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芳的旋律 - 蕭芳芳訪問 —— Patrick          1988 12 月       號 外
 
 
                               攝影:蔣家華         美術指導:Alone Chan
 
「問我仲出唔出鏡?我依家咪出緊鏡囉!」跟著嫣然一笑。電視廣告上久違了的蕭芳芳神氣活現,但私底下芳芳會是個怎樣的人呢?
 
秋日午後的淺水灣道幽靜得可以,燦爛和煦的陽光把周遭潑染得金黃。應門的是芳芳,薄施胭粉的她身後站著兩個天真可愛的娃娃,眼睛閃爍好奇。芳芳介紹說,大點那個是七歲的凱琴,小不點是三歲的雅琴。打過招呼後凱琴似乎有點畏羞,拖著妹妹逕自走開了。芳芳家裏是說國語的,客廳亦放置了不少字畫、雕塑一類東方色彩的裝飾品。原來芳芳和張正甫向來都喜歡收集他們喚作「摩登垃圾」的文物,還有一株早到了的聖誕樹立在客廳一角。芳芳家佈置有點淩亂,但淩亂的來親切,像個家。
 
                              攝影:蔣家華      美術指導:Alone Chan
 
不是是否訓練有素,芳芳的談吐鏗鏘有節,間中夾雜一兩聲清脆笑聲,開朗大方的性格表露無遺。打開話匣子不免又扯到芳芳的演藝生涯上去了,話題雖老,但芳芳仍樂意娓娓道來。
 
「初入電影圈時我只有五歲,那時有齣影片需要位童角,碰巧媽媽有位朋友與導演相熟便介紹我去客串那角色,片子叫《孤星淚》,導演是李化,影片原是電影公司為捧一位演員而開拍的,演員的名字我現在想不起了。」芳芳淡然的說。
 
 
世事就是這般諷刺,每個明星似乎都是偶然。芳芳在《孤星淚》的演出受到賞識,以後大家需要童角都愛找這個精乖伶俐的小女孩。初涉影壇,芳芳興高彩烈,覺得拍片很有趣,因為一拍片就不用做家課。那個小孩子沒有這樣的夢想?芳芳的父親在她三歲時過了身,家境自然不大好,所以漸漸地芳芳的演藝活動就不再是遊戲,而成為家裏主要的收入來源。好玩的小女孩并不覺辛酸,一直到芳芳十五六歲時,她開始懂事了。
 
「當我見到其他孩子可以上學,可以嬉玩,可以過著正常生活時,而自己卻要困在片場拍片,我開始覺得有點不妥當了。
 
芳芳會對那段日子感到遺憾嗎?
 
「遺憾?我想不會。假如能夠作出選擇,當然我會選擇過些正常的生活,但一個正常孩子的生活實在也很刻板的,每天都是上學,回家,做功課,有時也真悶人的。比較起來,我那時過的生活就多姿多彩了,可以四處拍戲,甚至夜總會也去過,在閱歷和人生經驗上都比較其他孩子豐富。到目前我仍然認為是得多於失的,至少現時是這樣看法。」芳芳有點猶疑地說。
 
                                                                                   1957 年與張小燕合照
 
童角是最不耐演的,年紀漸長,要維持演藝生命,芳芳就要另謀出路了。
 
「童星到了某個階段,大約是七八歲得時候就是所謂的尷尬年齡了,不知為何人們對七八歲到十五六歲的孩子就是提不起興趣,幸好當時我轉了演粵語片,在這之前我一直都是演國語片的,而武俠小說的興起也為我開了一條新戲路。
 
芳芳第一齣的粵語片便是於那時拍的,片名叫《云娘》,是任劍輝與白雪仙首次合作演出,芳芳在片中飾演任白得女兒。芳芳記得這齣悲情片裏,她要邊唱邊哭非常吃力。在那段日子,尷尬年齡的芳芳尚未大紅大紫,所以她頂多是曹達華、于素秋的師妹或晚輩而已。到了十五、歲時,芳芳開始成為師姐,担正演出了。
 
 
芳芳笑著說:「那時第一次演少女,和胡楓合作拍了一齣少女片,片名叫《少女心》。。」這刻,我又見到芳芳眼眸裏那麼久違的異采。
 
除了胡楓,芳芳與很多紅極一時的小生都合作演出過,不知道她對哪一位印象最深呢?
 
