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髮的一代已進入尷尬年齡           1979 8           號 外

 

 

 
十年前﹐在那段叫做「暑假」的日子裏﹐我曾經盲目地以近乎宗教的狂熱迷戀過《Hair》的插曲﹐像〈Good Morning Sunshine〉、〈Easy to be Hard〉、〈Hair〉、〈Aquarius / Let the Sunshine in…..十年後﹐世界巳變了很多﹐十年前的光芒突然出現在現時這個屬於 Thierry Mugler 的夏天﹐它的地位就有點尷尬。
 
無可否認﹐《Hair》的確有過輝煌的一頁﹐它比過去十多年來任何一齣百老匯音樂劇來得轟動﹐不只在紐約倫敦﹐連三藩市、多倫多、亞姆斯特丹、東京及雪梨都有《Hair》的長期性演出﹐它的插曲接二連三打入世界各地的流行榜﹐它三個舞台原聲帶唱片版本 (百老匯、倫敦、紐約) 也是所有未經拍成電影的歌舞劇銷路之冠﹐但我們不需要浪漫地高估了《Hair》的地位﹐任何上得百老匯的東西都是一次妥協﹐《Hair》也不例外﹐只不過在當時來說《Hair》的作風較為大膽﹐迎合了六十年代反戰、反既有制度、鼓吹所有解放、鼓吹藥物的潮流。但隨著花一代的凋謝﹐《Hair》亦早已在無人反對之下靜悄悄躺在 pop culture 的棺木裏﹐現在米路士科曼 (Milos Forman) 突然將它起死回生﹐拍成電影﹐一時之間倒令我們這群曾經一度的《Hair》迷有點手足無措﹐不知道應該用甚麼眼光去看它。
 
 
作為一部為大眾而設的普通歌舞片﹐它是失敗了﹐端午節假期雙線上映﹐也只得個收入四十多萬的慘淡收場﹐《毛髮》並非《油脂》的續集﹐現在的油脂仔女顯然覺得它格格不入﹐非我族類。
   
但無可否忽﹐導演米路士科曼處理歌舞場面很賣力﹐在剪接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卻拍不出絲毫動感﹐不知為甚麼﹐舞蹈編排雖然五花八門﹐演員也跳得異常落力﹐但看起來依然是了無生氣﹐一點也沒有感染力﹐只要你比較一吓《夢斷城西》裏面那場〈America〉﹐和現時《毛髮》的〈Ain't No Go〉﹐就會明白我的意思﹐科曼給人的印象是他根本不大喜歡拍歌舞場面﹐他只是一個盡忠職守的導演﹐為了劇情需要﹐只好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竭盡所能把「電影感」帶進每場歌舞﹐你甚至幾乎可以感覺到每當他「解決」一場歌舞﹐舒一大口氣時如釋重負的暢快。
 
此外科曼亦極之缺乏節奏感﹐開場頭十五分鐘﹐在未推動劇情之前﹐就一口氣直落唱跳六首亳不精釆的歌舞 ——Aquarius、〈Donna〉、〈Sodomy、〈Manchester England〉、〈I'm Black〉及〈Ain't No Go〉。演員跳得吃力﹐觀眾也看得辛苦﹐描述吃 LSD 後神遊那場〈Be-In〉﹐更脫離了歌舞範圍﹐變成一次電影特技表演﹐令其風格接近以前 B 級神怪片多於 Jefferson Airplane 式的迷幻。
 
 
如果我們進一步﹐把《毛髮》作為一齣總結六十年代反叛文化的電影來看﹐你會發覺它更屬四不像﹐嬉皮士並非天外來客﹐不會無緣無故聚集在曼哈頓中央公園﹐他們的出現﹐自然有其一定的社會因素﹐當然我們並不期望一部電影﹐特別是歌舞片去剖析這些因素﹐但最起碼也要拍出一點當時的「氣氛」﹐很可惜《毛髮》連刻劃嬉皮士公社式生活也很表面化﹐更不用提要呈現出整個時代氣氛了。整部電影既不浪漫、又不寫實﹐既不懷舊﹐又不抽離、既不同情、又不批判﹐不是知識份子﹐也不是詩人﹐導演對整個嬉皮士文化的態度是十分曖昧﹐有時我覺得他並沒有把持到什麼觀點﹐唱〈Where Do I Go〉時﹐他批判商業社會﹐唱〈I Got Life〉時﹐他諷刺中產階級﹐唱〈Easy to be Hard〉時﹐他又改去責難那些自以為烏托邦的嬉皮士﹐總之他對事物的判斷似乎是為了遷就每首歌曲的內容﹐可以隨時更改﹐沒有 build up﹐也不去發揮﹐像那個黑女人﹐片中一直都沒有提及﹐等到快要唱〈Easy to be Hard〉之前﹐才在銀幕亮相﹐帶著孩子﹐對住鏡頭﹐大聲疾呼 ()﹐叱責一番之後﹐又變回「茄哩啡」﹐更帶埋孩子隨住那群根本與她格格不入的嬉皮士東奔西跑﹐跟出跟入﹐這個女人﹐究竟是甚麼回事﹖
   
片中的音樂也很有問題﹐舞台上的《Hair》自稱為一齣 Tribal Musical﹐所以它原本的配樂是很簡單、很 raw、有點「澀」味﹐符合了部族的小規模形式﹐現在電影《毛髮》動用了大樂隊伴奏﹐就連那僅有的一點反叛味也被雄潭圓滑的音色吞沒﹐而且如此 lush 的編排根本就和原來的旋律格格不入﹐出來的效果簡直不倫不類。
 
全片是以一場群眾大遊行結束﹐最後鏡頭把成千上萬的示威人群凝成了一幅黑白硬照﹐提醒我們片中的一切已成歷史。肯定說句無論是對是錯﹐六十年代的確是轟轟烈烈的﹐但面對著硬照中千萬小如螞蟻的青年﹐我不禁要問﹐這部電影究竟告訴了我們關於他們幾多﹖
 
 
《毛髮》代表那種我最抗拒的電影﹐它不是劣片﹐相反在技術上來說﹐它拍得不差﹐攝影、音樂、剪接、特技、舞蹈、以至導演技巧都有一定的水準﹐但看完整套電影之後﹐我完全沒有任何感覺﹐有時劣片雖然拍得差﹐也有點生氣﹐可是在《毛髮》裏面你決不會找到半點自然氣息﹐它只是一件精心設計出來的產品﹐它是死物。
 
看《毛髮》最快樂的時刻大概是散場﹐呼吸到街外熱辣辣的空氣﹐接觸到夏天的陽光﹐令我再次覺得無論是以前的 TangledSpangled & Spaghetti 抑或現在的 HalstonGucciFiorucci﹐夏天始終是迷人的。
   
讓陽光射進來。
 
這是《毛髮》給我唯一的啟示。
 
 
相關參考﹕Goodmorning Starshine - from Hair sung by Oliver (youtube)
                       電影Hair - Easy to Be Hard (youtube)
                       Hair - Ain't Got No (youtube)
                       夢斷城西 (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 ) -精采歌舞場面America49:35開始 (优酷)
                       Hair - 2009年百老滙東尼獎頒獎禮演出,請點擊 "Hair on video" (此站國內可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