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味從前 —— 十三妹的傅奇          2011  9          讀書好
 
 
 
在書店看到《犀利女筆 —— 十三妹專欄選》(樊善標編、天地出版)真是驚喜交集,差不多當場尖叫起來,確有着萬水千山的感覺。
 
對大部分年輕甚至年長的讀者來說,十三妹應該是武俠小說中一個女俠的名字,怎會變成作者?但在少數香港人的心目中,作家十三妹一直都是明星、香港報章副刊的傅奇人物,她的文章在很多方面啟蒙了一整代的文人,像黃霑不時都有提到受她的影響,蔡瀾曾以她為原型創作了一部長篇小說《追踪十三妹》,多年前信報專欄作者程逸也曾一連十多天寫他所認識的十三妹其人其事的一些點滴。
 
 
五、六十年代知識份子的聚腳地
我本人在小時候就已聽到父母時常稱讚十三妹在《新生晚報》的專欄、欣賞她「唔俾面」的作風,無論左右派皆不逢迎、不賣賬的骨氣,同時我父母當年也很喜歡讀《新生晚報》另一作者司明的專欄「小塊文章」(今次這個由盧瑋鑾(小思)主編,名為《舊夢須記》的系列遲些也會推出《異鄉猛步 —— 司明專欄選》,很期待),《新生晚報》看來應該是當年很具水準的報章。
 
據說在五、六十年代,香港甚麼行業都左右立場分明,在報界中《新生晚報》立場比較中立,知識份子氣息較濃重,不少有份量的作者都為它撰稿,記得我父母曾經因為它的影評人何觀(即導演張徹)評我當童星演技不好,而甚為生氣(父母的盲點!)。到我大約在中二、中三開始學大人看副刊時,何觀已到邵氏當導演去了,十三妹專欄亦消失,據報章的停刊啓事是說談她不滿編輯擅自改她的稿件,拂袖而去,但這是真正的原因嗎?事隔多年,早已無從稽考了。但畢竟我在《新生晚報》的副刊讀到西西的「《電影與我」》,以及何森的影評,和《中國學生周報》的電影版雙管齊下,培植了我對電影藝術的熱愛。
 
                             1963 年的新生晚報
 
雖然時差令我沒機會看到十三妹最風光時期的作品,我也曾在其他報刊物散看了一些她在後《新生晚報》的文章,包括《中國學生周報》的電影版,及有時用另一筆名石山嵋在《星島晚報》不定期的專欄發表。雖然已不是她的黃金期,卻依然感受到她的敢言及對西方文學/文化潮流的緊貼與敏銳觸角覺,例如她從一位法國女記者深入如火如荼的越戰區而慨嘆於梨華仍局限寫於留美中國知識份子的失落那個小框框,另一篇她又斥罵馬司思聰投機逢迎,到西方公開演。講自己在文革期間如何受逼害,人家聽了心裏反而看你不起,又或她直認看不懂葉維廉剛發表的《現代中國小說的結構》。…… 都是擲地有聲的肺腑之言,說得老套些,對當時的我、甚至日後的我,確有着燈塔指引的作用。她這些零星後期的文章我一一剪下,至今依然存在我的剪貼簿裏,最近亦放了好幾篇一些上我的網站,算是我對她的致敬。
 
我去美國讀書不久,在 1970 年底,有同學告之十三妹逝世的消息,並寄來剪報,方知道她生前最後那幾年生活坎坷,幸虧有《新夜報》的老總關照,在那份以馬經和黃色做賣點的小報寫她最後的專欄,但那是甚麼的內容?今次這本十三妹專書並也沒有收錄,大概都遺失了。
 
 
過去幾年我在網上找到了一個好像是由盧瑋鑾主編的中文大學網站,內裏列出了歷年《中國學生周報》及很多報章副刊的文章題目,包括我中學時投去《中國學生周報》的「影評」,當然也見到十三妹專欄每天發表的文章,可惜「得個睇字」,無法點擊進入細讀內容,是我電腦知識太差,抑或他們尚未完成這項龐大的工程就不得而知了。
 
啟蒙一代文人
所以今回一次過看到十三妹如此多,特別是較早期的文章,實在叫我雀躍不已,而我亦完全沒感失望,沒有不外如是的感覺,從她的文字我更有一額外的收穫,就是從字裏行間看到不少香港五十年代的社會風貌、生活方式、文化氣候 …… 和現時是那麼的不同,另外也隱約了解多些十三妹傳奇的身世,她在越南長大,甚至在印度住過,精通中英法文,二次大戰時亦曾逃難回到中國多處地方生活,其後她母親(父親早已離世)、兩個早已在歐洲成長、工作,甚愛錫她的兄長都幸亦先後逝世,解放後剩下她一個人流落到香港,最初以教鋼琴為生,後因為風濕關節炎令手指不靈,逼得放棄教琴轉而以「賣文」、做「爬格子動物」(她是這樣說自己)過活,是大起大跌,令人唏噓的人生,但她的文字硬淨,從不自怨自憐、反有一股傲氣,更難得即使生活貧困,她依然訂購大量歐美報章雜誌,從最嚴肅的文化刊物,到《費加洛諾報》、《紐約時報》,以至較軟性的  Paris MatchElleMcCal'ls 等,在當年被稱為文化沙漠的香港,想緊貼接歐美的新思潮,不能像現時一按鍵盤就接收到,是要越洋訂閱購,還起碼要等個多月,但就是十三妹的求知慾,使讀者從她的文章知道西方最新的學術和文壇動態,認識她推崇的史學家湯恩比(Toynbee),小說家毛姆、薩岡、Graham Greene …… 還有意識流小說、佛洛依德的心理學、存在主義 …… 確是一道開通西方最新文化的鎖匙,啟蒙了不少有心立志上一層樓的年青人,即使隔了多代,廿一世記的你讀她的文章,依然有收穫,有醒覺。
 
                     十三妹曾經介紹過的法國存在主義大師沙特,和他的終身伴侶 Simone de Beauvoir
 
然而在那個年頭代,在香港,她確是孤獨的,寂寞的個體,她有一篇文章是這樣寫:
 
「我極神往巴黎的那處『地下夜總會』,那種隨便灑落的氣氛。馬上令我想起以前聽母親提及的『拉丁區』的咖啡室情調來。坐在那些簡陋樸素的小桌邊欣賞音樂,較之去坐在甚麼大會堂的音樂廳中,衣冠整齊,煞有介事,也更宜於浸潤於音樂中去才是真的。」
 
當今天甚麼人都可以飛去歐美旅遊購物時,其實十三妹不才是最應該、最有資格坐在巴黎香舍麗樹大道旁的露天咖啡座寫她的稿子嗎?,可惜在物質貧乏的五、六十年代,她不可能有機會去她筆下寫過無數次的歐美國家,唯其有這樣,也就更顯得她才情和文章的難得及珍貴。
 
 
 
請點擊以下連接參閱幾篇《犀利女筆》沒有收錄的十三妹文章:
(1)東西方人寫作比較     (2)皇帝的新衣     (3)又聞馬司聰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