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前後 —— 鄧小宙            1982 6 月         號 外
 
 
 
 
弟弟每年回港度假,今年也不例外,所以每到暑假,少不免都會往啟德機場跑上一兩趟。
 
我對接機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接機喚起我無限回憶,回想起自己當年留學曾親身體驗的種種經歷,苦與甜,盡湧心頭;看見一群群的小孩子踏上同一旅途,更是不知是悲是喜。
 
以前暑假回港,舊同學總不免會問一句:「這幾年你在外國學了什麼?」我其實很討厭這個問題,更從來沒有嘗試回答這個 impossible question。既然自己所學的一切都已不自覺地成為思想及生活一部份,連自己也往往察覺不到,又如何向別人一一數清楚?
 
雖然這個問題不能以言語來解答,但卻有一些無聲無息的答案存在,假若你不相信,可以在星期天到啟德機場,找一班「四海包機」,看看那些從美國回港的留學生,大概你可以得到一點線索 —— 外表、舉止行動就是基本心態、思想的最佳反照;尤其在機場這種情況下,當你要面對一大群陌生面孔,你更會徹底地儘量表現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也許就是在美國學到的一部份「東西」。
 
接機最富娛樂性的一刹那,莫過於看見一個一個回港學生,拖行李緩步出自動閘,洋洋自得地東張西望,而閘口下那群家長父母兄弟姐妹,卻心急如焚,恐防子女變了模樣以至認不出來的表情。
 
步出閘的青年 / 中年學生,形貌裝扮各異,但假如你細心觀察,可以分門別類:
 
   你有沒有見過一些女孩子,皮膚黝黑,體態略胖,髮長及股(真髮),穿短袖緊身圓領 T 恤,緊身牛仔褲?我們稱之為「土生土長」型,因為她們所扮演的是一個 typical ABC (American born Chinese) 的土著型像。雖然她們是絕對香港土生土長,但卻對美國 ABC 派系完全認同。這類女孩子通常分佈於加州,夏威夷及美國南部,喜歡吃 M&Ms,交男朋友以金髮羅拔烈福型為標準,回港後絕對不習慣香港,與接機的父母見面時,表情通常顯得尷尬。
 
                                                               電視劇 Glee 中的 ABC
 
   假若你見到個女孩,髮型像 Carole King,身穿瀝色花布吊帶裙,手拿一本 paper back ,腳踏拖鞋,肩負大布袋,那麼你可能碰上了一個「素食主義」型 —— vegetarian!「素食主義」型其實是「永遠渡假」的一種,不過,她們是「永遠渡假」中之表表者。出身在香港這個飲食天堂,到了美國,當然不會喜歡吃齋菜,所以,這類女孩是模仿多於學習。這類型以「灑脫」為宗旨,甚至六親不認,而樣貌也大多數不漂亮。
 
 
   你的朋友數年前去了美國今年首次回港,看見站在閘口的她,跟數年前離港時的模樣完全一樣!只是略為肥胖或清減,那麼你可能因得不到想像中的驚奇而感到失望;不過,恭喜你,你的朋友可能是「潔身自愛」型。「潔身自愛」型大部分品學兼優,圖書館就是美國,不喜歡派對,只喜歡做 research 或與她那從臺灣到美國念博士的男朋友齊齊參加查經班。極其量,就參加中國同學會舉辦,一年一度的「中國之夜」負責包餃子。平時娛樂,就是與三數友好煮中國菜,實行「大鑊飯」過 weekend。這類女孩子,接機的朋友,家人通常也特別多。
 
 
   假若你以為去了幾年美國便模樣大變,那麼你就錯了。因為有一類女孩子,跟時尚的香港女性絕無兩樣,她們屬於「習以為常」型。這類型的人比較幸福,一年至少回港一次,甚至兩次,三次不等。她們對香港的流行衣著,瞭若指掌,因為在未回港之前,她們早已從長途電話中獲知一切。Polo 在香港剛剛流行時,她們已搶先在美國購買一大批連赤柱也找不到的 Polo 。所以,她們往往勝人一籌!這類女孩子,最喜歡大學的 Chinese Party,去唐人街吃中國菜;唯一能分辨她們的地方,往往是她那在美國最流行的髮型,或手中抱著的小玩意,如熊貓。
 
 
 
 
男性
   假若你見到一個蓄甚長頭髮,身穿大領恤衫,闊腳褲的男孩子,你不用驚奇,因為為他可能屬於「時光倒流」型。「時光倒流」型的人,性格比較倔強,從第一天踏入美國境內,他們已拒絕了改變自己原有的型貌。由於離港已久,加上讀書的地方又往往在一些渺無人跡的小鎮,很容易,便與時代的演變有了一段距離。雖然如此,他們回港後,還是堅持長髮及闊腳褲,因為他們相信氣質,多於外貌。
 
 
   有一類人,很令人費解,我們稱之為「衣錦榮歸」型,因為他們深信,上飛機及落飛機,都應該穿西裝 —— 套裝 is a must,三件頭 …… preferably。如何構造成這種心理及其出發點為何?是個謎!
 
