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salino —— 意大利男裝店入侵香港          1979 1            號 外
 
 
                     Monika Mauriello                                                                   攝影﹕ 莫國泉
 
當我面對 Borsalino 的主人 Monika 時﹐第一句說話就問﹕
 
boutique 的構想很特別﹐你是怎樣想到會開這樣一間店子的﹖
 
應該是十個多月前的事了﹐一個春光明媚的黃昏﹐辜滄石和我應邀參加 Borsalino 的開幕派對﹐起初我以為不過又是一個例牌的雞尾酒會﹐但當我們行近德己立街尾 Borsalino 店子時﹐就馬上發覺到它不尋常之處﹕水銀燈把那個小角落照得光亮﹐擺滿各種食物和酒類的長枱放在行人路旁﹐馬路對面還有一隊銀樂隊演奏﹐那些從後街斜坡駛下來的車輛都被如此奇妙的景緻所吸引﹐紛紛把速度放緩﹐伸頭出來看站在街中拿著酒杯的紳士淑女。
 
從那天開始﹐Borsalino 在我心目中就留下一個良好印象﹐我想﹐它的主人一定很特別。
 
它的主人的確很特別﹐Monika Mauriello﹐德國籍、金髮、藍眼、修長身材﹐穿上淺調子鬆身衫裙﹐給人的感覺是舒適自然﹐頸上的金屬首飾又替她添上一點高貴氣息﹐面對著這種女人﹐你會覺得「年齡」是一樣十分沒有意義的審美標準。
 
對於我提出的問題﹐她想了一想,然後說﹕「我一向是個家庭主婦 …… 十年了 …… 最近一兩年我發覺我的兒子已逐漸長大,於是我叫我的丈夫給我一份工作,因為我自己很喜歡研究服裝﹐也喜歡替別人配搭服裝﹐很自然我們就想到開間時裝店試試。」
 
我很喜歡她帶有歐陸口音的英語。
 
「於是我們到處找鋪位﹐但中環的租實在貴得驚人,我找了很久都找不到理想的地方,然後有一天我丈夫把我帶到現在的鋪位,當時我真是嚇了一大跳﹐怎可能﹖兩邊路旁都擺滿大貨車﹐地點又不適中﹐但看吓看吓,愈看愈覺得這地方有特色﹐結果索性把整座大廈買下來。」
 
                            Borsalino                                                                                                                            攝影﹕ 莫國泉
 
這時候﹐一位秘書小姐把飲品送進來﹐我趁機環顧一吓這間寬敞舒適、佈置清雅的辦公室。我問她為甚麼選擇做男裝生意。
 
「你不覺得香港有太多女裝 boutique 嗎﹖況且我丈夫是意大利人﹐經常來往香港和意大利之間﹐他十分熟悉那邊的西裝業﹐辦貨時更就駕輕就熟﹐除了男裝之外﹐我們在後面街還開一間童裝 boutique 呢﹐真是把我忙死了﹐你相信嗎﹖我每天早上八點半就到寫字樓﹐直至晚上七時多才下班。」她做了一個疲倦的表情﹐我覺得外國女人總是比中國女人活潑。
 
個人來說﹐我很喜歡 Borsalino 的貨品﹐西裝全是天然料子 (如純棉、純麻、真絲、純毛) ﹐沒有人造纖維﹐而且款式很古典﹐各種配搭 (如皮鞋、恤衫、領帶、毛衣、皮包等) ﹐也別具特色﹐反映出這間店子負責人的優雅品味﹐最重要的是﹕它的價錢十分合理。
 
關於價錢這點﹐Monika 解釋﹕「賺錢並非我們開這間店的唯一目的﹐最重要是我們本身有興趣﹐我喜歡推廣意大利時裝﹐而且這幢大廈是我們的物業﹐不用交租﹐故此我們可以把成本減輕﹐能比其他同等級的店子作出更合理的標價。」
 
跟著 Monika 帶我們四處參觀﹐門市部正有幾個外國男人在試西裝﹐他們都和這美麗的女主人打招呼。我問她這所店的主要顧客是那類人。
 
「大多是三十歲以上的中上階層﹐他們喜歡我們的品質﹐也喜歡我們的價錢﹐還有﹐愈來愈多中國人來光顧﹐我發覺年輕一輩的更能接受我們﹐四十歲以上的始終是比較保守。」
 
最近他們在 Borsalino 童裝店隔離開了一間意大利小食店﹐賣酒、芝士、pasta (即意大利麵食﹐共有十五至二十款之多) 等﹐經理也是從意大利請來的﹐顯然﹐除了服裝之外﹐他們對意大利食物的推廣也是不遺餘力。
 
「我的希望是把 Borsalino 附近變成一個真正的意大利角落。」Monika 說。
 
 
※ 請點擊此處觀看《圖片收藏分享》頁面《 1979 年號外對蘭桂坊的憧憬》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