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系列:震動世界樂壇的安德森之歌                                         1957 11                 國際電影

 
 
 
小宇按:我上載這篇文是慨嘆如果現今 (2014)有一位黑人女低音來港獻唱,即使免費,有可能會坐滿整個足球場嗎?在五十年代香港的文化藝術活動貧乏,但當時的香港人似乎反而更努力抓緊及珍惜每個機會去吸收難得外來的正统文藝表演,在此我謹向差不多六十年前在大球場那萬多名香港觀眾致以崇高敬意。 
 
 
                                               
 
黑人低音瑪麗亞·安德森(Marian Anderson 1897-1993),最近在香港足球場瘋魔了數以萬計的音樂愛好者,從我們的記憶中,這位黑人音樂家是訪問香港藝術家中最受歡迎,最受愛戴的一個。這證明了人類無論膚色,種族,信仰如何不同,只要你能努力,總是會被人敬仰的。
 
瑪麗亞·安德森,膚色漆黑,高頭大馬,看來就好像美國電影裡的黑人女傭,一點沒有了不起的地方。但當你坐下來面對面和她談話時,你就會發現她的兩眼灼灼有光,態度穩重,說話時很有自信心,而又不顯得驕傲。
 
瑪麗亞安德森這次來遠東,作巡迴獻唱,是應美國國務院之邀,與美國國家戲劇學院的贊助作非官方音樂親善大使。她在香港唱了二次,第一次在皇后戲院,第二次在香港足球場,聽眾萬餘,是香港空前未有的場面。當她唱〈聖母頌〉一曲時,天色已暮,紅霞滿天,掌聲如雷,聽眾就好像吸鐵石似的,吸在座位上不願離場。瑪麗亞安德森訪問香港後,將轉道前往菲律濱、越南、星加坡、馬來亞、印尼、泰國、緬甸、錫蘭、巴基斯坦等國演唱。
 
 
瑪麗亞安德森出身貧苦,年幼時要替鄰家擦地板補貼家用,買一隻三元四角的小提琴要積年累月的苦工,現在她每年的收入達六百萬美金左右,由此可知她踏上成功之路是如何的艱苦。
 
已故的樂隊指揮托斯卡尼尼曾這樣贊美她:「她的歌聲是百年難得一聞。」安德森希望能證明美國黑人不但在爵士音樂方面有偉大的貢獻,即使在古典音樂方面也有相當的成就。
 
她鄭重的聲明,這並不是她看不起爵士音樂,相反的,她認為爵士音樂方面,有極優良的音樂家。
 
當筆者詢問她的成功秘訣時,她說:只有天才,而不用功學習,沒有良好的教師是不會成大器的。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歌唱家,是要準備犧牲很多的東西,例如時時看電影,應酬都會影響你的心理。
 
一位歌唱家,除了須要埋頭練習外,學習各國語言,也是極重要的課程。瑪麗亞安德森能夠懂得六國語言其中包括芬蘭文與瑞典文,這是她早年遊歷北歐各國演唱時學習的。最後,她說:最重要的是能傳達歌的情感。
 
 
瑪麗亞安德森不但是當世低音歌后,而且對於消除美國種族歧視亦有很大的貢獻。美國首都戲劇戲院(Metropolitan Opera House)在過去只有白人在那裡演唱,後來該戲院慕安德森之名請這位黑人上台演唱,居然極受聽眾歡迎,此風一開,黑人在首都劇院就不再受歧視。目下在該院演唱就有一位黑人男中音,他的名字叫做麥克佛林(McFerrin)。
 
瑪麗亞安德森對於自己的成名,並不認為是像一場好夢。她從小就愛好音樂;六歲的時候已經在費城的一個教堂裡唱贊美詩。八歲她已被譽為「兒童低音」。她說:「我一直很努力,一直耐性地等待,我知道終有一天會成功的。」她說這幾句話時,不但一點也沒有驕傲的神氣,而且給人的印象是敦厚,坦白。
 
最後筆者還要重新申述一遍:一個人,不論他(她)膚色,種族,信仰如何不同,只要肯努力,是沒有不成功的。
 
 
 
 
 
相關參考:Marian Anderson 唱舒伯特的名曲〈聖母頌〉(Ave Maria) ( YouTube)           在优酷的同一片段(優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