 
   美國地大物博,旅行遊歷是其中高度樂趣之一,但過分的遊歷,便成為「天涯流浪」型的一份子。「天涯流浪」型的人,以「爛」字為真言,背負大背囊,身穿爛衫,加上條牛仔褲,及一對爛無可爛的運動鞋,廣東話不大流暢,甚至有點莫名奇妙的口音!這類人通常無人接機,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通知任何人,回香港,只是順路,兩個星期後,又會到別處流浪去。
 
香港到美國的學生,真正在學問上下功夫者,大不乏人,我們稱之為「十年窗下」型。這類型的人對外表不甚感興趣,頭髮由同學代剪,所以看起來全不起眼。但他們對接機的家人,反應最為親切,好不容易才唸完一個博士學位,回來看看家人,就是多年心願;他們在外的生活不一定很清苦,因為他們大多數有獎學金或助學金。
 
 
   在眾多種類型中,從心理學觀點來看,最值得研究的,莫過於「身份探索」型。這類「學生」,非常健談,但交談不足三數句,便會開始查探你的身份。他們的最大興趣是申請綠咭,對申請綠卡咭的各門各路,瞭若指掌。他們會很有耐心地告訴你如何將 F-1 轉作 B-1B-1 L-1L-1 再轉 Labor CertificateLabor Certificate 再又申請 6th Preference 2nd Preference,有甚至結假婚等等。他們往往是美國移民律師的長期飯票。這類型的學生基本上分兩種﹕一是「永遠學生」—— perpetual student,讀完一個博士又一個,另一種是職業學生,把學位拖慢讀,甚至完全放棄,實行到餐館打其長工。「身份探索」型的人,外人是很難從其外表分辨出來,只能憑其眼神及笑聲,加上個人經驗,才可察覺得到。不過,一般而言,他們大部分都已上年紀。
 
 
   喝啤酒,看美式足球,健身,是一般美國大學生的 mentality,但連香港去的學生也往往受到相當感染。「異族同化」型就是以全美國出現姿態出現;喜愛穿 Rugby Shirt ,牛仔褲,英文帶濃厚美國口音,喜愛交鬼妹女朋友,而品味較高者,更會走 prep 路線,實行與 L. L. Bean 為伍。這類人,通常喜歡在行李中插一塊網球拍,或手提一塊 squash racket
 

 

其實,從外國回來的學生,各式各樣俱備,這裡提供的,只是一些較有代表性或突破性的樣本。

 

留學給年輕人帶來的 impact,無法估計,它不但改變了很多香港青年人的思想,文化觀念及生活方式,更足以改變我們一生。不是嗎?我們在出國前,其實大家都同是一個模樣,但經過幾年留學的洗禮回來,我們都變了另一個人。如果你不相信,跑上啟德機場二樓送機室,看看那些在閃光燈下即將出國的孩子們,朋友同學的依依惜別,年幼弟妹眼中隱隱的淚光,父母親那份失落的悲哀,也不就是當年自己的寫照?其實我們都曾經歷同一道路﹕考 ToeflSAT,拿著 I-20 興高采烈地到美國領事館申請 visa,我們擔心銀行存款不夠,千方百計去籌錢,又受到領事館的嚴查質問,媽媽為我們添棉衣,棉被,婆婆買一打牙刷給我們帶去;我們滿懷大志與希望,預算存款剛夠一年的費用,待生活安定後,第二年便可半工半讀去完成學業 ……。我們都像唐吉柯德,企圖拿著一把生銹劍,騎著禿驢去征服世界。其實我們都很可憐,拋下了自己喜愛的香港,朋友,家人跑到異鄉,只為多看世界,實踐自己的小小心願,但在形形種種的留學生背後,又有誰人知道隱藏著多少血淚,辛酸?他們又怎會想到自己日後的遭遇與付出的代價?But what hell!人只能活一次,是好是壞,也是一種人生經驗,能夠在平凡的生命中,留下一頁永遠的回憶,也總算沒有白活。至少,我們 once proved ourselves ,而且已成長起來,那不是已經很足夠嗎?若問得失有幾多,難道我們可以一一去數清楚?

 
所以,留學 —— I still lov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