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女性特刊》Joyce ma:品味功臣 —— Shery Lau      1989 年     號 外 
 
 
 
不少外國時裝界朋友愛跟我提起 Joyce Ma,都帶有幾份敬佩與羨慕之意,說她怎樣在外國辦她的《Joyce》雜誌;說她是唯一個香港人獲選為世界最佳衣著人士;說她法文、意大利文怎樣流利。又每到歐洲公幹,觀賞時裝表演,常遇上 Joyce Ma,她例穿得很出眾,卻忙著周旋四週的人,人人稱她 Joyce,招呼打個不停,不用多說,她在外國時裝界的地位可想而知。
 
鄧小宇曾在八二年八月《號外》訪問 Joyce Ma,他說:「我覺得 Joyce Boutique 和它之前那些專賣貴衫的時裝店最大的分別,就是早期的名店的衣服都是很 formal、很 proper,太過正經和保守,欠缺了一份活潑、幽默以及大膽,而 Joyce Boutique 的誕生,正好填補了這方面的不足,它的東西名貴得來十分得意和好玩。
 
                                                    Joyce Boutique 早期的蝴蝶結商標
 
今日的 Joyce Boutique 不單是一家時裝名店,更不斷引進新時裝動向,新概念,新的生活時尚,與時間並進,難得的是仍保持 trendy 和好玩。作為時裝愛好者,我不懂得怎樣多謝 Joyce Ma 才恰當。八八Joyce New World Tower 擴充,標誌著她時裝事業的另一個里程,我們姑且把 Joyce Ma 喚作八八年女性。
 
閒談中,Joyce Ma 並沒有刻意標榜個人事業的成功,她到底有遇過什麼挫折嗎?她坦言除了在八三年間的九七問題,適逢 Joyce Boutique 正計劃擴展,曾擔心過香港市場外,她的事業上大致算得上順利,其他挫折不足掛齒。當然對於自己的事業,Joyce Ma 是真正付出、投入的,從她年中有九個月在外的工作生涯可想而知。
 
                                   Joyce 與丈夫及兩個女兒
 
被問及她過往十年感到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她自有一番理論,不是她的事業。「每個人在世上,生命加使命便是她在現實世界上的任務,我的使命是我的時裝事業。使命一定要造好,但一生所求,是尋找自己的 inner self,真我,我喜歡冥想,探索認識真我,spiritual life 才是最大的收穫,滿足。」
 
今日的顧客不再是盲目追隨名牌,室內裝置、旅遊等取代不少平常的服裝開支,轉而趨向好廉價的時裝,日本最近更大力鼓吹下個世紀這種新消費趨勢,這種現象會否影響 high fashion 市場?Joyce 說:「真正 high fashion 的顧客大都不用受經濟煩惱影響,因 high fashion 始終有其價值存在。同時間,擴闊顧客層面一直是 Joyce 的發展路線。」
 
                           曾經一度出版的 Joyce Magazine
 
談到穿衣之道,這十年香港人的時裝實在大有進步。Joyce Boutique 的廣告口號:「The way we dress today」到底怎樣才算是 90s的穿衣之道呢?「To be at easeJoyce Ma 強調說。舒服自然,配合個人性格便是今日的衣著之道。
 
至於個人的衣著,Joyce Ma 卻說:在外,我是一個公共形象,我需要各類衣飾來配合形象,私底下,inner self 是歸真的,一件 T 恤我可以穿上幾星期。」Joyce Ma 更送我一句格言:「When you have that muchyou also have to learn “without” ,這句話聽來悅耳瀟灑,要領悟可真不容易。
 
衷心的,Joyce Ma 沒有給我超人的感覺,卻有露水感覺。若比喻香港有如一間集百家的畫廊,Joyce Ma 就有如一副名畫,貼在這兒,替畫廊增添不少異彩,值得好好地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