「這要算胡楓了,那時我們一羣姐仔最喜歡和胡楓合作,因為他最喜歡開玩笑。我對他印象最深刻是由於他是唯一一個在我們一羣晚輩,或者如他所說「細路女」面前不說粗話的人,以前在片場的人任你是誰也不會在你面前避忌說粗話,我們當時是以一個人會否在你面前說粗話來判別他的好壞,因為胡楓不說粗話,所以大家就都覺得他很好了。」提起昔日趣事,芳芳笑得攏不過咀來。
 
但我所關心的卻是,難道純情小生如曾江、呂奇等人會是「粗口王」嗎?
 
「他們當然說,而且說得很厲害,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是好人,只不過當時我們這羣晚輩就害怕與他們交談罷了。我們只敢與斯斯文文的人說話。」
 
 
除了時裝文藝片,芳芳也拍過不少古裝武俠片和動作片,而面對如石堅、袁小田等大惡人,一個弱質女流如何招架?
 
「小時候,因為媽媽很喜歡京劇,我曾跟隨粉菊花、祁彩芬習北派,想不到以後竟有用武之地。那時的武打要求不似今日嚴格,只要功架漂亮便行,所以拍武打片時我亦識紮識打,不難應付,但若遇上石堅叔般高手就慘了,堅叔有底子隨時會打出新招,因此大家都害怕和堅叔交手。」芳芳說話時似乎尤有餘悸。
 
武完可以再舞,芳芳的阿哥哥女郎形象深入民心,究竟她是如何建立這個形象呢?
 
「我們那時不似現在會有形象設計這回事,只不過是莫名奇妙的突然興起歌舞片,於是大家便要載歌載舞,其實我最討厭唱歌,但潮流所趨唯有人唱我唱,有時今日去學,明天就要識唱。跳舞,我就較為喜歡,自己也曾學過芭蕾舞、現代舞等。至於阿哥哥女郎的形象,其實我只是拍過一齣叫《我愛阿哥哥》的片子,片中又是與胡楓演對手戲,更大跳阿哥哥,可能因為這齣是彩色片和用大銀幕放映,所以大家會有較深刻的印象吧!」
 
 
有段日子,芳芳、陳寶珠、王愛明、薛家燕、沈芝華、馮寶寶、馮素波七位當時得令的女星結成了哄動一時的影壇七公主,事情的經過究竟是怎樣?
 
「其實七公主是由馮寶寶的母親發起的,大家覺得很有趣,就一起結拜了,當然這也有宣傳的成份。結拜後,起初大家每個月都有天聚在一起聯絡一下感情,接見新聞界,但到後來我們覺得活動變了質,成為純粹宣傳,不再好玩,漸漸少有聚頭了,七公主這個稱號也就淡出了。」芳芳說。
 
年青人心高氣傲,在薄有知名度後,芳芳有沒有與其他女星一較下的心理?
 
芳芳坦然說「這個當然會有,但在我來說卻不甚厲害。
 
相信年長的讀者會記得昔日珠迷、芳迷相爭的激況,芳芳對此有甚麼看法呢?
 
芳芳認為:「那時的女影迷大多是青年人,因為社會風氣保守,不能公然的迷上某一個男明星,大家都要故作矜持。英文學校的書院妹可能比較幸福,像 Maryknoll 的女孩子便可以對著 Elvis Presley 喧嘩大叫,但被長輩見到也會教訓幾句的,所以當寶珠女扮男裝,以美少年的形象出現時,寂寞已久的女影迷就得到了發洩對象,我想就是這種情況而導至當時瘋狂的影迷潮,而我和寶珠做對手戲又多是演她的女朋友,這樣就遭殃了,寶珠迷見到心愛的偶像和其他女孩子混在一起,不義憤填胸才怪。」
 
據芳芳說,那時有些影迷更瘋狂到買通片場的看更潛入片場,一見到芳芳出現便擁上去要芳芳簽名、拍照,但其中卻有些不懷好意的敵對派系,芳芳就碰過影迷取到她的簽名後,當場撕毁,有時被影迷簇擁一輪後更莫名其妙的被人捏抓損傷。
 
以芳芳當日的名聲,自然會有不少的護花使者,芳迷們豈能眼白白見偶像遭人欺侮。所以芳迷、珠迷就時常大打出手了,有時珠迷會在有芳芳影片上映的戲院埋伏伺機搗亂一番,而芳芳迷亦會以牙還牙,奮起還擊。有些受了委屈的影迷更會透過影友會向芳芳投訴。一個廿歲不到的年青人,竟受到萬千影迷這般瘋狂的擁戴,芳芳的感覺會怎樣?是興奮還是煩惱呢?
 
