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陳冠中的《閨女制》         2010 5           明報世纪版

 
—— 結果是TVB贏晒 ——
 
「雍容華貴的中年母親﹐帶着亭亭玉立的閨女﹐姊妹般逛街、shopping、參加宴會、遊埠、去音樂會﹐這景象永遠令我有種寧逸安慰的感覺﹐彷彿﹐一切文明秩序仍值得我們付出代價去捍衛﹐再沒有比閨女制更好的教育下一代方法了。」
 
 
以上的文字是陳冠中一篇名為《閨女制》的文章的開首﹐原刊於 1983 11 月的《號外》﹐最近我翻查一些舊文時無意中找到﹐隔了二十多年後再讀這篇早已被遺忘了﹐被歷史洪流冲走了的短文﹐確是令我感到一陣的黯然神傷。
 
1983 年《號外》已改版﹐由從前 A-4 尺度轉到比《明周》還要大份﹐廣告多了﹐我們也隱約感到《號外》已逐漸被市場接受﹐開始融入主流﹐當時我們的心情確是興奮無比的。
 
記得很多人說過的那個時期的《號外》已變質﹐宣揚所謂的品味也不外是去鼓吹名牌消費罷了。表面看來或許如此﹐當時如果我們真的是有點飄飄然﹐我們所慶幸的「融入主流」﹐並非一般的什麼虛榮心理﹐而是我們竟然天真地深信﹐只要我們努力去寫出來、講出來﹐我們所寫的所講的都可以成真﹐我們心目中理想的、合理的、文明的生活方式﹐行為心態會潛移默化﹐影響讀者﹐再由讀者影響他們身邊的人﹐最終會化成香港的現實。為此陳冠中在七八十年代曾一廂情願寫下一連串的長短大小文章去打造他底烏托邦版圖﹐像這篇〈閨女制〉提倡的新派家庭教育﹐還有《Les Boys》、《南中國的灰蘭記》、《縐的美學》…… 結果現今我們的家庭教育原來是就造了星期六太子道 / 界限街一帶大塞車﹕父母都送他們的子女補習去了。
 
 
三月份和陳冠中在藝術中心茶敘﹐慶幸他熱賣中的《盛世》已售出了多國語言的版權之際﹐不知怎的我又扯到這篇舊文﹐真的有點殺風景;香港原來並沒有朝着當年我們企圖提示的方向走﹐沒有認同我們宣揚價值取向﹐我們曾經熱切期待香港人會變得更優雅﹐更「大都會」、更國際化﹐結果還是不成了﹐優雅最終只是「名牌至上」的較漂亮口號﹐見到居然有「米蘭站」這類店的存在﹐我確是有著羞恥的感覺﹐至於「大都會」、「國際化」更是逆道而行﹐變成現時的「港化」、「邊緣化」﹐我發覺現時像一些簡單、「正常」的英文名字﹐如 PeterPaulMary 也漸漸消失﹐代之而起的除了阿成、阿華、阿寶之外﹐現時年輕的一代﹐或者他們「中產」的父母總會改上一些「自行創作」﹐莫名其妙的古怪英文名。半中不西的「潮」語﹐也層出不窮﹐像熱爆的「升呢」﹐我講不出口﹐內心反而有點不安﹐硬覺得自己好像已變得「out 咗」﹐有着追趕不上潮流的尷尬和難為情。
 
陳冠中笑着說﹕結果原來是 TVB 贏晒。
 
 
或許真是這樣了﹐現時香港人的生活模式通通都是由 TVB 替我們訂造出來﹐它們劇集像《珠光寶氣》的上流社會變成是大眾嚮往的優質生活﹐那些家居布景的影響力更勝長實樓盤的示範單位﹐那些「獎門人」式的遊戲﹐那些幫到我們「升呢」的節目﹐從什麼學識多些中文字﹐到《志雲飯局》的一流餐廳﹐都成為香港市民惡補的主要渠道。
 
 
怪不得現時我們在街上見到的都是一個又一個複製的大細契、好姨、佘詩曼、伍姑娘、Laughing 哥、苑仔、靚模 ……
 
 
「現時的閨女制並不可能包辦子女所有見聞﹐只不過是學校、朋友、傳播媒介及「社會」外的另一較高質教育力量﹐在這混亂無所適從的世界﹐閨女制給子女們一種進入世界的途徑﹐智慧與文明的指引。
 
當年輕人成熟了﹐變成了他們自己﹐閨女制下的和諧兩代關係可以延續下去﹐個人與孝道得以糅合。謹祝幸福﹗」
 
這是《閨女制》一文的結尾﹐即使陳冠中當年的理想並沒有在今天的現實中出現﹐拿來讀讀﹐總也有著一點安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