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環境之必要                                                                               2016 2                     立場新聞

 
 
 
我一朋友說在大陸有種「一比一」的 A 貨,其仿真度達百份之百,一個原本售價三十多萬的 Hermes 手袋,一比一 A 貨賣三萬多,我估計「生產商」是要用三十多萬成本買一個「實物」回來解剖,一針一線逐一分析然後再組合,我不懷疑其仿真度,但很難想像有甚麼人會花三萬多元去買假貨,像北京上海這些大都會見慣大場面的女士必然一眼也懶得看,不過這個三萬元 A 貨市場肯定存在,翻開地圖中國版圖那麼大,三四線城市數之不盡,而每個城鎮都有它門的富豪,在那些真名牌未殺到去的城鎮,可能正是三萬元買個 Hermes 手袋的地方,但真又好,假又好,我總有點替在國內三四線城鎮生活的名牌追隨者惋惜,悉心打扮自己之後可以去甚麼地方。
 
 
步行街?有點「囉」味的商場?在城中唯一四星級酒店內包房喝下午茶(在國內動不動就包房,好像包房就是身份象徵,在我來說一間餐廳的氣氛是出自它「散座」的燈光佈置及空間比例,當然最重要是你置身其中周遭的顧客),像電影〈山河故人〉,生活在山西一個不知名的煤礦鎮的女主角,後來富起來也渾身名牌 feel,但在一個亳無市容可言的城鎮,她正好是屬 “all dressed up and nowhere to go” 的一群。
 
同樣在汶萊、印尼或非洲的豪富太太小姐,她們有經濟條件買到最昂貴的奢侈品,但穿上身之後可以去到甚麼地方?設計師在設計這些名貴衣飾手袋皮鞋時,心目中會想像他的客人會出入些怎樣的場所,不會是菜市場吧!穿上名牌也總要有「名牌環境」配合,才真正享受到名牌帶來的快感。
 
我有一個堂姪女她一生人活在貴陽,家境不錯,我第一次返家鄉見到她已感覺到她有著「闊太」的氣派,但每次我與她見面總是有一絲惆悵,像她這樣氣質的女士本應是出入半島文華,是屬於 Stephen Sondheim 筆下那群 “The Ladies Who Lunch”:幾個身份相約的太太名媛,在城中一間新開的餐廳吃完中飯,然後去做瑜珈或去看首飾,在返家等丈夫下班之前如有時間仍可去喝下午茶 …… 一個大都會特有的優雅生活方式,名牌在她們身上才能發揮得淋離盡致,而名牌的另一樂趣是要有同路人,互相打量、暗地評價,或者切磋、印證、比較大家在配搭上的心思,要贏到對方/對手的欣賞和認同,這樣名牌才得以活化,一個人孤零零三萬也好三十萬也好,也是斯人獨憔悴,像我的堂姪女,She really can be something more,但一生人困在貴陽,即使生活富足,也有其遺憾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