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想嫁你」的結局 1998年2月 快報
雖然我有一女性好友大力推薦《真的想嫁你》(My Best Friend’s Wedding)﹐特別是它的結局,但一直我都找不到時間看﹐我問她片子的結局是怎樣﹐她死都不肯講﹐說不想破壞我看時的驚喜。
終於我租到影碟來看了﹐而我亦終於全然明白我這位好友為甚麼不肯透露影片的結局﹐其實我倆之間一直都有著語言上的誤會﹕我想知的是最終的「結果」﹐誰勝誰負;她保持神秘的不是勝負問題﹐而是編導如何替這片劃上句號。
相信很多讀者都大約知道此片的內容﹐是講茱莉亞羅拔絲不甘心﹐誓要從準新娘子手奪回前度愛郎﹐其實「結果」不用問也應該知道一定是茱莉亞羅拔絲失敗了﹐一部商業喜劇怎能任「奸人」得逞?我那位女友三緘其口的是﹐編導怎樣處理最後一幕戲。
莉亞羅拔絲目送一對新人坐著勞斯萊斯渡蜜月去了﹐她孤零零一個在婚宴中悶坐﹐就在她情緒低落的當兒﹐她最知心的好友不動聲色突然出現﹐給她精神上的支持﹐令她重拾對未來的日子的期待。
好了﹐劇情就是這樣﹐問題是編導處理的手法怎樣才能拍得不落俗套﹐甚至點石成金﹐留下裊裊餘音﹖現時我看到的是全片最令人感動亦最令人振奮的一幕戲 ──人生儘管是不圓滿﹐但或許我們仍可能開懷地活下去。我想如果交給我們的岸西或李碧華寫這一場戲﹐或由陳可辛、關錦鵬等人去導演﹐有可能接近現時的成績嗎﹖
現時這一幕戲對白寫得固之然精湛﹐但假若導演沒有足夠的修養和天份﹐巧妙的將各種素材結合一整體﹐譬如﹐假若他不是神來之筆揀了 Burt Bacharach 那首《I Say a Little Prayer》做配樂﹐假若不是兩個主角都演得恰到好處﹐假若茱莉亞羅拔絲的好友不是「基」﹐不是那麼靚仔﹐因而帶出一種無奈的美麗的遺憾﹐我想片子無法可以達到現時這個效果了。
導演 P. J. Hogan 前作是 《一顆恨嫁的心》﹐兩部作品一併來看﹐你絕對可以追溯到他的簽名﹐同時亦很清楚明白﹐世上沒有意外這回事。
相關參考﹕The final scene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