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系列: 倫敦的地下 —— 西西           circa 1967         快 報

 

 

                                                                         西西在《縫熊志》刋出之近照

 
 
小宇按﹕感謝西西在資料貧乏的六十年代為我們介紹當時最時興的西方文化思潮。
 
 
倫敦怎會成了一切時裝、文藝的中心呢﹖那就要數「地下」的功勞了﹐「地下」怎麼會忽然變出來的呢﹖那就要打從一群詩人們說起了。
 
                                                                                                              Royal  Albert  Hall
 
 
一九六五年的六月十一日﹐是一個漂亮的晚上﹐倫敦的阿爾拔會堂舉行一次世界詩人朗誦大會﹐會堂裡擠了七千人。事後﹐知識份子﹐文化人﹐藝術家都覺得倫敦的藝術氣氛不壞呀﹐群眾很可愛呀﹐於是那些前衛的藝術先知們就開始推動地下篷車的輪了。因為紐約已經有了「地下」﹐巴黎又有了「事件」﹐倫敦要是沒有﹐十分沒有面子。
 
                                                              Indica  Bookshop  and  Gallery
 
於是﹐有兩個人開了兩間店﹐都叫《英迪卡》﹐是先兆﹐指示的意思﹐一間是書店﹐一個是畫廊。賣的書本﹐展覽的畫都是最新最第一線的﹐而且﹐書店和畫廊都隨時可以用來作朗誦會所﹐或舉行音樂會﹐放電影﹐為了把整個倫敦在做什麼﹐整個世界在做什麼告訴大家。他們出了一份﹐《國際時報》﹐簡稱《它》。這份報紙創刊號出版﹐來慶祝赴會的人才多哩﹐不管是愛文學的﹐音樂的﹐時裝的﹐一切的﹐都來了。安東尼奧尼和蒙妮卡維蒂也在擠呀擠。(要不是和地下這麼有交往﹐安東尼奧尼那裡拍得出《春光乍洩》。)
 
 
「地下」要做的是什麼呢﹖他們的口號就是「全面探索」。以前﹐文藝總是各自為政的﹐音樂的不理時裝﹐芭蕾舞的不理流行音樂﹐但現在是匯了一個大主流了﹐把所有支流合起來﹐全面地流過去。「地下」是使人興奮的﹐因為他們都是青年人﹐而且重要的是﹐這已經不是頹廢的一代他們是樂觀的。紐約的「地下」以電影為主﹐但倫敦是全面的﹐今日﹐倫敦已是文化的中心了。現在的藝術家要去的地方已經不是巴黎﹐意大利﹐而是我們如此嚮往的倫敦。
 

                                                                                               電影《春光乍洩》(Blow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