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                                                                                2014 5 月              主場新聞

 
 
 
前幾日經過加連威老道的龍城藥房(其實主要是賣化妝護膚品),雖然還說不上冷清,但與自由行高峰期擠到水洩不通已顯著降溫。年青時為了省錢(其實也不清楚節省了多少)總愛來這裡買古龍水,對它一直都有著懷舊般的親切感。到現時每次經過,即使不進入也總會不自覺地在店外停留一刻,見到它仍在、見到裡人頭洶湧,還是有一絲別來無恙的安慰。
 
 
這間藥房好像已入了自由行的 best kept secret 名單,我猜想識得光顧它的自由行老行尊,在心中必然會暗蔑那些攻莎莎的同胞,但現時龍城似乎也跌 watt ,或許自由行的圈子已找到了更新的 best kept secret ,而更大可能是真的少來了,當本地人和外來人互相俾面色對方睇時,相信兩方都不好受,假若我返大陸也覺得俾人蔑,我才不會貼錢買難受呢。
 
香港人為甚麼變到如此敵視國內遊客?除了早已廣泛報道其中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之外,我覺得有大部份原因是我們集體潛意識內的自卑感作祟。
 
不要說六十年代大饑荒時,幸運的有親友在香港就要靠他們寄載放著糧油的小郵包來接濟,到了七十年代家電也是由港人源源不絕供應,國內的親友對港人千依百順、阿諛奉承自不在話下,但時移勢易,見到自由行的「豪」,見到他們已不用「買我們怕」,特別是年輕一輩上車置業無望,再看到「強國人」大搖大擺進出我們都未敢入的名店恣意掃貨,心裡肯定會不平衡。
 
 
我曾經寫過我有些朋友最近遊韓國,除了像經洗腦般什麼都讚好之外,也嘖嘖稱奇怎無論到何處總是有識講普通話的人來接待;他們是跟團去,可能對口已作出相應安排,但我弟弟梓峰一家復活節期間去韓國是自由行,他們是「去到邊食到邊」那種。梓峰說,不單止購物店,他們吃過的每一間餐廳,無論大小,幾乎全都有說普通話的侍應。可以說他們是全國 ready ,上下齊心接待中國遊客,當然骨子裡還不是要賺盡中國人的外匯!但他們是賺得多狼、多徹底!
 
和港人最大的分野,也是他們的優勢,就是韓國人沒有像我們背負仍捨不得丟棄的歷史包袱,沒有「此一時彼一時」的心理關口,賺錢是他們唯一的、清晰的、而且理所當然的目標。
 
更重要,也是現時港人嚴重欠缺的,就是韓國人現時的自信。現時他們國運亨通,軟硬科技文化佔盡優勢,對來消費的遊客的暴發失禮行為,大概就一笑置之,在心裡瞧不起就是了。
 
自由行當然亦有替我帶來不便,有很多令我看不過過眼之處,但到目前為止,我仍能保持我的 good humor ,也是一笑置之,我是樂觀的相信潛移默化,希望我們的公民意識 (如果有的話) 能改變到他們,而不是掉過來被他們同化。
 
我從不期望香港的年輕一代所有人都有遠大理想,但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範疇內強化自己,大有大強,小有小強,香港作為一個整體自然會壯大。只要不原地踏步,我們才有機會重拾自信和作為港人的驕傲,然後我們自不計較自有容人之量。我們還等甚麼?還不趁他們自投羅網,多賺自由行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