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a 布烈遜 —— 練海棠           1985 4 月        號 外
 
 
                                    Robert Bresson (1901-1999)
 
香港人天生最擅長抄襲﹐東抄抄、西抄抄﹐扯雜成軍﹐幾乎所有事物都可以找到 footnote。這樣 peculiar 而又有趣的城市實在十分罕見﹐比較起日本﹐香港又別樹一格。這種抄襲天性的 manifestation 隨處可見:尖沙咀加連威老道倣 Dupont 的平價原子筆;山林道的 Polo 運動恤;赤柱、九龍城獅子石道的 ValentinoGiorgio Armani 牛仔褲;Louis VuittonGucci 皮袋更是通街通巷都有。香港除了是 shoppers' paradise 之外﹐更加是 imitator's paradise
 
 
香港沒有它本身獨特的一套文化體系﹐是以一直以來﹐我們都在 imitate 別人﹐久而久之﹐抄襲、模仿、copy 都變得很理所當然﹐沒有人覺得需要提出疑問。
 
我們一向 imitate 的方向﹐與及對象都是 multi-national 的﹐不受國界、種族﹐或者個別獨特的地理環境所限制。看的是美國荷里活、中國大陸、台灣、日本、歐陸的電影﹐聽的音樂也是這些地方的音樂﹐看的書籍﹐報刊大抵也離不了這些範圍。所以我們的 manner、習慣、嗜好、生活方式都由這些形態各異的 culture 塑造成形。
 
 
不過﹐在眾多文化之中﹐無可否認﹐美國文化一向給我們的影響都較大。我唸中學時聽收音機播音﹐便一天到晚都是聽 Bee GeesCCRJohn DenverAmerican's top 40﹐可口可樂從流行曲改過來的廣告歌(I'd Like to Teach the World to Sing Hello Summertime);我同班的女同學小息時則看《Valley of the Dolls》看得津津有味;同學們談話之間總加上一兩句 American slang﹐有些更加誇張得開口埋口都 hey manwhat's up;臨近畢業時大夥兒還聚在一起討論入那一間 state U﹐東岸還是西岸。日子有功﹐美國文化流傳日廣﹐深入民心﹐於是又很多 vulgar 的美國品味 / manners / 態度也被人誤以為 fashionable 而照單全收。例如不停咬香口膠;行路印身印勢;講說話喜歡以大動作輔助;兩人對話不到兩三句就互相呼喝﹐兩不相讓﹐越 hysterical 越得戚(十足美國 melodrama);煞有介事的表情 / exclamation,聽對方講說話得一半時已經頻呼 Oh My GodJesus Christ;無中生有﹐唯恐天下不亂。
 
 
Fortunately﹐這幾年歐陸比較 subtle 的品味﹐生活習慣﹐manner 也漸漸有在本地擡頭的趨勢。由於這種歐陸風範以沉實、平靜為主﹐絕不霸道﹐再加上日子尚淺﹐所以一時間仍然難與美國化的 vulgarity 抗衡﹐但希望還是有的。我周圍的朋友一向都 feel sick of 美國的 loudness﹐膚淺﹐不甘隨波逐流﹐不屑去 imitate。如今﹐終於出現了一套生活方式 / manners worth imitating 的﹐於是一切都好像可以放心下來了。
 
Thanks to 每年的電影節與及 Studio One ﹐它們 import 了大量的歐陸電影(法國的、意大利的、德國的)。而這些電影大都是平靜﹐著重 contemplation﹐生活細節與及人與人之間 delicate 的感情關係。這股歐陸電影潮流日益 accumulate 而漸次成為一股影響力﹐imitators 越來越多。他們強調低調、陰柔、斯文、沉靜、有禮、溫柔、sweetromantic。我記得有一次我與朋友談起這個現象﹐討論該怎樣去 categorize 這類人時﹐朋友忽然說:「你說他們是不是很布烈遜?」
 
                                                                                                                Pickpocket (1959)
 
他們真的很布烈遜。他們的表情、語氣、動作、態度、與別人的關係都很冷冷然﹐沒有什麼大起大跌﹐也不會怎樣衝動。與朋友交談時往往默默思索上大半天﹐然後小心翼翼的去答對方的問題﹐頗有哲人的風範;從不大動作﹐不作誇張表情﹐不口沫橫飛。一群人坐在咖啡室談話﹐一個個雕像似的﹐活脫脫像布烈遜電影裏面的情景。
 
                                                                                                           L'Argent (1983)
 
一般美式朋友的 gesture 是熱情的﹐大動作的﹐務求一下子把對方的感情都抖出來:大力握手﹐熱烈拍對方肩膊﹐或者好像黑人的 clapping gestures﹐活潑生動﹐然後把自己一切要說的話大聲 proclaim 出來﹐也渴望別人如此﹐幾個人在一起談話就有如上一個 session psycho-therapy。但布烈遜式卻剛好相反﹐淡如止水﹐不怎樣流露感情﹐你喜歡就講﹐不喜歡的就不說好了﹐沒有壓力﹐冷淡﹐也許 you can term it 冷酷。Silence is golden。再見時只輕輕的說一聲 ciao
 
                                                                                                Une Femme Douce (1969)
 
在愛情方面這類人也很徹底的布烈遜﹐永遠都好像是可有可無。沒有要生要死﹐先死而後已的激情。兩個人走在一起﹐就算是手拖著手也 deliver 不到一種親密的感覺出來﹐各自都似乎被另一樣很遙遠的事物 preoccupied 了﹐態度很 seclusive﹐唯我獨尊﹐一切感情都保護得很週全﹐很 intact。有時他們甚至也不知道那是否戀愛。
 
                                                                                                            Mouchette (1967)
 
Anywaybehave 布烈遜依然是小圈子﹐是一些較為 conscious 生活態度與 individuality 的人的抄襲方向。美國文化 / 品味﹐supplemented by 日本風潮﹐還是本地年青一輩的主流。對布烈遜生活態度﹐或者其他 European manners﹐我們其實都很渴望有朝一日它們能夠發揚光大﹐成為群眾 imitate 的目標。香港這個城市真是越來越嘈吵﹐熱鬧了﹐給它添點沉靜與冷淡的 elements。不是更好嗎?at leastthis city can look a little bit more cultiv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