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中東博物館:阿布達比羅浮宮與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2018年4月 立場新聞
去年看新聞得悉在中東小國阿聯酋首都阿布達比的全新羅浮宮 Louvre Abu Dhabi 開幕了,它的建築設計大獲好評。不明白為甚麼羅浮宮會千里迢迢在中東開支館,除了「文化交流」,相信法國政府/羅浮宮一定從這石油產國得到不少優待和資助吧。
很有衝動飛去開眼界。其實我一直已很想去看位於阿布達比鄰近另一小國卡塔爾首都多哈,由貝聿銘操刀設計的 Museum of Islamic Art,它在 2008 年落成啟用,但奇怪是在記憶中,九十年代初期,我們貴州同鄉會其中一名執委在美國定居的女兒和她丈夫來港,我父親招待他們,他倆都是在貝聿銘事務所工作,我清清楚楚記得他們說要經常去中東開會、處理這些博物館項目,他們還說這應該是貝聿銘最後一個作品了,想不到要隔了十多年才正式完工。
我現時無事一身輕,想去甚麼地方 pack my bag and go 就可以,一口氣參觀這兩間博物館絕非難事,但人總有惰性、慣性,我就是逃不出自己的 comfort zone,想到要在從未踏足過的中東地區自行安排行程,仍是有點心怯。
直至幾個月前得悉有郵輪在杜拜上船,中途停阿布達比和多哈,不正好可以一石二鳥參觀這兩間感覺上是相當 out of the way 的博物館?就參加了。
果真沒令我失望,基本上中東羅浮宮就像個迷你 Louvre,母館有甚麼它都分到一點,以前去巴黎總壇,人山人海,加上展品之多,只能掛一漏萬,走馬看花,現時這微型羅浮宮有一個較近人性的 scale,在幾小時內必然吸收得更精更深,它的擺展也特別,除了劃分年代,也將年代相若在中國、印度、日本、中東等地的文物和主打的西歐美術品一同擺放,作個參照、對比,符合了此博物館促進文化交流,世界大同的宗旨。
不過最精彩是它的室外庭園,位於港口畔,面對藍色的海,多組不規則相連的白色方形建築物上被一個類似鳥巢的拱形天幕罩住,陽光穿過縫隙灑在地上,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光影組合,是一次難以用文字形容的美學經驗。
記得多年前慕名去看貝聿銘的蘇州博物館,美則美矣,可惜它入口對面同一條街滿佈製造視覺混亂的小賣店,將博物館簡約、清雅的氣質破壞無遺,今回可能貝聿銘見過鬼都怕黑,要將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建在一個人造島上,三面環海,經一條長長兩旁種植了棕櫚樹的通道與陸地相連,它主樓的外貌比阿布達比羅浮宮 solid,更奪目耀眼,美到我呆住了,博物館內裏大堂面對一幅直通到樓頂,可望見整個港口的巨型玻璃幕牆,那種攝人氣勢也是嘆為觀止。
室內外每一則建築細節都匠心獨運,經過深思熟慮的設設,達到與整個大環境互相融合的效果,這座建築比中東羅浮宮更具伊斯蘭美術風格,可惜時間所限,繞場細看 fine details 已很趕,根本抽不到時間看展品了,當然我對伊斯蘭美術說不上認識,又不特別期待,所以今次完全不介意妹仔大過主人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