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找布魯塞爾 1982年2月 號外
東交文巷不是北京的名勝。
每天湧到這個中國首都觀光的遊客﹐他們會去遊覽故宮、頤和園、天壇、萬里長城、十三陵﹐甚至博物館、動物園﹐但我相信當中沒有幾個會有興趣去看東交文巷。
大約在兩年前﹐林秀峰曾經在號外寫過一篇北京見聞﹐他在文中特別提到了東交文巷那些極富歐陸色彩的老房子﹐令我十分感到興趣﹐沒有忘記﹐所以上兩個月上北京時﹐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去東郊文巷看看。
不知為什麼﹐除了一些真正屬於古蹟﹐能發人思古幽情之歷史遺物是例外﹐一向以來﹐我對那富東方色彩、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都有一般抗拒性﹐我曾經半開玩笑和朋友們說﹕中國每個城市的旅遊勝地分別都不大﹐不外是一個湖﹐湖中通常有一道橋﹐橋之盡頭有個亭﹐湖之堤岸有間廟﹐廟後之山上有座塔 …… 無論你在西湖、太湖、玄武湖、洞庭湖或其他不怎樣著名的湖都會見到。
無疑﹐這類景色在多數的情況下都是相當可觀﹐足以謀殺港澳同胞不少的菲林﹐佔據了他們相簿裏頭大量的篇幅﹐而我亦得承認﹐它們是有它們的一套美學。
但我從不會因為這些古色古香而激動、狂喜或認同﹐「東方色彩」並不是我所嚮往的形式。相反﹐每當施南生他們講起青島的德國式別墅、鼓浪嶼的地中海情調、或哈爾濱的俄羅斯建建築時﹐我才會悠然神往起來﹐巴不得立刻身在其中。幾年前在上海的時候﹐特意跑去霞飛路找尋以前租界的建築物,看見幽靜的馬路兩旁一幢幢西洋房子﹐殘破不全地屹立著﹐心中竟湧起了一陣他鄉遇故知的開懷和傷感。
今次在北京﹐一個攝氏零度氣溫的早上﹐我拿著照相機從北京飯店往火車站那邊的方向行去﹐不到十分鐘就到了東交文巷﹐那些歐陸的建築還在﹐但以往的風光早已隨著房子的原主消失﹐現在它們已被改裝為政府機關或學校﹐就算現時的大使館亦通通搬到北京市西郊的新發展區域﹐不會擠在這條小街的老房子裏。
當我在東交文巷拍照片的時候﹐我見到一個學生打扮的孩子﹐正對著一間很 art deco 舊屋﹐聚精會神地水彩寫生。至少﹐東交文巷吸引到的﹐不單只是一個我。
然後我返回華僑大廈﹐在酒店大堂我見到一群拿看尼龍背囊﹐穿太空褸的香港青年大聲說話﹐不知為什麼在北京聽到香港遊客肆無忌憚地高聲講廣東話時﹐總是有一種很 vulgar 的感覺﹐原來這群青年正在拿著地圖熱烈討論他們當日下午的行程﹐我知道這些人永遠也不會去東交文巷。
東交文巷不是北京的名勝﹐也真的沒有參觀的必要。
在北京找歐陸﹐只不過是一小撮人本身的毛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