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黑膠唱片封套美學 2012 年 12 月 蘋果日報
前些日子我翻閱早期〈號外〉,看到一篇評論一張 Hollies Sing Dylan 唱片的文章,文內附上唱片封面,很 high key 的黑白照片,白茫茫的背景,Hollies 五子穿上白西裝,其中一個還戴上草帽,不知怎的忽然令我很懷念以前黑膠唱片封套五花八門的設計。
其實除了封套,黑膠唱片有很多特點都令人懷念,我指的黑膠唱片是直徑 12 吋,轉數每分鐘 33 1/3 轉的制式,它從五十年代開始雄霸音樂消費市場幾十年,直至八十年代 CD 崛起、大盛之後,才逐漸式微,消失。回想起來,特別是和現時的 CD、iPod、MP3 比較,用黑膠唱片聽音樂確是不方便,例如放下唱針時,很難準確觸到歌曲的開端,除了需要眼界,也要累積經驗,但也可以看成是和自己挑戰的一種樂趣,而一旦不小心刮花了碟面,更會做成永久損毀,從此要與雜音共存。
即使如此,我總覺得聽黑膠唱片,除了在音質之外,在心理上也比聽 CD 更具層次感。相信現時習慣在網上下載單曲的一代不會明白這感覺;一張黑膠唱片通常收錄十至十二首歌不等,每邊約有五、六首,挑選那些歌曲,如何從歌曲的組合作出起承轉合的安排,為唱片製造獨特的情調氣氛,都大有學問,譬如怎樣排行次序,那首行先,那首包尾,這一切都會影響到我們聆聽時的感受,特別是黑膠唱片兩面都刻錄了歌曲,聽完第一面要人手反轉去聽第二面,感覺就像多了中場休息,第二面的歌曲既可以是前面的延續,但有時風格又可以來個 180 度轉變,這正好是我先前所說,帶來一種心理上的層次感,可惜當 CD 科技能無間斷播放所有歌曲,這種「中場休息」的玩味也就一去不復返了。
而唱片封套的視覺效果也都同樣一去不復返了,雖然 CD 也有封套設計,但 12X12 釐米又怎可以有 12X12 吋所帶來那份先聲奪人的震撼力?怎可以讓人看清封套精緻的細節?唱片封套對我來說就如一幅畫,以前我買唱片很多時都是被封套吸引,可惜經多年收藏下來的大部份早已發霉,都給我丟棄了,像 Cat Stevens 那些很童真的自畫封面,Santana 那張在紅太陽下沙漠一列駱駝隊的 Caravanserai,披頭四用變形鏡拍的 Rubber Soul,滾石槳隊靡爛的 Some Girls …… 都一一印象猶深,可惜都只能留在記憶中了。
想不到最近在亞瑪遜網頁索,才發現市面原來有不少專門介紹黑膠唱片的畫冊,我一口氣訂購了三本:〈1000 Record Covers〉、〈Album Covers Album 〉及〈The Greatest Album Covers of All Times〉,收到後實在興奮不已,琳瑯滿目的封套集體登場,有些有如老友重逢,別來無恙,而更多都是以前從未見過,才猛然醒覺自己只不過是井底之蛙,封套設計在唱片風行那黃金幾十年不但百花齊放,更是天外有天。
三本書都採用多種方式來分類,如年代、音樂類型、樂手、視覺風格等等,其中令我獲益最多是〈The Greatest Album Covers of All Times〉,它除了詳細介紹每一個十年的設計大方向,更特別聚焦個別作者認為很具代表性的封套,解構它的美學特色,設計師如何運用色彩、構圖、字體,甚至小道具去達致所需效果,剖析它對封套設計的貢獻和地位(例如是某種風格的先驅,或對往後設的影響等),還談論唱片封套帶出的社會意識和潮流,除了讓我得到豐富的視覺享受外,更學識不少商業美術設計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兼且上了 social studies 寶貴一課,我是賺到了。
翻看這幾本書,令我印象最深刻是那些爵士樂唱片封套,或許買這類唱片的消費者通常都較有文化修養和品味,唱片公司因而可以不太在意商業考慮,無懼前衛,放膽去天馬行空,簡直有如一幅又一幅現代藝術作品,看得我嘆為觀止,小小一張 CD 的面積確是容納不下如此澎湃的創意的。
亞馬遜網站目錄還有一本書全是講爵士樂唱片封套的,看來我又要訂購了。
Greatest Album Covers Of All Time 作者十分推崇的其中兩張爵士樂唱片封套,他認為 Donald Byrd 那張無論構圖、用色、字體位置都無懈可擊
※ 後記﹕文章上傳後,2012/12/21 Peter 在留言板放了兩張他喜愛的唱片封套,一張是滿佈 feline motifs, Al Stewart 的《Year of the Cat》,另一張是 The Beatles 首張在美國發行的大碟《Meet The Beatles》,《The Greatest Album Covers of All Time》一書的作者也有提到這張唱片,他說未推出時唱片高層對這封套很有意見,其一是不滿意不用彩色而是黑白,其二四個面孔都沒露笑容,不夠商業化,但結果這張唱片賣到盤滿缽滿,可能正因它封套概念非一般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