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年代Cult Objects —— 孫念述/錢蘊慧 1989 年5 月 號 外
我和孫念述其中一份每月必讀的雜誌《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早在去年(1988年)十一月份便已蓋棺定論地總結八十年代的世界美藝總潮流,題為:The Age of Parody(雖然以今日計算,九十年代距今還足有六個月的時候)。似乎是《號外》眾編者,以至孫念述和我身邊的朋友都在急切期待着九十年代的來臨,也與此同時,迫使我們在追憶八十年代曾經發生過的一切。
不論當中經歷過的屬喜屬悲,八十年代(像每個十年一樣)是一樣的不可以全書忘懷。十年,到底發生過的事物也不少。而撇開個體的情意結不談,也撇開 87 股災、甚至 97 等的八十年代共同社會問題不談,八十年代也或多或少對於未來(90 年代或以後)的生活上,替我們留下不少的可繼續或稽索的軌跡。話說回香港,外地的博物館在現代時間記錄方面的功夫算做的不錯,起碼比起香港,是更有歷史時間意識的,像紐約的 MOMA,便收錄了由 Corbusier 的傢俬設計到 B&O 的音響作永久性收藏。而香港的博物館,除了大會堂頂樓幾件比起台灣博物館簡直完全是不知所謂的所謂文物,或者是所謂 unique 的茶具博物館外,根本沒有甚麼可以留下作 reference,保存歷史建築物體的方案與實施就更不用說。八十年代香港,可以用作歷史見證的參考物,可能正如我們的讀者來信說,是一套十年完整的《號外》。
現在,《號外》自發性地在我們最熟悉的美藝圈子內,策劃了一次小規模的「號外 80s MOMA Collection」,以向即將成為歷史的八十年代致敬。十件收錄在「號外八十年代迷你現代藝術博物館」內的物件,都是《號外》認同的八十年代生存工具。它們都陪伴了我們愉快地渡過整整的十年,是《號外》中堅 style-conscious 份子的 cult objects。下一個十年,它們當中也許會有被淘汰或取代的新品種,然而在可見的將來,我們還是會帶備它們踏進九十年代。注意:以下我們所羅列的只是《號外》cult objects,或是《號外》覺得重要的 cult objects 而不是港式大富豪 cult objects,所以清單並未包括大哥電話;我們也沒有以香港為地理界限,所以並沒有包括邵國華最常提到的聖安娜餅盒,雖然以上提及的都必定列入「八十年代香港大團 cult objects 收藏系列」,今次我們只觸及《號外》品味圈。
Macintosh
Mac 初初在 1984 年推出時所標榜的「易學易玩」幾乎令人以為它只是一副兒童玩具電腦,使一向忠於IBM PC 的保守派人士無動於衷。歷史發展下來才証明了 Mac 在人類電腦史上的革命性 innovations。mouse、icons、windows with scroll bars、decent sound、nice graphics 等皆只道出 Mac 的優點,却未有顯示出 Mac 最重要的中心思想 —— association。
80 年代的 Steve Jobs
正因為 Mac 以 association 這個重要概念貫徹了整個 Mac 的電腦系統,我們才能在熒光幕上以 associate 的方法,見招拆招而無需強記一些 command keys,所以在 Macworld 裡頭,是只有 users 而沒有 programmers 的。基本上你學會了 Mac 簡單的 association 方法,你便可輕易以大致相同的方法駕馭 Mac 其他的 program。現在更發展到能用 Mac 與其他牌子的電腦互相聯繫使用。
提到發展,除了 Mac 最基本的 desk top publishing(HKU 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便是以他們 computer room 的 Mac SE 及 laser printer 來 print 求職信。將來可能連 resume 上的相片都是 print 上去的。到尖沙咀照相館影搵工相的日子可能將會成為歷史)和 music 兩方面外(在香港現有超過半數的音樂人以 Mac 來幫他們作曲/編曲,他們只消將電子樂器插入一個 midi connection 再與 Mac 連在一起便成事,簡單得可以),還有因 hypercard 而有更大發展潛力的 muitimedia presentations。只要用一條 cable 將 Mac 與 laser disc 機連起來,我們便可從熒光幕上將一套電影逐格畫面來 edit,更備有多個 effects。
Mac 可能是八十年代十件 cult objects 中最代表性的一件,因為它是原原本本在八十年代誕生以至成為電腦界神話。而在私人電腦的選擇中,Mac 肯定是繼 IBM PC 後來的寵兒,我已決定在九十年代來臨之前添置一副,不然到踏入九十年代才擁有 Mac,畢竟是有點明日黃花了。
因為Mac 、Steve Jobs 成為了八十年代美國 yuppie-entrepreneur 的 cult figure。也因此,類如 whiz-kid 等字眼在八十年代有了着實的人版。至於 Mac 本身,更加因為它的 association 觀念而站穩成為在八十年代其中一樣最具代表性的 cult object。
FILOFAX
“Filofax”名字在八十年代的普及程度或許猶如「公仔麵」之於七十年代 —— 它被用作為一切 daily organizer 的簿記統稱。而事實上,在今天它更儼如穿上西裝需要結上領帶般,是 working yuppie 的必要工具。有關 Filofax 的正確運用,甚至有專門書籍介紹,如今在 Swindon 有出售,Ian Sinclair 編寫的《Filofax Facts》,HK$143.50。
我常懷疑現在仍有些人是分不開 Filofax 和 organiser 的分別。我一位朋友 Joseph 便常常稱他那 Missoni 的七彩 designer’s organiser 做 Filofax,而情況是愈來愈多人將日本百貨公司所買到的 organiser 都統稱做 Filofax。他們究竟知不知 Filofax 這個字和其他如 Pocketfax、Deskfax 及 Stylofax 等皆已被 Filofax Plc.,即製造 Filofax 的公司註冊了版權?
故勿論如何,Filofax 在 organiser 中的地位正好等如「公仔麵」在即食麵中的地位一樣,我們似乎樂於以“Filofax” 等稱 organiser,以示我們識貨。而識貨的另一條件最好還是要知道 Filofax 雖是在英國發跡並為世界重視,但它的概念卻是由一位英國軍官 Colonel Disney 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在美國工作時發現有文已經用 organiser 的形式設計劃工作表所啟發,再帶回英國發展的。最初這種 organiser 只是用一塊牛皮以 folder 形式摺合把一疊詳列資料的紙張包裹著,移植到英國後便發展到現在專稱的 Filofax。
Filofax 基本上是一個系統,一個盡量簡化事情的系統。而在這麼多年來,Filofax 一直領盡 organiser 界風騷的主要原因在於它能夠不斷日新月異的提供新的 planner 系統給顧客,Filofax 所提供的是個機動性選擇,一個供顧客因着本身工作上的需求將有用的 planner 系統(不只是一疊打了窿的紙)購買回來放在他那本 Filofax 內套在金屬環裡。由最普通的 daily planners 到最個人的例如打 bridge 的計分系統其至鋤大D都得(當然你要將紙上面的英文字稍稍調整一下)。
由於 organiser 的受歡迎,市面上出現各式各樣的 organiser,有些更是 designer’s label 的,而 Filofax 本身都推出一些膠套 organiser,總之有咁 trendy 就咁 trendy。但 Filofax 的應用畢竟是較為長線和實際,所以耐用便成為先決條件,我便不贊成太過花巧的設計,還是 stick to 以堅固牛皮做面的 Filofax,當然你可選擇小山羊皮的 Filofax,但對於那些鱷魚皮的 Filofax,則沒有這必要了。
Perr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