「興奮?當然不會,還被他們糟躓得不夠嗎?現在想來,他們這樣做實在太傻了,打來打去,不獨自己吃苦頭,還把我和寶珠拖下水,給人又抓又捏。其實也是難怪的,那時的年青人沒有演唱會,不搞這些,哪來興頭。」雖是這樣說,被崇拜的日子始終是值得懷念的,從芳芳津津道來的表情就看得出來了。
 
                             攝影:蔣家華      美術指導:Alone Chan
 
正在這紅透半邊天的時候,芳芳竟然急流勇退,獨個走到美國留學。
 
「急流勇退只是媒介的形容,其實當時我已在電影圈悶透了,我在十三歲時已開始說要走,怎知一直到十九歲時才能脫身,因為要儲足四年費用,四年留學並且支持家庭的費用,我唯有拍了一大堆自己不甚滿意的片子,另外又要四出登台,好不容易儲够了錢,便三步併作兩步的飛去美國。在美國留學的四年,無牽無掛,自由自在,是我一生人最快樂的日子。」芳芳昔日毅然拋下輝煌成就,隻身負笈外邦的豪氣又現眼前。
 
其實芳芳並沒有受過多少的正規教育,她只讀數月小學便輟學投身影圈了,不過芳芳至今仍然感激媽媽一直沒有疏忽她的教育,為她請來最好的中英文家庭教師,芳芳的教育得以繼續,終於芳芳考入美國新澤西州的西東大學,修讀傳理系,芳芳表示因為自己根基不足,所以才修讀老本行,事實證明芳芳的選擇是對的。
 
 
四年後芳芳挾著傳理系學士的名銜歸來,投身無線電視負責幕後工作。當時,與芳芳共事的蔡和平、鐘景輝、梁淑怡等人,今天大家都成為名電視人了。那時負責過一個叫《芳芳眼中的銀幕前後》的節目,反應也不錯。芳芳在無線工作一年後,又復出拍戲了。芳芳原是希望賺多些錢再回美國讀書的,但拍下去芳芳卻打消了念頭,再專心幕前發展。那時潮流興拍國語片,芳芳也不例外地拍了連串國語片。芳芳較為喜歡的一齣作品是《女朋友》,導演是白景瑞,合作的還有林青霞、秦祥林。拍完國語片後,芳芳就到了台灣,嫁給秦祥林,開始她第一段婚姻,三個月後芳芳和秦祥林分開了。
 
這次短暫的婚姻,芳芳會有什麽解釋呢?
 
芳芳想了想說:「我唯一可以說的就是,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犯錯,大家如果性格不夾,早點分開是比較好的。」開朗坦率的芳芳此刻也有點支吾。
 
                                                                 林亞珍
 
再回到香港,新派粵語片興起,芳芳街拍了《跳灰》,片中戲份雖不重,但芳芳的演技卻大受好評。然後芳芳再入無線,與陳家蓀合作,簽拍了十三集《點只咁簡單》,芳芳戴上苳菇頭,披上鬆身恤衫,架著近視鏡,為節目塑造了一個家傳戶曉的喜劇形象——林亞珍。隨後芳芳更自己創立了「高韻」電影有限公司,並推出了三部電影。三部電影的票房也不錯,除了一、二集《林亞珍》外,芳芳最喜歡的就是那齣《撞到正》。《撞到正》由許鞍華執導,是齣黑色喜劇。
 
                                                                    撞到正
 
「我在片中扮一個二幫花旦,而劉天蘭則扮女鬼,那時大家都叫天蘭做 professional 女鬼。」提到拍片趣事,芳芳差點笑得掉下淚來。
 
大概在這時,芳芳與張正甫結婚,並誕下長女凱琴,息影了好一段日子才復出拍片。
 
 
最近芳芳又憑《不是冤家不聚頭》取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獎項。然而芳芳的語調像是若無其事。「我想假如我能早十多年得這個獎必定會雀躍不已,當然現在我也很高興但看淡得多了。」
 
芳芳從影以來拍過不下數十齣電影,但她卻表示從未有齣片是她能引以為榮的,那麼芳芳可有想到拍一部真正的傳世之作,然後才收山呢?
 
