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版《東方快車謀殺案》                                                                        2015 3                     星島日報

 
 
 
 
偵探小說天后 Agatha Christie 一九三四年的經典 Whodunit《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今年在日本復活,拍成四小時電視迷你劇集,一月份連續兩晚播放,並取得同期最高收視。
 
 
想落日本人重拍這部克莉絲蒂的代表作也並非意外,起碼可以同時滿足到他們對西歐文化的傾慕,以及對推理小說的迷。
 
不知是否明治維新時期全盤西化影響深遠,至今一般日本國民對西方文化藝術(像文學、美術、音樂 ……)的修養絕對不可小覷,另外不少日人對西方精美飲食、美酒佳釀、高級時裝早已超越了盲目追捧,進化到深度鑽研,有一套日式的獨特心得,像近年英國席捲全球的軟實力 —— 金牌電視劇《Downton Abbey》,在日本也不例外掀起熱潮,甚至帶動多種相關行業,像英式貴族生活體驗,還有社交飲宴禮儀、英式英語學習等。今次日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把時空設在昭和初期,所有演員皆穿上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洋服,車廂內完全是 Art Deco 風格,餐卡內眾乘客均用刀叉吃西式龍蝦料理、飲香檳,除了黃皮膚、黑眼睛,幾乎感覺不到那輛列車原來已改名成「東洋急行」不再是從伊斯坦堡開出的「東方快車」,相信一切都是製作人刻意的計算。
 
 
日本人對推理小說的迷,差不多已成為國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國家的推理小說作者也是人才輩出,但數推理(偵探)小說的起源,一般都追溯到十九世紀美國作家亞倫坡,不過正式成為一種小說類形應該是英國的柯南道爾,他的《福爾摩斯》系列風靡全球,至今名聲依然大盛,其後再經 G.K.Chesterton、克莉絲蒂等作者發揚光大。記得唸中學時已有選讀前者的 Father Brown 系列和後者結局出入意表的經典《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差不多和克莉絲蒂同期,日本也有他們的推理之父江戶川亂步,克莉絲蒂創造了Hercule Poirot(波羅)和 Miss Marple 兩個神探角色,而江戶川亂步也有他的神探明智小五郎,並曾改編拍成多部電影,到了松本清張、橫溝正史等人作品出現,更將這東洋支流推上高峰,好像也是日本把推理小說分為社會派和本格派,時至今日依然各有星級作者把關,宮部美幸和東野圭吾就是兩派現時炙手可熱的代表人物。
 
                                                                                                                                             Agatha Christie
 
所以富士電視台五十五周年紀念作挑選了英國的偵探小說,由日本人「全盤西化」再來演繹一次絕對符合民意,其實像這樣的經典,相信在日本大部分觀眾都早知誰是兇手,蹲在電視機前再追看一次,除了重溫故事的鋪排和戲味,也有一種「朝聖」的意識,戲情的推進,偵探從嫌疑人物當中抽絲剝繭找出真兇的過程已變得像宗教儀式,當然看選角由誰演誰也是樂趣之一,而今次可說是不惜工本,劇中十多個主要角色都是由現時日本影視界響噹噹的人物擔演,雖然角色性格大都很平面,沒甚挑戰性,但這種玩耍式的整體演出不但讓眾演員過足戲癮,更發出一種折射的光芒,同時又是一個難得機會來個演技小比試。
 
火車旅程除了懷舊更有一種浪漫色彩;旅客互不相識、身分各異,卻像被命運安排共乘一車,相聚一段短暫時間,抵達終點後又各散東西,不是一種奇妙的緣份?在小說中,這樣一段火車旅程竟發生謀殺案,十多個和死者同處一車卡的頭等、二等乘客都有嫌疑,剛好神探波羅(在劇中他叫呂勝武尊)臨時改登上這列車,這十多個可疑人物真的和波羅一樣是偶然同上一車嗎?經過波羅精明的盤問、觀察、分析、推斷,終於查出真兇,是克莉絲蒂另一出人意表的結局。
 
 
《東方快車謀殺案》曾在一九七四年拍成電影,所以我不明本來兩小時已可以演完,為甚麼今次要拍成四小時,分第一夜、第二夜播出。看罷才知道第一夜是依照原著的情節推進,但到了第二夜就變成編劇三谷幸喜(日本神級劇作家,香港觀眾可能較熟悉他的《笑之大學》和近期的《清須會議》)的原創,他將故事時序推前到這段火車旅程之前,從犯人的角度把他籌備這次殺人行動的過程述得巨細無遺,可算是原著的前傳。
 
                                                                                                                                                                                                                                                             三谷幸喜
 
我看第一夜時奇怪怎麼日本版捉到鹿都唔識脫角,漏了電影版最精采的月台登車一幕?在那場戲,書中人物先後上車,各人神色不一,有霸氣的、惶恐的、高雅的、很有派頭的、心事重重的,各具擅長,是眾演員展示其氣場的絕佳時機,原來編劇故意把此亮點留到第二夜才作壓軸演出,也是其聰明處。
 
Murder
 
但今次月亮還是西方的圓,我仍舊懷念薛尼盧密執導的電影版那不可再的卡士,像Lauren Bacall演那個巴辣的夫人、李察威麥演大奸角、Wendy Hiller 演老公主、Rachel Roberts 演近身女僕、英格烈褒曼演家庭教師、米高約克和積琦蓮貝茜演伯爵夫婦、Jean Pierre Cassel 演乘務員、Sir John Gielgud 演管家、阿爾拔芬尼演神探,還有安東尼柏堅斯、辛康納利、Vanessa Redgrave …… 他們壓場的光芒,是東洋版那班演員,無論怎樣星級也無法比擬的。
 
 
 
 
 
 
相關參考: 日劇《東方快車謀殺案》預告(优酷)         ※在YouTube同一版本(YouTube)
                 1974年電影版預(YouTube)         ※在土豆的另一預告版本(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