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l Sander 登陸 Uniqlo 香港區戰役實錄  200911

 

 

我一直都不知道原來 Jil Sander Uniqlo 協議合作﹐為這個日本大眾品牌設計一個叫〈+J〉的限量版系列﹐首季在香港的時間十月二號左右作同球性同步推出﹐這是九月份與友人飯聚﹐從他口中得到的消息。他說到時香港區只有兩間分店有售﹐一在利舞台﹐一在海港城。

 

Jil Sander 一個久違了的名字﹐它確為我帶來不少美好回憶﹐約十多年前這位「簡約女王」推出男裝系列之後﹐她的設計令我對「買衫」重拾興趣﹐我曾經在《號外》寫過一篇「謝謝天﹐是 Jil﹐不是 Jill」的文章﹐除了讚嘆少了一個 L 字母的 Jil 是多麼配合到這個品牌的氣質﹐也提到我偏愛 Jil Sander 的原因:她的作品單看委實是平平無奇﹐那種「乜都冇」的風格季季都差不多﹐但 Jil Sander 至出色的地方是它的「比例」﹐真的無懈可撃﹐一穿上身﹐不知怎的﹐就覺得不多不少﹐剛剛好﹐那種找到絕對「平衡」的感覺是很美妙﹐很難用筆墨去形容。

 

Jil Sander 離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品牌已多年﹐而我亦漸漸體會到原來世界上是沒有「絕對」這回事﹐本來認定 Jil Sander 的簡約設計可以鍾情一世﹐款式也不會過時﹐但無論它是如何完美﹐人總是有著會厭倦的天性﹐穿久了就不禁納悶﹐想嘗試別的風格。近年我反而多選購連卡佛引入的那些知名度不高的三四線牌子﹐它們的創意很多時都會帶來意料不到的驚喜。

 

想不到忽然又聽到 Jil Sander 「復出」的新聞﹐心情總是有點興奮和期待﹐這次和 Uniqlo 合作走的是大眾價錢路線﹐對以前負擔不起昂貴價格﹐而又有著穿 Jil Sander 氣質的人士來說 (我心目中確是認為有這樣的一群人存在)﹐實在是天大喜訊﹐而我也不可能不被這般價錢的 Jil Sander 吸引﹐決定十月二號當天去趁熱鬧。

 

不是未聽過以前像 H&M 與麥當娜、Stella McCartney 等等 cross-over 的噓撼場面﹐但在一個非假日﹐加上 Jil Sander 在普羅層面也不算怎具知名度﹐我相信不至於會太擠逼。海港城的 Uniqlo 是十點半開舖﹐我約十點十五分到達﹐見到店門外才站了約二十多人﹐不禁鬆一口氣﹐甚至打算先去星巴克飲杯咖啡﹐我站在那二十多人中忽然又覺得有點不大對勁:怎麼會有幾個女子對我怒目相向﹖我有什麼地方得罪她們﹖她們會不會用手機拍下我的甚麼「罪證」放上 youtube 難道她們認為我在這一小撮人當中「打尖」﹖於是我立即乖乖退到這二十幾人的最後面﹐然後就察覺到事態遠非那麼簡單﹐這二十幾人原來只是冰山的一角﹐隨後的早已被安排到沿住後樓梯排隊﹐護衛指示我步入後樓梯才發現真的別有天地﹐人龍已轉了好幾轉﹐不過反正我已洗濕個頭﹐就索性跟住排算了﹐等會入去看看 Jil Sander 的新搞作也不很好﹖

 

環顧在我前後的人﹐不用說我是 by far  最老的一個﹐從以前自己永遠是任何場合中最年輕的一個來到今日最老﹐唉﹐才不過轉眼間的事﹗但我已不再在意﹐也不介懷這不可動搖的事實﹐不過看著這些等入場的年青人﹐我確是有點失望。

 

不知是什麼原因﹐以前在 Jil Sander 店也出入了起碼有七八年以上﹐竟然從未曾遇見過一個較有我心目中 Jil Sander 氣質的顧客﹐特別是男客﹐儘是一些不起眼﹐甚至帶有寒酸味﹐類似三四流設計師的人物﹐不是過肥就是過瘦﹐最奇怪是他們大都好像很「躁」﹐很不開心﹐難得見到一絲笑容。

 

現在 Jil Sander 從高價中釋放出來﹐滿以為會吸納一批新的有型人士﹐但我放眼所見﹐卻是一連串的失望﹗他們大都算斯文﹐但和去 PumaNike 的顧客沒有什麼大分別﹐我很清楚自己確是沒有帶著有色眼鏡看時下的年青人﹐也從沒有貶低他們的意圖﹐潘迪華九月份在新光戲院與一班年青 Indie 音樂人共同演出的那個演唱會﹐觀眾中就有著不少打扮與一般「靚模」模式截然不同﹐有著自己獨特風格的女孩﹐看到這些稀有品種﹐我當時高興都來不及呢﹗

 

但在準備向 Jil Sander 朝聖的人龍﹐我看不到有什麼稀有品種。

 

十點半準時開門了﹐我隨著走在前面的人蜂擁而入﹐在仍未認清店內佈局﹐仍未搞清楚那些〈+J〉貨品究竟擺放在什麼位置之際﹐四周的人已瘋狂地見嘢就搶﹐我看到掛在衣架上那十多件羽絨積克﹐正準備去拿一件試時﹐已被前面的人衝上去一掃而空。有幾個類似「阿太」的女人﹐摸摸那些毛衣、外褸﹐竟又搖頭慨嘆:「個款都幾好﹐D料就麻麻。」話雖如此﹐她們雙手都未停過﹐把可以搶到手的都通通放入購物籃。

 

我那個朋友當天早上在港區另一戰場利舞台﹐他說那邊更離譜﹐有六、七個半 camp

上一篇:2007 港男選舉 —— 鈴聲響起時

下一篇:2010 高世章的尋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