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ovation: 畢打行 —— 練海棠           1986 年        號 外
 
 
 
我在中環上班﹐眼看著這個區域日新月異的改變﹐真是令人心寒。
 
平日朝九晚五混在人群當中﹐只顧往前望﹐可能並不會那樣看這種改變。但你不妨留意看一看﹐究竟 miss 了多少新建築物﹖例如德忌笠街的一座新大廈﹐你知不知道它的屋頂是太空火箭式的新設計﹖
 
                                                          交易廣場
無可否認﹐中環真是天天在改變中﹐新建築物不斷湧現「滙豐銀行」新大廈經過了四年長年累月的浩大工程﹐終於以老大哥的姿態屹立在皇后大道中一號﹔「交易廣場」第一期已啟用多時﹐第二期工程亦不敢怠慢﹐正在全速進行﹐「希爾頓酒店」旁邊的地盤老早已動工﹐準備為形狀像三根竹的「中國銀行」總行大廈做好基礎。
 
                                           中國銀行大廈
 
在中區發展計畫當中﹐還有一個更工程浩大的建設﹐便是要起一座行人同道連接「滙豐銀行大廈」與「天星碼頭」及鄰近建築物﹐接手的又是 Norman Foster。但據說由於費用過於驚人(比「滙豐總行大廈」還要貴)﹐所以整個 project 暫時擱置。當然﹐假若 Norman Foster proposal 獲得通過的話﹐中區又會有一個全新面貌了Norman Foster的功力﹐難道你信不過﹖)﹐但單單看「滙豐總行大廈」、「交易廣場」和「香港會所」﹐今天中區的 landscape 可說是越來越靚。
 
                                                                                    Norman Foster
 
On the other hand﹐當中區一天比一天 modern﹐這裡的古典建築便更加鳳毛麟角。「高等法院」由於成了「立法局」所以能夠繼續存在。餘下的﹐便再沒有那幾間了。
 
                                                                    匯豐總行
 
正因為如此﹐所以「畢打行」才特別值得珍惜。
 
 
「畢打行」原本只是一座 commercial buildingjust like any other commercial building in central。裡面什麼類型的 office 也有﹕貿易公司、證券公司、牙醫、工程公司、會計師樓、律師樓等等。就好像「萬宜大廈」、「萬邦行」﹐大廈行裡面的 office 一樣﹐完全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也許有些有心人會特別留意到它 neo-victorian 的古典外貌﹐別有一種風格﹐但對大多數勿忙來往中環的人來說﹐他們不是根本沒有空抬起頭來看「畢打行」便是 just don’t give a damn
 
 
事情要一直到了一九八三年才有變化。那是我﹐和很多其他人一樣﹐開始繼續收到一間 boutique postcard。那些 post card 的設計很  stylish﹐一看便知它賣的衣服並非等閒。再看清楚﹐才發覺這間 boutique 是「David Sheekwan*﹐而地址是 2nd floorPedder Building。我那時很自然便覺得十分奇怪﹐怎麼會在「畢打行」開 boutique﹖為什麼不去 Landmark﹖一九八三年﹐我的概念還是凡在 office 樓上開的 boutique 都不會賣好東西﹐說不定還會是加連威老這種 factory outlet 鋪頭呢。
 
                                          畢打行內的 China Tee Club
 
後來我不斷從不同地方聽到 / 看到「畢打行」的消息。有時是朋友說起上面有幾間 boutique 賣好特別的衫﹐得閒要去睇吓﹐有時則是看到報紙和雜誌廣告。於是「畢打行」便明明確確的給我這個印象﹕原來裡面除了 office﹐還有 boutique
 
不過﹐真正令我對「畢打行」發生興趣的事 Culture Club 的開設。那是一九八四年。Culture Club launching promotion 很懂得 sell 他高格調的 image﹐連帶使人對整座「畢打行」都改觀了。從這時開始﹐「畢打行」不再是以前的「畢打行」﹐更加不再是「萬宜大廈」、「萬邦行」級數的普通 commercial building 了。
 
之後一段日子﹐由於「畢打行」的江山已經打開﹐不少 boutique 便開始陸續搬上來。有賣日本 high fashion 的﹐有賣本地平價出口貨的﹐也有專賣飾物、擺設的﹐越開便越多﹐一時之間「畢打行」變了個兩不像﹕在會計師樓旁邊開了間黑白 hi-tech boutique﹐夾夾不入得來有很有趣﹐很沒有相干。
 
                                                           Hong Kong Club
 
事實上﹐去理解「畢打行」的 renovation﹐我們可以這樣看﹕
In terms of location﹐它位於「中環」的中心區﹐面對購物天堂「置地廣場」﹐毗鄰「華人行」和較新的「Wheelock House」﹐佔了優厚的地理環境。
 
 
In terms of architecture﹐「畢打行」屬於 neo-victorian 建築﹐結構古典優雅﹐樓底比普通大廈或店鋪高出一倍有多﹐stylish得來又帶濃厚歐陸味道﹐別具風格。
 
In terms of affordibility﹐它的租金比剛好位於對面的 Landmark 不知平多少倍﹐加上 Landmark 很多時有市無價﹐想租也租不到﹐所以「畢打行」便成了最好的 alternative
 
                                       舊「萬宜大厦」有香港第一部自動扶手電梯                                                                 萬宜大厦已重建了
 
從八三年到今天﹐「畢打行」的獨特形象已經差不多被人普遇接受了﹐起碼連「香港旅遊協會」也把它列為購物區﹐在地圖上印上大大的 boutique 一字。遲些中區其他諸如「萬邦行」、「萬宜大廈」的商業樓宇不知會不會 undergo 類似的 renovation
 
 
* 請點擊此處參閱繽紛香港欄內《唐書琨 Boutique 開幕誌》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