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悼念以前的《號外》—— 讀者來信        1989 8 月       
 
 
 
 
《號外》:
 
《號外》以前的風採躲到哪裏去了?
 
以前的威風、焦積、目中無人已變了質。現在的所謂「焦積」是全要靠 flashy stylish 的圖文脆弱地堆積起來的。以前的 substance 及文化,已被這個搖搖欲墜根基不穩的 fashionable skeleton 所取代。
 
We expect much more from《號外》。mind you,格調,「士 die 佬」及品味是應該建築在實在的內涵上,然後自然地流露出來,而不應支撐全局的。最少,《號外》不應如此,除非《號外》的目標/宗旨是要做一本《流行通訊》派或專研究 design 派的雜誌。
 
 
而且,the way you impose this "cool, stylish, design-oriented lifestyle" on your readers reveals your insecurityYou hang on to it so much that it makes me wonder,「冇料之人至要咁緊張?!」
 
                                                         1983 年 4 月
 
請看看你們現時的內容:Attitude & Style Manual , City SpyNew SocietyClassics, Living by Design , Style Monitor …… 根本就是一本「如何做一個 "in" 人」指南。當然我不會忘記最要命的 Etiquette!我的天,一次是幽默,兩次都 O.K.,三次以上就有點過份。難道你不 expect 你的讀者們懂得搭電梯時不要推人,或下雨時不要粗心地弄濕別人嗎?反觀,以前不會 dwell on visuals & style,而是注重 ideas & spirituality:有陳輝揚的「乜學物學」研究,鄧小宇的尖銳社會探討,李志超的天馬行空,顧西蒙的多愁善感,陳崩的諷剌,和更早一點的胡君毅丘世文 …… 等等等等。當然還有其他很多我不懂 categorize 的很不錯的雜文,但現在都一併消失了。另外,我也很 miss《號外》以前的「癲」—— 為甚麼現在沒有了 Dress to Kill,整整兩版圖文恭喜張之玨,或聖誕時出的一百條戅居過癮問題?
 
                                                     1986 年 12 月
 
再說,你們非常引以為榮的「士 die 佬」,其實好像是硬一點。只以封面為例,以前的就 intriguingdaring imaginative 很多。現在你們只是慣性地每期把一個女明星放進「大頭/半身,望鏡頭」的公式。雖然美指與攝影都很出色,但跳出這個 monotonous 的框框應會更好。
 
又例如,State of the Arts,以前有很多深入的文章討論音樂、電影、戲劇、舞蹈 ……等等。現在你們則會「急急腳」地 report 一下最近發生的藝術 events。這個環節被縮成一個 review / report 是很可惜的。我相信大部份《號外》讀者是會 expect 你們去探討,而不是報告。
 
                                   本月精選 又係魏秋華 (1983 年 10 月)
 
這點更 lead 到最重要的問題 ——《號外》的宗旨。在七八月的「重新釐定使命」裏,周肅磐說「我們抓緊的口號是『刷新城市生活觸覺捕捉世界最新潮流』」無論在字眼或意思上,都意味著很表面,很不深入、很間歇性的意思,甚至是「我們為您介紹現在甚麼最流行」的意思。我明白到雜誌當然有一定的時間性,但只是蜻蜓點水式的介紹一下「最新潮流」似乎過於膚淺一點。況且,只是 overwhelmingly 地報道各地的設計,距離捕捉到世界的文化很遠很遠呢!("design ! design ! design!!!" 好像是《號外》近年的一個口號?!
 
現在看《號外》的感覺是:很空。看完「靚嘢」便甚麼也沒有了。
 
我懷念《號外》以前固執的熱情及真誠。
 
我悼念以前的《號外》。
 
Laur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