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時代看書                                                                                         2014 7                               

 
 
 
 
舉辦了七屆的香港書獎獲獎名單已在六月底正式宣布,約早一個月前主辦單位香港電台和香港出版總會曾約眾評審聚會宣佈投票結果,列出十八本候選書每本在評審加上公眾投票後的總分,其中得分最高的十本就成為獲獎書,今年由於得獎名單最後一席有兩本書的票數十分接近,經商議後本著儘量推廣閱讀風氣的精神,通過將獲獎數目增至十一本。其實甚麼獎都好,根本沒可能有絕對公平一回事,特別是文學藝術作品很多時是蘋果跟橙比,主要是看評審團的口味和主觀意願,所以讓多一本書獲獎令它得到多一點的關注和曝光總是好事。
 
 
今年十八本入圍的候選書中,除了我曾在報章寫過令我「驚豔」的《六個字母的解法》(作者劉禾)之外,其餘還有不少突出的作品,例如在聚會上眾評審差不多一致都稱讚《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香港重慶大廈》(作者 Gordon Mathews翻譯楊瑒),重慶大廈可以說是香港一個很獨特,只此一家,甚至有點詭異的地標,即使對我這樣一個在本地生活了幾十年的老香港而言,也都一直是蓋上了朦朧、神秘的面紗,它奇蹟地屹立在本身已極值錢的尖沙嘴區中最值錢的地段,卻又不似屬於香港,活像一個第三世界聯合國總部,作者從不同的切入點(歷史、查證、現場採訪 ......)讓讀者對這個中外馳名(希望不只是 notorious) “megapolis” 有多些較深入及全面的認識和關注,作者雖然是大學教授,難得和劉禾一樣,沒有想像中學者寫學術論文太多 cross-reference 所帶來的艱澀和累贅,文筆很生活化,描述也富趣味,是可讀性很高的水準之作。
 
                                                                                                                           重慶大廈
 
也斯今年有兩本書進入了決選,《也斯的五O年代:香港的文學與文化論集》內珍貴的歷史資料填補了我們大部分人對相隔了超過半世紀的香港文化界認知的貧乏,讓好些現時已被遺忘,甚至好像不曾存在過的文化先輩再現,更令現今讀者多少能感受到那個遙遠模糊年代的文化風氣。他另一本《浮世巴哈》收錄了他近年的雜文,書中沒有說明這些文章曾在何處刊登過,讀來也確是有這類文集的「雜」,唯一能統一全書的風格,除了是他一向對文藝的熱愛,更滲出一份難得的包容和自省,不止珍惜關懷,甚至像在擁抱所有他有緣遇上的人和物。
 
 
講起這類文集式的書,今次評審聚會中蔡東豪提出一個相當值得思考的意見,他認為相對那些從作者在報章雜誌發表過的文章輯錄合成的書,在評分上要不要考慮對一些專為出版一本書而去寫的作者給予相應的優待?其實他的建議很有道理,特別是在香港,出版一本書所收到的版稅一般都十分卑微,和付出的心機努力不成正比,所以如果仍有少數人肯專誠去寫一本書,確是極之難得,很應該想辦法作些實質的鼓勵,來屆書獎在這方面運用甚麼機制去優待「原創書」,真的很值得仔細研究。
 
今年入圍的純文學創作雖然仍舊不多,但水準比以往幾屆即使不敢說「高」,也算較接近我的口味,潘國靈的《靜人活物》其文筆有如魔術棒,用淺白簡單的文字帶出詩的境界,很多時像顯微鏡般突顯出現實世界某些被忽視,不為意的細節,在比例上的變形竟帶出超現實和魔幻色彩。
 
 
如果潘國靈的新作是絕對的 art for art's sake,李維怡短小精悍的《短衣夜行紀》則不忘將社運的意識溶入小說和詩中,從童年回憶到當下,在實況和虛構中浮游,感情真摯,沒有通常與社運相連的口號呼喊,那份克制的低調,餘韻裊裊      
 
 
廖偉棠的《尋找倉央嘉措》雖然最終沒有獲獎,但卻是令我耳目一新之作,除了書中主角是歷史上極惹人爭議的達賴喇嘛,這書最具特色是集詩歌、翻譯/創作、攝影、遊記、小說、讀書札記 ...... 於一身,先從詩出發,再遊遍西藏印證倉央嘉措詩中意境,令我對倉央嘉措的人和詩多了點認識和體會,更可貴是全書的設計和編排皆見心思,十分精美,在網絡通行的時代,我們如仍有看書,很多時是對書的實體那份情意結,所以出版一本書,必須要在硬件方面如尺度、紙質、字體、色彩、排版方面下功夫,而本書正好是一次「書」的示範,查看資料,原來它的美術設計也是由廖偉棠包辦,十分佩服。
 
 
亦正好解釋為甚麼我對另一本沒有獲獎的候選書《鏡頭下的真相——記中國愛滋病實況》如此不以為然。基本上它是一本攝影集,在照片下附以解說,但編輯得何其差劣,所有的照片都好像不經選輯就隨意公式化地,呆板地一幅接一幅排列出來,完全沒有過濾、設計可言,效果和那些刊登大量 PR 式照片的甚麼商會、街坊福利會年刊有何分別?
 
 
Every Picture Tells a Story,照片可以是很具感染力的工具,所以更要貴精不貴多,而且如何去剪裁一張照片,以至印在頁內的比例、位置等等對整本書出來的感覺極關鍵,絕對不是像現時「炒埋一碟」就算,隨手翻開書中一頁,看到其中一張照片是兩個中年女人在某個風景區的合照,標題是:因輸血感染愛滋病毒的李喜閣和孫愛玲在北京上訪時,二人一起商談上訪事宜。再隨便翻到另一頁,有張照片是影到一堆信,標題是:這是高耀潔 2003 年,某一周接到的來信。
 
 
完全摸不著頭腦,刊登這類照片、如此影象有何作用?它們根本沒有提供到文字之外任何額外資料和訊息,當然也完全不能為書的主題帶來一種 mood。其實這本書的主題和內容很有意義和價值,相信亦是它能殺入決選的主要原因,可惜劣等設計令人沒有看下去的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