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 Kenzo 的女人〉音樂劇終於登場 2021年9 月 號 外
音樂劇《穿Kenzo的女人》圍讀版 (其實更似一次小型黑盒式演出) 在2013年藝術節首度亮相,經過近十年的兜轉,最後由中英劇團接手製作,並(鐵?)定在十月十六號起假葵青劇院公演十場。
圍讀版之後,此劇的作曲高世章一直找合作單位,多次差點成事卻最終告吹, 2019年底演藝學院曾排演此劇,本已排練得七七八八,可惜準備開波之際臨門一腳落了空:適逢社會運動如火如荼,台前幕後不少人員覺得在這時刻演一部講香港璀璨歌舞昇平年代,過不到自己心理關口,聽聞在全體投票下取消了演出。
本來以為這部劇就此擺入倉底,劃上句號,想不到高世章和填詞及編劇的岑偉宗鍥而不捨,竟又得到中英劇團垂青,而且他們極度重視此劇目,視為今季的重頭戲,並已計劃不久之將來「載譽重演」,中英的藝術總監張可堅說他們現時的合約演員大部份都是唱得之人,正好給大家一次大展身手的機會,全劇合共十八位演員,加上樂隊現場伴奏,確是一次大規模演出了。
高世章與岑偉宗
導演一職交由上次演藝學院版的導演司徒慧焯再次操刀,今次葵青劇院的舞台特大,設施先進,可提供更多「玩法」,肯定能更完善實現到創作班底的構想,像高世章,他一直都想舞台設計用時裝行catwalk概念,有聞今次的佈景確會注入catwalk元素,另外亦難得得到Kenzo品牌贊助錢瑪莉這角色的服裝,終於名副其實是穿Kenzo的女人了。
我去過中英在半山波老道的總部看了一次他們排練act one幾場歌舞大場面 (當時仍未開始排act two),令我印象最深刻是眾年青演員活力澎湃,充滿生氣 (青春確是有其優勢)。我對舞蹈其實沒有什麼心得,不過絕對感受到編舞張月盈的駕馭力,她對出場的每一舞者皆有度身訂造的設思,又兼顧到舞台上所有空間,不同的小組在舞台上不同的位置同一時間各自表達之餘,又有一種一氣呵成,遍地開心的和諧感,可以想像到在葵青劇院的舞台上穿上戲服,再配合燈光,佈景時,會是多麼的震撼和spectacular。至於「文場」戲,我後來在此劇的記者招待會上聽到五位主要角色唱出三首較「靜態」的歌 (是此劇的arias吧),來賓看來都相當受落,其中寫給Mimi主唱, Jan伴歌的〈Me Me〉正式演出時加上現場伴奏,肯定會是show stopper。
看他們綵排那天導演司徒慧焯少不免誘導眾演員問我有何忠告,其實一本作品面世,一切要講的,讀者要知的應該都已在書中,如果仍要再去說明、補充,就是作者力有不逮了,現在搬到另一個媒介更不用說,無論喜歡,認同與否,原作者都不應該指指點點,我只提出看此劇的觀眾我估計 (亦希望) 都沒有經歷過劇中香港的七八十年代,所以製作不需要太着緊「符合史實」,但在對白上,視覺上,和劇情的細節上,要做到和現時的世界有少許差別,one way or the other off 咗少少,可能會更能提高觀眾的觀賞趣味,我看到他們有突出「固網電話」這個道員,及這電話對角色生活的重要,其實已走對了路.
我又特別提醒像以前的審美和現時的審美觀念也有很大差別,不止是化妝/髮型,現時愛美女士一窩蜂去「美白」,而錢瑪麗活躍那個年代,時尚女性都偏愛古銅色皮膚,稱之為「健康膚色」,一到夏天大家都塗上SPF值最低的太陽油躺在驕陽下汗流浹背,尤其是Jan那個角色,絕對屬典型古銅一族,想不到講完不久我在記招再見到幾個主角時,演Jan那位演員果真已不知用什麼方法弄出一身古銅色皮膚了。
別人改編你的作品,不可能事事如你所願,難得編劇的岑偉宗比我還熟原著,清楚記得每一句對白,每一細節,寫文本時為很多書中沒有提及的空白他都作出他的個人假設,這些年他不時失驚無神問我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例如Mimi結婚會在哪間酒樓擺酒,他這些問題其實對角色的瞭解和塑造很有幫助,令其性格更立體。有一次他說假設錢瑪莉成長於深水埗一個中下(低下?)家庭,這點我就不能同意了,在我的設想,她中學在瑪莉諾,她不是校中最有錢那一浸 (Mimi才是),但至少是出自一個高級公務員階層相近的家庭,在校中出風頭站得住脚主要是靠外貌搭夠,不過既然改編已交了給別人,我也無話可說了。
全新印刷《穿Kenzo的女人》jacket內的封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