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的百貨公司                                                 2015 10                     號   

 
 
 
今期寫百貨公司我想起一位我一直都十分鍾愛的法國女演員 Simone Signoret1921-1985出過的一本自傳,英文譯文是《Nostalgia Isn't What It Used to Be》,可真是一個「百搭」的書名,要刪去  “Nostalgia"再套上任何你認為適合的名詞同樣都「啱使啱用」,像今期這篇文也可以用上「百貨公司 Isn't What It Used to Be」。
 
 
現時的百貨公司在很多方面都與我記憶中的很不同,不過大型百貨公司始終都有它的魅力,世界各大城市都必有如同它們地標般的著名百貨公司,像東京的高島屋、伊勢丹、西武,巴黎的 PrintempsLafayatte、倫敦的 HarrodsSelfridges、紐約的 Macy's
 
紐約的 Macy's 
 
還有解放前上海的四大百貨 —— 先施、永安、大新和新新,都是遊客到此一遊的必然首選。解放後上海四大仍有三大(除了新新)在香港繼續經營,都是座落中環一帶,好像到了六十年代先施和永安才進駐九龍,之前九龍只有一些中式小型百貨店,像「陳更換」就其中我仍有印象一間,以售日常衣物為主,在旺角上海街及九龍城都有過分店,不過真的是小規模,就只有兩三間鋪位打通的面積,和先施永安那些是沒得比。
 
                                                                                                                                                                                    上海大新公司
 
在中環的三大大新是最早被淘汰的一間,它當年的正確位置我已記不起了,在印象中小時候去大新已覺得它相當殘舊,踏上樓面的木地板會發出聲響,要是今時今日見到這些 VINTAGE 實木地板當然是珍而重之,但在五十年代商店鑲木地板已不合時宜,不過即使有點破落戶的感覺,大新依然有大型百貨公司的氣派,佔整座大樓,每上一層都見到有不同種類的貨品出售,樓內的古老電梯要靠人手開關梯門,而每部皆有專人(記不起是穿制服的「電梯女郎」還是已退休的老員工) 操作代按樓層掣及開門關門,確是有一種進入 VANITY FAIR 飄飄然的興奮感覺,那年代除了去荔園,坐渡輪過海逛百貨公司確是假日最佳娛樂節目了。小孩子當然最愛流連玩具樓層,當時大新已開始式微,窗櫥飾櫃陳列的玩具可以用買少見少去形容,人流也稀疏,我記得我們家人曾開玩笑說去大新百貨好似入了鬼屋。
 
大新悄然離場之際,先施永安卻如日方中,那段期間稱得上百貨公司的還有在中環和尖沙咀都有店的惠羅(好像老闆是印度人),龍子行,以及特別進取的瑞興,引進的「來路貨」(即歐美進口貨)都屬價錢最昂貴最高級的品種,亦舒當神拜的 Pringle 茄士咩毛衣就是瑞興代理,有點和連卡佛爭朝夕的意味,我沒有提連卡佛,因為小時候從來沒有去過,,知道入去也沒意思,它的價錢我們是無法負擔得起的。
 
在德輔道中的舊永安公司
 
到了六十年代大丸百貨公司啟業揭開了日本百貨業進軍香港的序幕,那時香港還出現了好些好像冒充日本百貨的中小型百貨店,像平價市場、大人、大方、大大等,在九龍它們是在油麻地旺角一帶經營,這些店的裝修均有一種很獨特的共同格調,我很難形容是什麼風格,有點像大會堂那像工整、簡約的感覺,印象最深刻是迴旋糖果,一盤一盤味道包裝不同的糖果隨著「上鏈音樂」像扶手電梯般不斷反覆循環,顧客挑選後再磅重量付錢,是小孩至愛。
 
 
這類日式百貨其中「大大」擴展得最具規模,也是最後被淘汰一間,而「正牌」日資百貨店在七八十年代如雨後春荀般在香港遍地開花,九龍有伊勢丹、東急,港島有松坂屋、三越,還有較低檔次的八佰伴,至於再後期的西武和崇光其實已相當國際化,不怎有那種「日式」的感覺了。
 
 
隨著日式百貨的相繼引退,也令我想到「百貨公司」這概念是否已式微?我指的百貨公司是「FAMILY DEPARTMENT STORE」,男女童裝、手裝皮鞋行李、廚房浴室、傢俬牀上用品、玩具文具、化妝美容 …… 一應俱全,一家大小各取所需都可以買到東西,「行公司」曾經是全家人一齊分享的消閒娛樂,是一項令人期待的 EVENT,可能近年租金太貴,除了永安,或在某一程度崇光(一田我沒有逛過),這類家庭包羅萬有的百貨公司已消失了,不同類別的專門店幾乎已將百貨公司的功能攤分。
 
以前每間百貨公司都會有一個龐大採購部門,是公司的核心,專門揀選入購適合公司的貨品,直接與廠家或入口商訂貨,所以每間百貨公司總有一點自己的性格特色,但現時的百貨公司經營模式似乎已改變,基本上變得像個「包租公」,在店內劃分成一個又一個小鋪位或「專櫃」,分租給不同的品牌,各自獨立經營,互相競爭,這樣我估計除了增加營業額,也可以減低成本,特別是避開了囤積存貨的風險,將營銷手法變得更靈活,但不同的店大都是賣相同貨品,再無特色可言,小時候上百貨公司那份期待和虔誠的心情已不復在。
 
 
所以即使到現在,每次在東京停留我仍必然會在早上特意去銀座看傳統百貨公司的開館儀式;準時響開「上鏈音樂」,閘門徐徐上升,店長率領一眾售貨員分列入口兩旁向進場的顧客鞠躬歡迎,那是百貨公司的文化,除了是對客人的感恩,也是對自己所代表的行業的一份尊敬,下次去日本記得不要錯過他們百貨公司開館禮這個珍貴傳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