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姐選美 —— 四十年如一日? 2012 年8月 明 報
嘿!港姐已四十年了?重複了四十次指定動作,還可能有什麼新意?還會有什麼看頭?
不要告訴我又遠赴什麼國家拍外景,現時TVB所有非劇集的時段不已大都被與旅遊有關的吃喝玩樂或遊戲競技節目搶灘了嗎?異國風情看夠了吧?今屆所謂的新意,什麼全民參與,一人一票,其實是幫倒忙,選美其中一個主要賣點就是通常令到全城議論紛紛的「賽果」,觀眾最樂此不疲是質疑大會不公平、造馬,偏幫某些參賽者,而一人一票則連這最後樂趣也回收,再何來話題?至於搞出位,大台不屑做的,也不通通被友台的亞姐做到足了?那些層出不窮的殘酷淘汰,那些不限出處,不分年齡,莫問性別(已記不清亞視有沒有行到這一步?)的參賽資格所掀起的話題,亞視都搞得有聲有色,港姐剩下唯一至吸引的賣點,很可惜也是電視台無法控制的,就是每年望天打卦參賽者的「質素」(我總覺得這兩個字帶有侮辱性,但又想不到還有什麼更貼切的名詞代替),如果有倖來了幾個特別標青的,或能把收視拉高幾點,無奈大台一向注重港姐高貴端莊形象,對女性觀眾來說,無甚八卦趣味,對男性觀眾來說,其吸引力又怎及得上那群不知從何處而來的亞姐?
但總的來說,港姐確是港人「電視」集體回憶的一部分,也有一小撮非常人士對它情有獨鍾,曾經在電台聽過查小欣訪問前 TVB 司儀王賢誌,他竟能背誦歷屆港姐三甲名單!更甚是年初我參與一個飯敘,一個明周記者未經介紹,一眼看到在座一位女士,馬上就認得她是 199X 年港姐第五名,怎可能不叫人嘖嘖稱奇,只能說香港「真係乜都有」!
「港姐」始於香港電視的黃金起步期,在七八十年代電視佔據了全港市民生活的絕大部分,那時彩色電視機開始滲入普羅大眾市場,每天放工回家對住部彩色電視,就好像已找到了終極娛樂,甚至生存目的,無論熒幕上播放什麼節目都不問內容,照單全收,對那些劇集,那些大型直播的製作水準不單讚歎不已,更感到無比的自豪,於是安心把精神生活通通交託 TVB 處理,甚至視 TVB 如救星、大恩人,把我們從日常平淡刻板的生活解放出來,有什麼比每晚安坐家中得到免費娛樂更幸福?原來我們都曾經那麼天真、容易滿足,真心誠意膜拜 TVB 給我們的一切,像港姐這樣一年才一度的盛事,更加不只是小恩小惠了。
吳慧萍
電視黃金期引人入勝之處,除了有著一個簇新媒體所能帶出的那份新鮮新奇感之外,更難得是無論戲劇抑或綜藝節目都全未定型,在沒有先例可援的情況下,創作團隊可自由地、放任地去摸索、實驗,令我這一代香港人適逢其會見證了一次又一次的創新及突破,亦因而培植了一批未來歲月在媒體舉足輕重的人才,戲劇方面,譚家明、徐克、嚴浩、林嶺東、唐基明、甘國亮、麥當雄、杜琪峰等等都各有他們的建樹和影響,綜藝節目方面,吳慧萍絕對是響當當的名字,除了《歡樂今宵》當然是經典之外,很多由她統籌,每年一度的金唱片、台慶、東華和香港小姐更是全城拭目以待,非看不可,堪稱省招牌的大型節目,她套用百老匯歌舞形式在本地藝人如羅文、溫拿的表演中,確是令人耳目一新,老一輩電視迷至今仍津津樂道。
1977 年和今天的黃筑筠
想起來,原來除了嘉賓表演環節,港姐確曾為我們的集體回憶締造過不少難忘的片段,亦見證了社會的步伐,像前 TVB 高層黃筑筠有時在飯桌上興之所至,總忍不住娓娓道出當年港姐仍未成形的時候,她如何竭力游說名媛、息影女星、和那些英資銀行/洋行大班擔任評判,又欲語還休鄺美雲為什麼無法取到冠軍寶座,又或者八卦梁韻蕊摘冠那屆,決賽當晚,她驚覺梁韻蕊忽然好像脫胎換骨,在後台未出場已神采飛揚,似乎冠軍已注定非她莫屬,更不用說環球小姐在香港舉行那年了 …… 經過四十年港姐確能提供到說不盡的話題,即使像我這樣一個普通市民,起碼都識得感激港姐選舉為我們帶來兩個影壇永恆的 icons 張曼玉與鍾楚紅,(袁詠儀還是差了一點點),當然也不能不數第一屆港姐孫泳恩可視為「女強人」原型;張瑪莉/鄭文雅/朱玲玲等人的熱心公益及她們本身的藝術創作造詣;陳芷青作為上佳的司儀人才;郭藹明和劉青雲洋溢於表的恩愛,令人無法不投婚姻制度信任一票;楊婉儀在熒幕看似平凡,有次見到她真人才發覺原來是那麼的秀麗,光彩照人;歲月無疑不饒人,但鍾慧冰上到任何清談節目都把持得恰到好處,永遠動聽;還有呂瑞容和容茱迪兩個當年我覺得十分有型兼酷的港姐,不知如今又何在?
1973 年港姐亞軍容朱迪
那邊廂,友台的亞姐其實有著更多叫人嘩然的經典畫面,像以四十八歲作為賣點的宮雪花在決賽出場那一刻收視直線飈升;或陳奕詩擁有四十吋上圍遠遠超出港姐不成文的上限;數至經典當然是國產的利智,據聞當年金庸倪匡見到都驚為天人,而無知短視的我們當時竟絲毫不察覺,「利智」的出現正好預告了一個新時代的來臨,不單是香港人第一次接觸這種非我族類名字所帶來的震撼,更重要是:她在一片噓聲、柴台聲、嘲笑聲中孤單地昂然闊步,原來已不知不覺地為未來的冰冰圓圓諸人,甚至是所有的自由行客鋪路,跟住的一切也都成歷史;最近 TVB 剛剛簽了多年前亞姐出身的陳煒和萬綺雯,又可否看成弱台或許真的得到 the last laugh?
1986 年亞洲小姐冠軍利智
在如今互聯網當道的世代,電視確是節節後退了,奇怪近年在外國風靡一時的 reality show 不知為什麼會與香港擦身而過,從沒有在本地生根,白白錯失了一個熱潮,或許即使很多電視產品(如片集)依然吸引,我們的觀賞模式已有改變,很多時寧願看 DVD 版本,或上網下載,也不願被電視台的播影時限操控,據聞快將推出的蘋果電視機可以自行安排電視節目的播映時間。其實即使有時由於某些原因(如陪家人)安坐家中面對電視,手中總是同時握著一部 iPhone,雙眼也不知究竟是聚焦在大視屏還是小視屏,今時真的不同往日了。
而選美活動的式微不單止在香港,在全球也早已 out,或許在兩個多小時內一眾人等行行企企,對角穿梭,再答一條樣板問題考智慧就選出冠亞季這個形式,看得多就發覺未免太兒戲,以前我們熱衷這樣一個節目,是因為我們對電視或者電視台的虔誠、尊重和全然相信,或許「香港小姐」會辦多四十年,只不過當我們已不再相信,無論它以往累積了多少威信,「公信力」都落得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