小王子那角色當成中性不計,「分飾全世界」怎大部分原來都是反串男角?我在另一刊物已寫過反串並非邵美君的強項,特別是在一部要你笑要你過癮的劇。其實謝雪心在同一劇團的另一作品《小人三國》已作過精采的反串示範,全套白西裝白皮鞋,風流倜儻,那是很 stylized 的反串,是 high camp,謝雪心的造型是過濾了任姐、何非凡等人的藝術型像與寶塚來個 cross-over,在台上重現即使對年輕的觀眾來說已不算是集體回憶,但也確符合了人類學的術語「遠古回憶」或「先祖回憶」。而邵美君的反串看來只能說是像演技訓練課程的習作,是交功課水平而已。
任劍輝 何非凡:真身男 寶塚的反串男
那麼她演女角呢?除非我真的忘了有一場姊妹淘之類的戲,就記憶所及,全劇的女角也不過是三個咁多,其中一個還是小女孩,可絕對不是邵美君那一瓣,至於那個誇張的,想 camp 到盡的「馮陳美嬋」,這個角色以前已在其他劇出現過,可能觀眾受落,今次又生硬地再將她強插入劇中,奇怪是買重保險出來效果竟落得個差強人意,所有的惹笑位差不多都只是來自其極誇張,幾乎等同男扮女裝的造型,表達方面,即使不是不好,一切都屬意料之內,交由任何一個專業女(或男)演員去演都可以達到邵美君今次的水準,我在那另一刊物也提到「馮陳美嬋」這角色令我倍加懷念黃韻詩,如果由她來演就肯定非同凡響,只有她能絕對能準確掌握到認真、幽默、胡鬧之間的微妙平衡,知道恰到好處的臨介點,不光是靠獻媚來博取觀眾的笑聲。
邵美君「馮陳美嬋」的造型
至於劇中的核心人物阿雪,令我懷疑劇本是不是寫完第一稿就拿出來排?一切都像未完成、仍在處理中的模樣,這個女主角阿雪怎無論內與外皆是個如此模糊不清的人物?開場時她忽然參加那個求偶派對的種種笨拙舉止,返到家中又變成一個柔順服從小女人替男友補衣,然後一聲不響竟成為「世紀賤女」,出入蘭桂芳到處勾引男人,最後又莫名其妙有個已婚記者對她無比傾心,性格上劇情上都有點太空漫遊的感覺。此劇的英文名《Love is Shit》那份義無反顧,「我呸!」的感覺完全出不到,不過或許那也不重要,我們入場主要是看邵美君,所以劇本草率成軍不是問題,但現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邵美君?她的強項怎好像通通隱了形?
風車草劇團三個骨幹成員梁祖堯、湯駿業和邵美君,他們很難得每人都有著很獨特,只此一家的聲線,亦是很多時在芸芸演員中觀眾對他們三個印象特別深刻的主要原因,像梁祖堯聲音永遠帶著的一份冷諷、挖苦、輕浮,好像竭力在否定內心的感情,希望得以保護自己免受傷害;湯駿業過了標籤期的天真、孩子氣和熱心,叫人心痛之餘但亦感受到最終他那份難得的豁達,而邵美君,她的聲音永遠是那麼的傍徨、著緊,甚至去到逼切、絕望、怒吼,像要竭力撐到最後一口氣,聽到也心酸,所以她最適合演那些在都市中被忽視、遺忘、淘汰但仍努力求存的小人物,像由她飾演一些做唔夠 quota 而面臨被炒的保險經紀,或被人淋紅油追數的公屋師奶之類的角色必然精采,我難以忘記在《香港式離婚》(今年藝術節將重演),她演一個上律師樓辦離婚手續但仍舊心心不忿的婦人,佔戲不多,卻壓絕全場,看得人透不過氣,此外怪雞編導潘惠森似乎也很識得用邵美君的特質,在《大汗推拿》她演在珠江三角洲某地一間沒有客的骨場內的骨女,在《遺禍人間》她演在一間蚊型物流公司的「女強人」,「每天掙扎,人海裏面」,都是在血有肉、令人動容的人物。可惜在她的獨腳戲就是獨欠了這樣的邵美君,我覺得是相當可惜。
黃韻詩: 鍾楚紅,請借歪
上文提到黃韻詩,多年前她曾在一些綜合性的演出客串過好幾次,笑到在場的觀眾拍爛手掌,終於得蒙俞琤賞識請她做了一個可以說是全港最早獨腳戲《笑口騷》,結果和邵美君今回一樣都是形同雞肋。有時會不會是太認真、太緊張,太想表現自己,太想分飾全世界之際,反而失手,當年的黃韻詩沒有必要在台上表演彈鋼琴,現在的邵美君也無須做什麼默劇,其實只要在《Love is Shit》這劇的英文名再多作推敲,應該會想到更多更適合的點子。
無論再寫二三四稿,真的覺得《愛是雪》沒必要拿來重演,但我仍是很期待邵美君下一個獨腳戲,不如就叫《Love is Shit》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