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 Cake Queen 2013 年 12 月 主場新聞
香港人能夠上到紐約時報 (New York Times) 接受專訪,無論放在甚麼版,甚麼欄,也絕對是一項值得驕傲的榮耀。
有位熱心的朋友在網上找到幾個月前紐約時報替郭志怡 (Bonnae Gokson) 做的訪問,那時她剛推出她泡製 coffee table book 形式用她的蛋糕做主題的畫冊<Butterflies and All Things Sweet>,難得能動到世界級的報章肯替她作軟性推廣/宣傳,確不簡單,起碼受訪者本身也要具一定世界級的知名度或價值,絕非替本地名人貼金的本地社交八卦雜誌可比。
全篇訪問最令我笑個不停,是那位訪問者稱郭志怡為 Cake Queen ,真是一語中的,她近年確是努力朝著這個寶座進發,繼把 Sevva 打造成城中熱門時尚餐廳之後,前幾年又分身出來開拓蛋糕甜`品市場,開了多間餅店和咖啡座,她說蛋糕已成了發揮她對色彩、形狀、美感 …… 心得的媒介,無怪紐約時報那位訪問者說 “She built her entire career selling good taste”。哈哈,是多貼切的 punch line 。
那本輯錄了她自家蛋糕照片的畫冊我沒看過,但先前在各間她經營的店已見過嘗過她多款「創作」,無疑是製作得很精緻,極見心思,甚至美到捨不得切和吃,在這個無論是吃甚麼之前都要先拍下照片互傳分享的年代,她的蛋糕訂價怎樣高昂,相信訂購者大不乏人,不愁沒銷路,只不過對我來說,有點像某類設計師的時裝,確實是有點 over-dressed ,不論是蛋糕的造型和取名(“better than sex”?)都給我多少無所不用其極的感覺,已討好到過火了。
我反懷念現時仍是她的簽名蛋糕 crunch cake 當年在 Joyce Café 推出時,每件切出來放在碟子上的形狀皆不一致,亦毫無裝飾可言,有點一份 home cooking ,像在家中廚房切出來的隨意,沒有半絲商業味,正好與當年 Joyce Boutique 看似沒有商業味的感覺一樣;雖然只要翻翻那些價錢牌已知道怎可能不商業,卻竟能營造出一種沒有商業味的氣氛,以及不經意的奢華,無怪 Joyce Ma 的確是後無來者的高手。
話說回來,郭志怡能赤手空拳上到紐約時報,也是她值得自豪的成就,和多年努力的成果。從八十年代號外的專訪到今天,我已寫過多少次郭志怡?大概有她在我從不愁沒題材和寫作靈感,她始終是她,你喜歡她也好,不以為然也好,她每次在公眾場合出現,每次見傳媒,總有她的動態、意見、感想要發表,而且總是別出心裁,從不欺場,永遠交足貨,正好體現了名人對公眾的「職責」和使命 —— 就是他們的存在確能帶給公眾精神食糧,哪怕不外是短暫的興奮和麻醉劑。
訪問郭志怡那期的封面
至於為甚麼好端端 Bonnie ,忽然改成 Bonnae ,相信又是她身邊那些 guru 、 life coach 幹的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