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ifrance 已完成任務? 2013 年 2 月 號 外
加入越多新材料,推出越多花樣,都未必是好事,很多時反而成為衰敗的先兆。
像一部電視劇集的成功,往往是創作團隊度出的主線、「大橋」剎食,但原本的構思通常只能提供一兩季的劇情發展,如果收視高企,一季復一季的播下去,那條主線怎樣精彩也早已透支,於是不得不發展些支線,強硬加插新角色登場,人物越來越多,情節越搞越複雜,很多時變到一發不可收拾,和初頭第一二季相比已面目全非,原本引人入勝的橋段也在新加入的驚濤駭浪中迷失,以現代吸血殭屍為題材的《True Blood》就是其中一例,為求比上一季更嚇倒觀眾,情節更出人意表,編劇已去到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原本是粉絲的我,愈看愈不對勁,就像乘搭一部遠遠超重的電梯,早已不勝負荷了。
同一道理或許可以解釋 Delifrance 為何式微。
在我心目中,Delifrance 曾經是我城的驕傲。
Delifrance 於金鐘廊的鋪位
已不記得正確的年份,應該是 80 年代初期吧,那時周采茨仍在政府新聞處上班,有一天她約我午膳,叫我去金鐘廊靠近中環方向盡頭一間小食店踫頭,那是我第一次接觸新開業不久的 Delifrance,我第一個印象是:多有體面的小食店﹗
當年香港的快餐食肆主要是兩「大」(家樂和快活) 稱霸,不要奢望還有甚麼另類選擇了,不似近年大家都深諳整形、化妝的包裝術,那時此兩間大型連鎖快餐確是傻兮兮,毫不掩飾地把「快餐」兩字鑿在額頭,好像分分鐘要提醒你沒有去錯地方,它的價錢確實會比你想像中便宜,在這個前題下,Delilfrance 初登場絕對令人喜出望外。
店內紅白藍的主調(包括店員的制服)已帶出一股法式情調,牆上的外文海報,擴音機播放的歐陸歌曲,任人取閱的報紙雜誌,還有穿上像水手服般制服,紅色領巾打上結的員工,是多麼的有型﹗
食物方面,竟完全沒有碟頭飯,除了熱湯和飲料之外,清一色是賣用小型 Baguet(法式麵包)製成的三文治,即叫即做,有多款餡料供選擇,確是有著近似外國 Delicatessen 的風味,在那個年代是十分大膽和富創意,雖然在它之前 Oliver 已有賣「鬼佬」吃的三文治,但規模和包裝都不及 Delifrance 來得那麼旗幟鮮明,那麼有 identity。
這樣一間食肆當然首先吸引了外藉人士,那個中午放眼過去整間店果然擠滿了看似在附近上班的外藉人士,我和周采茨找不到位坐下,全程是站著靠在 counter 吃,但真的很享受那種氣氛,以及新鮮可口的食材,用合理的價錢吃到一頓有格調的快餐,那正是 80 年代 Delifrance 帶給香港的禮物。
之後我一直是 Delifrance 的忠實擁躉,無論身處那個地段、那個商場,想填飽肚子又沒有約人時,總先會想起 Delifrance,雖然經過這些年它早已在慢慢變質,可能是潛移默化的關係,我一直都不怎察覺到,直至它真的跌「呢」跌到我無法視若無睹,例如它的店員開始有點「不對勁」,怎會變成是操鄉音的「大嬸」﹗這「不對勁」應該未至於帶年齡性別地域歧視成份,只是確覺得她們和我心目中的法式快餐形象不配合,甚至有破落戶的感覺。
售賣的品種,三文治部份款式選擇越來越少,其他品種卻越來越多,像意粉竟漸漸變成了主打,送上的湯大都是半冷不熱的,當初的神氣、銳氣已在不知不覺間消耗得七七八八了。
不過我認為最致命的是它在近年曾一度改變經營方針,推出餐廳形式的 Bistro,用上侍應服務,目的不外乎是想抬高價錢,但供應既不法式又不怎港式的西餐,完全摸不通它的市場定位,叫誰去光顧,怪不得它關了一間又一間,例如在又一城的店舖也被 Habitu 取代了。
又一城店
近年最佳的三文治店非從英國引入的 Pret A Manger 莫屬,看通了昂貴租金是所有商舖的致命傷,Pret A Manger 儘量減少店內的坐位,以外賣為主打,但它的三文治的確新鮮而味道罕有的具層次感,在 fast food 的市場,它的貨品說得上是精緻,曾經一度馬莎也有新鮮三文治出售,但好像曇花一現就撤退了,剩下 Pret A Manger 獨領風騷。雖然我是頗喜歡吃它的三文治,也僅止於此,我對它是絲毫不帶任何感情成份,它那些菲藉店員擠出來的朝氣完全感染不到我,至於 Petit Cafe,明知它只是美心集團的另一幢佈景,但我對它卻沒有反感,它的優點可能是暫時分店不多。
而 Delifrance,好像有一大段時間已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以為早全面結業了,怎知道剛剛在德福廣場竟見到它以全新面貌出現,那些新裝修,新設計看來又很不俗,希望它會有一個第二春。
德福廣場的 Delifrance
但「洗底」,老實說,又談何客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