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香港演兩部經典 -《茶館》和《伽利略傳》 2014 年 4 月 信 報
看香港戲劇協會排演老舍的名劇《茶館》是要接受某些過時的演出模式,例如總是某一桌的茶客唸畢對白,交待了他們那一筆之後自動將聲浪調低,讓另一桌接力唸他們的台詞,或者一組演員演完他們的戲會借故,或借故都費事就返後台,跟着又有另一批演員出場。用現時觀劇的眼光看,確嫌「古老」,但我慶幸兩位導演鍾景輝和李銘森沒有刻意與時並進,將演出形式「改良」或「去古老化」,其實古老不等同老套,每個時代皆有其特定的戲劇語言和舞台慣例,老舍的《茶館》完成於差不多六十年前,限於當時的舞台裝置技術不那麼容易轉換布景,編劇是要考慮到客觀條件種種限制,是要在一個局限的空間交待劇情,不免會有演員你出我入的情況,不等於編劇力有不逮,有時尊重歷史,原汁原味,「as is」的演出反而更自然,這次《茶館》unapologetically「古老」,或者應該說「傳統」,我是完全接受的。
老舍 (1899-1966)
多年前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帶他們這部鎮團之寶來香港首演,我有幸是座上客,我仍清楚記得開幕前那一刻,劇院內燈光漸漸熄暗,全場屏息以待,然後幕一拉開,燈光通明的舞台上那幢茶館佈景樓上樓下擠滿了你言我語的茶客,一眾店小二及掌櫃不絕在桌與桌之間穿來插去,喧鬧之聲震耳欲聾。如此 overwhelming 的場面確實殺我個措手不及,也沒有什麼原因,但我的眼淚就是流到停不了,很多時聽到一首音樂,看到一幅名畫都會使人忽然有這種激動,要流淚的感覺,那大概正是一件藝術品的魅力及它帶來的感染力吧。
可惜今次這個《茶館》拉幕時就帶不出先聲奪人的氣勢,主要原因是舞上茶客稀疏,聲浪不夠喧嘩,也缺少了悄加誇張的大動作來增強動感和生氣,其實這劇的結構第一幕的熱鬧和人氣至為重要,是和同一茶館在第二、三幕的日趨冷清作一強烈對比,今次理工大學差不多有四十位師生參與演出,真不明白為何不物盡其用讓他們在開場時傾巢而出,填補舞台空間的疏落,難得有這麼多演員可以差遣啊!
我看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那個版本,另一處令我極為震撼是第一幕那個宮中大太監的出場,除了鋪陳到氣勢非凡,他陰森尖銳的表情和聲線直叫人不寒而慄,今次翻場刊演員表有梁天和麥秋,正猜度太監一角由那一位上陣,結果由梁天披甲(或者分 AB 角色也說不定),但怎都沒料到他的表現竟如此差強人意,他二十年前演這角色必然無懈可擊,這個太監是來茶館見媒人準備納小妾的啊,但現時梁天有氣無力,好像無心戀戰的演出早已沒有一團火,完全不覺他怎仍有納妾的興緻,當然即使由麥秋演似乎也不夠辣度。
其實像這樣一部群戲,個別演員要突出也不容易,演茶館老闆的萬梓良擔正主角,但他行屍走肉般 walk through 全劇,確看得人索然無味,令我印象深刻反而是劉鍚賢,不但唸冗長台詞一字不漏,那些稍誇的喜劇感也不過火,更帶來生氣,另外伍衛國出場不多,但壓到場,有時觀劇看演員的力度也是一種享受。
像《茶館》這樣的經典實在輪不到我指點老舍的劇本,正如愛麗絲劇場演更經典布萊希特的《伽利略傳》,我若加些粗淺分析就更詒笑大方了。
很欣慰,香港有劇團肯如此盡心盡力去排一部差不多長達四小時而且明知沒有賣座把握的劇本,在一個四百座位的大會堂劇院演幾場,成本肯定有限制,但難得在視覺上做得如此精緻,在七十年代初上北京看黃佐臨導演的那個版本就比不上了;香港版的簡約佈景很能配合到布萊布特劇場的疏離風格,而在上半場演員的戲服在燈光的配合下,有如一幅又一幅巴洛克油畫,亦看到製作團的心思。導演陳恆輝應該是故意用上不同的風格分別去排上下半場,上半場較古典而下半場傾向 Rock,正好顯示出布萊希特的戲劇對不同演出風格的兼容。
Bertolt Brecht (1898-1956)
因為有約在身,一到劇終時我是要急趕離場,但謝幕時的配樂用上了 Fly Me To The Moon 竟神奇地與整部劇帶出的感覺如此配合,令我怎都要停下來熱烈鼓掌。同樣是被營造的氣氛打動,多年前《茶館》的開場和今次《伽利略傳》的謝幕,都是我觀劇經驗的美妙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