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片、黑白片                                                                                               2014 9                            

 
 
 
 
許鞍華說近期不時有學院邀請她客串出任電影課程的講師,她叫助理在網上輯錄一些她記憶中十分精彩的電影片段準備在上課時播給學生看,即時印證她的觀點,怎知這些「經典場面」把她嚇一跳,其聲光影之粗糙令她始料不及,和印象中的精美完全是兩回事,放了一陣已很不好意思不得不叫停,將話題轉去別的討論。
       
她猜想這些流傳在網上的經典作品早年經低解象度輾轉相傳,結果變成慘不忍睹的畫面,近年無疑網上已有高清,但假若原件質素差,怎麼高的高清也只不過準確地複製先天已鎖定了的質素,沒法改進。許鞍華不禁奇怪現時年輕一代長時間在電腦「芒」看片,好像甚麼罕有的都可以找到了,但他們究竟看到些甚麼?會不會辜負了很多經典的盛名?
       
其實以前的電影菲林最經不起時間的摧殘,很難妥善保存,溫度濕度不對已可令它發霉發爛,彩色片尤其首當其衝,顏色脫落變淡或被某隻主色侵佔(像變得過紅,或過綠之類),都看得人很不舒服,相比之下黑白菲林的損害程度,起碼因為只得黑和白以及兩者之間的漸進灰色,看來沒有那麼明顯,反有較「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錯覺。
 
 
但我真的不清楚現時看電影的觀眾是怎麼看待黑白片,在我成長的年代黑白電影依然盛行,黑白片對我來說是很理所當然的一種片種,但過去幾十年已絕少導演用黑白色調創作了,或許只剩下有看「藝術電影」那個群體對黑白電影仍有些少情意結,除了經典,最近像 Lars Von Trier 的《反基督》序幕也是用黑白拍攝(我認為是全片至精彩一段)
 
Anitchrist 的黑白序幕
 
至今仍舊堅持黑白影像的數落似乎只剩下匈牙利籍導演 Bela Tarr,不過年前他拍完《都靈之馬》後,已宣布封刀,「黑白電影」相信真的要劃上句號,正式成為歷史名詞了。
 
 
那麼一般的電影觀眾,除了隱約知道電視台深夜有時會播些黑白粵語長片之外,他們可有看過黑白片?也許真的沒有!遠在 1980 Woody Allen 用黑白菲林拍《Manhattan》當時已是逆流而上之盛舉,成為一時話題。他說他心目中的曼哈頓永遠是 Gershwin 的音樂和黑白的影像,只能用黑白菲林拍。Gordon Willis 出色的攝影沒有令 Woody Allen 跌眼鏡,《Manhattan》至今仍是 Woody Allen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之一,但後來呢,仍有主流的黑白電影出現過嗎?
 
Woody Allen 的《Manhattan》(1979)
 
在數碼化之前,彩色電影雖然早已取得絕對的市場佔有率(奧斯卡是哪一年取消分開頒發最佳彩色和黑白攝影、服裝設計及美術指導的呢?),但最大弱點是質素退化得很快,很容易給人「舊」和過時的感覺,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在電視看到八九十年代的港產片,那些顏色真是陳舊得很核突?近年英美推出大量舊電影的 DVD 版,有些彩色片經過復修確實美奐美輪,與一些沒經復修的相比實在差天共地,相反復修和沒經復修的黑白片很多時看落就沒有太大差別,所以說,黑白片其實更耐看,現時電影觀眾對黑白片陌生到有如史前恐龍,我真的替他們感到可惜,像薩耶哲雷和黑澤明最令我難忘從來都是他們的黑白作品,黑澤明將黑白攝影技術推到去前所未有的新高,照目前走勢看是不折不扣後無來者了
 
黑澤明的《用心棒》(1961)
 
薩耶哲雷樸拙的影像有如將人世間多餘的色彩淨化、洗滌,不知原本是甚麼顏色的衣物在陽光(或人工照明)的反射下通通變成眩目的亮白,而印度也許只有在他黑白的攝影下才顯現出傳說中的那份靈性。可惜我始終接受不了他們拍彩色片,像薩耶哲雷的《The Chess Players》和黑澤明的《沒有季節的小墟》均令我大吃一驚,那些顏色實在難看,即使黑澤明後來去到《夢》,色彩無疑已掌握得很精美,但仍是欠了一種「風格化」。
 
Satyajit Ray 的《Charulata》(The Lonely Wife) (1964)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不少一直用黑白菲林的前衛或大師級導演也陸續嘗試用彩色創作,法國新浪潮主將杜魯福、查布洛的彩色片現在重看真的有種很「過時」的感覺,《偷吻》是其中一例,反而高達的《<狂人皮埃多》和《周末》等純從顏色看就已很具強烈的個人風格。
 
                                                                                                                     Visconti 的《The Leopard》(1963)
 
用菲林拍的彩色「藝術電影」給我印象至深刻的順手數來有費里尼的《茱麗葉的幽靈》和《Satyricon》,安東尼奧尼《紅沙漠》和《春光乍洩》、英瑪褒曼《哭泣與細訴》,維斯康提《SENSO》和《氣蓋山河》、KUBRICK2001 太空漫遊》、小林正樹《怪談》..... 現在重看它們的DVD「復修版」,仍然讚嘆曾經拍過如此瑰麗的色彩,但復修始終需要成本、時間和心機,不是每部彩色電影都得到此等級的優待,要把所有的彩色菲林電影復修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幸虧有了數碼拍攝之後,已經「止血」了,理論上數碼色彩是可以 "AS IS" 地永久保存,只會有進一步去推出「加強版」,再也不需要「復修」了。
 
 Fellini 的《Satyricon》(1970)
 
 
 
※ 後按:文章發表後一位朋友提醒近年還有一部很有名氣的黑白片 —— 奧地利導演 Michael Heneke 的《The White Ribbon(2009),另他又提到小津安二郎後期拍的彩色電影,對顏色的運用皆獨具匠心。
 
白絲帶
 
 
《浮草》(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