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 等待 Philippe Starck 設計電飯煲                                                        2001 6

 
 
 
米蘭傢俬展不能解決的問題
佈置家居,如果意大利傢俬、德國廚櫃加 designer 廁所、潔具(如 Philippe Starck的設計)已能滿足到你的要求,那麼真的要恭喜你,因為你需要的香港已有過量的供應,你不用煩惱。但如果你像我(也許我是有點自尋煩惱),不單只要解決大型的傢俬,而是要求每一件擺出來、逃不過我們視線的小物品都能符合到自己的審美標準,佈置家居就會變成一件相當痛苦的工程,特別是對一個居住在香港的東方人來說。
 
                                                                                                                        Philippe Starck 設計的人手搾汁器
 
因為大部份配合西方起居文化的小物品,如灑鹽和胡椒的小瓶、開罐頭的刀、多士爐等等,只要有耐性,一定能在某處發現到些精美的設計。但是一去到東方人才會用到的物品,如中國人的廚房三寶 —— 一盛鹽、糖及生粉那三個攞你命的膠盒,無論你跑到哪裏,都找不到像樣的設計。即使像日本那麼注重設計的國家,他們都只會把心思放在瓷器食具上,而疏忽了廚房小物件。
 
這個北歐式設計不错
 
無論你的廚房造型怎樣前衛,如果找不到一個合襯的電飯煲,或按掣出水的熱水壺,又或者蒸餾水機,一切也屬枉然,我們斷不能把電飯煲也隱藏起來吧
 
                                                                                                很喜歡 Zojirushi 這款電飯煲,可惜想買時香港代理已不再引入此型號
 
永安 VS 先施
話分兩頭,在香港,要找到可以接受(可以接受和心愛的分別是很大的)的家居小物品的地方還是有的,像永安和先施兩大傳統百貨公司也不錯。永安在上環的總店面積大,供應多,選擇自然也多。但在它旁邊面積較小的先施,雖然輸在種類,但它入的貨品較精緻,較有品味,連幾間大的日資百貨公司也比不上它。不過 IKEA G.O.D.,近年除了傢俬之外,亦愈來愈注重家庭用品。特別是 IKEA,品種繁多,實用美觀,價錢大眾化,是「無印良品」、Franc Franc」以外的另一選擇,買 IKEA, ,肯定不會買錯,但反過來說它亦不會靚絕。中庸是 IKEA 的特色。
 
美夢 According to IKEA
從七十年代著陸至今, IKEA 已成為一個 institution,潛移默化「教育」了我們「簡單是美」這重要的美學概念,時至今日我依然覺得 IKEA 的設計完全值得信賴 —— 買它的傢俬放在家中總不會錯到那裏,即使很多人後來經濟好轉了,懂得去訂購意大利的進口貨,但再一次看到那張才千多元的 klippan 梳化,依然感到親切,絕不會大吃一驚,奇怪當年為什麼我們會那麼「娘」?
 
Klippan 梳化
 
現時我仍有去逛 IKEA 的習慣,看到人潮洶湧,年輕愛侶,一家大小,甚至扶老攜幼,興致勃勃的帶著紙筆拉尺,又量又度,編織著建立小安樂窩的美夢,我心裏面不期然有一絲感動和溫暖。謝謝 IKEA 多年來在不知不覺間慢慢改變了香港人的品味,把香港人從公屋概念解放出來,從簡陋進化到簡單,也是一條長路。
 
 
IKEA 從沒有標榜自己是頂尖、前衛、高檔,但絕對沒有小家子氣。在 IKEA 店內瞎摸,摸出來的東西也一定不會失禮, IKEA 的東西永遠不會 stunning,但永遠可以接受。我們不可以一下子登天,就讓我們從「可以接受」開始吧。
 
被示範單位洗腦
IKEA 截然不同的設計哲學,是漆咸道(北),近紅磡一帶的港產歐陸傢俬店,他們的口號是:你們在雜誌上看得到的歐陸設計,他們都可以仿出來!
 
漆咸道北一帶的傢俱店
 
可怕的是,他們幾乎可以亂真了,但「幾乎」二字是何等的可圈可點!我的看法是:一件精采傢俬最值錢的地方,不是它的款式、用料或顏色(雖然這些都很重要),而是它的比例。不要問為什麼,比例只能憑直覺一眼看出它是「對」或「不對」,比例是極抽象的,它沒有公式,無法言喻,是學不來的。拿走了比例,那件傢俬已失去了它的價值。
 
而偏偏香港人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最愛 modify,愛將看到的圖樣加加減減。這種心態,與示範單位的佈置十分相似。
 
遊覽示範單位,是港人在不北上時的假日另一熱門選擇,亦是港人另一個做夢熱點。很可惜, IKEA 帶給港人正面的影響,剛好被這些示範單位的反面教材所抵消,我們亦因此還原基本步,回到起點。
 
示範單位的精神,是要把三千呎住所的設施壓縮在一千呎不到的面積裏,而處處都要見到「設計」的影子,每一吋都要讓人看到主人的心思和花費的金錢,什麼流行的都不要放過,什麼材料都要有一些,用雀眼木造的房門一定要用木紋併出些圖案;廁所要將雲石瓷磚雙結合然後來個按摩浴缸;衣櫃門最好三分一鑲鏡,三分一鑲木,三分一鑲玻璃。地台最好也來個三分,客廳鋪雲石,飯廳鋪楓木,睡房鋪地氈;飯廳如有位剩,加個酒吧;沒有位,起碼也做個亮燈的酒櫃,玄關無論面積多少一定要用雲石在地面砌出一個圖案,再在牆身鑲塊照身鏡,鏡下來個鞋櫃;如果真的放不下,可將鞋櫃搬出大門外,霸佔公共空 …… 噢!還有 B&O 音響,它是每個示範單位不可缺的一環,香港人不斷被大地產商洗腦 —— 認定豪宅就是如此這般,於是愈來愈多人湧去漆咸道傢俬店照辦煮碗,以住在「示範單位」沾沾自喜。
 
麻雀雖小的示範單位
 
時光倒流 B & Q
中下檔傢俬市場,近年多了 Mega Box 內的 B & Q,但怎也料不到它竟是個大倒退,首先它的照明系統已極差勁:昏暗、蒼白,令人提不起購物意欲,我簡直以為自己入了深圳某些二三線沒有人流的家具城。陳列的貨品也是粗糙不堪,那些皮梳化款式之老套、俗氣,簡直令人慘不忍睹。它是不是想一手把香港人從 IKEA 帶回到二十幾年前在紅磡土瓜灣一帶陳列「紗櫃」、「碗櫃」的什麼「傢俬總匯」! ?
 
                                                      這個可通風的紗櫃,難得保留下來
 
逛完 B & Q 這個家具「城」再回到德福廣場的 IKEA ,想不到竟有鬆了一口氣返回「文明」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