「我以往也曾有過這樣的野心,但現在我已沒有這念頭了。自從嫁了給張正甫,有了孩子後,我已不太著重拍電影了。」看來,芳芳現在專注的就只有家庭生活吧。
 
說到家庭,自不然想起芳芳和張正甫的一段姻緣。原來竟是胡菊人這個風牛馬不相及的文化人間接撮合他倆得,話說有趟胡菊人請客,芳芳和張正甫都是座上客,由於兩人都是傳播界名人,互相亦仰慕已久,便成了朋友,但仍只是普通交情而已。直至有天芳芳在街上遇見張正甫,張正甫那時急於找車,碰巧芳芳駕著車,便載他一程,誰知半路上那部老爺車竟然拋錨,害得張正甫兩頭不到岸,不過張正甫不但不生氣而且約芳芳聽音樂會,之後便是段美滿良緣了。
 
 
芳芳與張正甫結婚有了長女凱琴後,便結束了電影公司,一心一意地相夫教子。後來張正甫被調到澳洲,芳芳夫唱婦隨,一家人也就搬到了澳洲去了。到兩年前,姜大衛以友情打動芳芳,說服了芳芳復出拍《不是冤家不碰頭》。芳芳那時原已準備回港探媽媽,所以因利成便回港拍了這部戲,並以此片取得了最佳女主角。
 
以芳芳這樣一個放洋受高深教育又曾經叱咤一時的女藝人,經過廿載絢爛的演藝生涯後會否就此甘於平淡,繼續的家庭主婦下去呢?
 
芳芳認真地說:「我覺得照顧孩子是最要緊的工作,有些專家說零歲到六歲的孩子最重要人照顧,因為那段時間就是一生人的塑模期,孩子以後的性格、情感都在那時打基礎,所以在這段時期內,我會儘量的伴著她們,等她們年長些,有了自己的朋友,我可以鬆口氣時或者會再出來拍片。」
 
                                 攝影:蔣家華      美術指導:Alone Chan
 
芳芳在文首所述的廣告中,說了句給我深刻印象的話,那句話大意是芳芳小時候一個人留在家中時常一直祈禱等待媽媽回家,孤苦伶仃的怪可憐。芳芳現在對家庭生活的熱愛是否受到自己幼時遭遇的影響呢?
 
「我記得在兩三歲時,爸爸過了身,媽媽要出來工作,留下我一人在家中,我只好跪下來祈禱直到媽媽晚上回來。我相信每個小孩子都喜歡常伴爸媽身傍的。像我那樣的一個小孩子,在電影圈長大,在身心、感情上都會有點不平衡,因為接觸的都是成年人,缺乏同年紀的友伴,就錯失了感情的正常發展,所見所聞多是人性險惡的一面,失去小孩子對世界美好的憧憬和幻想,進一步就會很易失去對他人對自己的信心,年長後要很吃力的才能克服。所以現在我和丈夫都希望盡可能讓孩子過正常的生活。」芳芳說的語氣不無辛酸。
 
和昔日七公主的友伴比較起來,芳芳現在的成就和家庭可算是挺完美的了。芳芳對此有何感想呢?
 
「我覺得自己確是十分幸運,這些年來我渴望的正常家庭生活都得到,目前可說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芳芳徐徐道出了心聲。
 
三歲的雅琴不知何時又鑽了出來,白胖的蛋臉掛著天真的笑容,一下子爬到沙發上,攝影師用蹩腳的國語逗她說話,雅琴有一搭沒一搭的回著話,小妮子細看下頗有媽媽當年初上銀幕的精靈神采,但她可知道芳芳在她那個年紀還在祈禱等待母親回家呢?幸福有時是生來的。
 
                攝影:蔣家華      美術指導:Alone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