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著早改變情懷未變 2021年 11月 公教報
最近兩部以昔日香港為背景的電影,其一《梅艷芳》把我們帶回八九十年代香港的「黃金盛世」,另一部許鞍華導演,改編自張愛玲中篇小說的《第一爐香》,年代就更久遠,去到三年零八個月之前。
見證過梅艷芳當紅年代現時仍大有人在,就算太年輕趕不上,總會從長輩處聽聞多少,媒體亦有大量文字影音資料提供,影片那份情懷及場景仿真度,自然令觀眾身同感受,如夢似真般重活那個消逝了的年代,聽聞不少人更看到感觸落淚。
如果《梅艷芳》帶來一份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第一爐香》的香港就真的只是陌生了,它的時代實在太久遠,加上片中刻劃那個入不到真正上流社會的邊緣階層,以及當中不上不下不中不西的人物,通通都早已絕種。一般觀眾確很難有代入感,最多帶來一絲獵奇式的小趣味吧。
看到《第一爐香》精美的服裝忽然令我覺得現今穿衣之casual化,年代越久遠,社會風氣對衣着打扮越不苟。看兒時照片,即使以前經濟條件遠不及當今,但家人親友甚至相中拍到的路人甲乙丙都穿着得斯文和體面,女士大都穿上旗袍,甚至配上同一衣料的外套,男士上班,只要是文員,無論職位多卑微,都例必穿西裝兼打領帶,那怕衣櫃只得一套,所以才有「單吊西」一詞。看荷里活電影,差不多同一年代男女去出外如上班或飲宴都戴上帽子,直到六十年代中期才漸漸成為過時的 dress code,而女士入教堂亦不再披頭紗了。
小時候望彌撒,女士除了手中緊握唸珠,頭上都一定披上黑色紗巾,很多更是自己手織的厘士 (織冷衫恐怕也失傳了),我覺得和教堂神聖莊重氣氛其實十分匹配,不過很多教條、禮儀教廷都4因應時代而放寬了,頭紗是其中一項,其實披頭紗也不麻煩,消失了我覺得有點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