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韻文的小花園                                                          2014 5                陳韻文小說集《小心》序  

 

 

 

  

 
2013 年春天一個下午在藝術中心的咖啡座,再次見到陳韻文確是有著萬水千山的感受。
 
對上一次是在什麼年代見面的?如無記錯,我和陳韻文來往得最密切應該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那時《號外》剛起飛,我們幾個創辦人在文化圈忽然之間竟變得人氣高企,而那邊廂陳韻文構思的一連串電視劇、單元劇、處境喜劇等等的創新,為本地的電視史寫下新的一頁,在此種機緣巧合下,我們亦一拍即合,開始了岑建勳筆下那些不知是令人羨慕抑或生畏的「電話聊天」。要知道此類非一般的電話聊天的通話時間不是以分鐘為單位,而是以小時計的!當年陳韻文和亦舒電話聊天的耐力可以說是叮噹馬頭,也不記得我有沒有曾經聽到睡著覺,醒來陳韻文仍然在電話另一端,而我竟還能夠「補飛」,胡亂作個回應繼續通話 (一笑)!說實的,我真是不明白我們何來那麼多話題,可以無間斷的進行馬拉松通話?我是否應向陳韻文,還有亦舒索償在這些電話聊天浪費的寶貴青春?
 
2013年春攝於香港。左起: 楊凡,文麗賢,張敏儀,陳韻文,鄧小宇
 
上世紀七十年代確是一個鬧哄哄的時代,亦是香港「才女界」的全盛期,一下子出現了一大批星級才女,除了全職寫作的,還有業餘的、為興趣的、為出風頭的、為埋堆的、為自抬身價的 …… 林林種種,由「才女」執筆的專欄充斥了各大雜誌及報章副刊,而陳韻文戴上了 TVB 創作部天之嬌女的光環,玩票性質間中寫寫小說、專欄更是星級的明星才女了。
 
對於我們這些 old timers 來說好像是一瞬間的往事原來已相隔了幾十年,電視之後陳韻文經歷過她的電影劇本創作階段,之後從香港的文化界(或乾脆說從香港)消失了一段很長的日子,移居去了馬來西亞、法國、加拿大等地,到了今年,不單止一聲不響回歸老家香港,還快將推出她的短篇小說集,確是給她殺個措手不及,也令等了她出山多年的粉絲喜出望外,在我仍未調節好她在我心目中的新定位之際,難得她竟邀請我替她寫序,除了必然的受寵若驚,也真的叫我一時間不知從何下筆。
 
                                                 陳韻文2013年春天於巴黎 (張敏儀攝)
 
要我重新向讀者「介紹」她,講她過往作品如何成功,成就如何驕人 …… 總是有點怪怪的,陳韻文在本地流行文化史上的名氣和地位,不應該已屬「基本常識」,一般稍為關心本地文化的人都必然知道的嗎?我還要作什麼介紹?但最近陳韻文在港期間有一次和幾個仰慕她的年輕文化影藝界朋友會面,她提到當年三蘇如何呵護她、提攜她,沒想到我們也以為同樣已屬「基本常識」的「三蘇」,新一代的文化青年原來聽到未聽過,原來代溝絕對存在,是我們無法不去面對的事實。
 
或許我可否嘗試撇開「陳韻文」這個名字所背負的歷史包袱,不去理會作者是何方神聖,純粹以「作品」為單元的角度去讀這本短篇小說集《小心》,會不會也有所收獲呢?
 
在陳韻文寫作生涯無數的創作中,如果以量計,這收錄四個短篇的《小心》可以看成是她一個私人小花園,前三篇〈不見郎騎白馬來〉、〈我們跳舞去〉、〈玻璃裡外〉篇幅較短,可以當成是前菜,三部都是她早年的作品,她創作的時候相信做夢都想不到會在幾十年後「出土」,而且在她當年的不自覺中原來已為未來的讀者劃出一連串似曾相識但確實是早已消失的香港風情。第一個短篇〈不見郎騎白馬來〉集中描繪一個晚上,一個年輕中產婦人陪丈夫出外去應酬泛起的一絲漣漪,陳韻文將故事中主要場景設置在當年顯赫一時一間名為「梨花園」的高級韓國餐廳,那種非凡氣派,異國風情令這個短篇倍添綺麗氣息。陳韻文小說的取景往往都別出心裁,〈玻璃裡外〉的主場 ── 那間小型公司的辦公室不是在一般的商業大廈,而是選在曾經位於中環黃金地段的希爾頓酒店的商場內,感覺就馬上變得不一樣,而〈我們跳舞去〉更有如一次七十年代消費熱點導賞,任職航空公司,在機場上班的女主角,一次舞會 (一項早已絕跡的社交活動) 結識了書中一直沒有交代名字的男士,之後接踵而來的約會帶讀者遊遍了皇后碼頭、天星小輪、法式餐廳 Au Trou Normand、海運大廈的精品雜架攤「美廉市場」、半島的 L'apperatif 酒吧和 The Scene 的士高 …… 還有他們的汽車在「楠道」飛馳!相信已沒有多少人知道楠道在哪裡吧?原來它是現時公主道的前身呢;時間、空間都在〈我們跳舞去〉凝住了。
 
 
陳韻文除了寫作,也曾在多個電台任 DJ,她熱愛音樂,尤其是爵士樂曲,在她的作品中永遠找到她為她故事度身訂造的精彩配樂,像〈不見郎騎白馬來〉裡面 Miles Davis 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不但點題,也在女主角抉擇時刻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我們跳舞去〉提到 Feeling Good Nina Simone Jimmy Smith 各自的版本,而 Summertime 就在〈玻璃裡外〉出場,收錄在這短篇小說集最後的〈小心〉,背景是社會上的草根低下階層,但她居然巧妙地用上一首葡萄牙 Fado,而故事中一個有家底的老太太 (從沒正式出場) 和她有點神經質的孫女兒又竟有著 Cole Porter 著名的 Miss Otis Regrets 的影子,確是令人折服,也費盡心思了。
 
陳韻文一向以編寫劇本馳名,她的編劇才華在主打的〈小心〉亦盡顯光芒,它是四個短篇中篇幅最長,差不多等同一個中篇,讀落竟有如一部驚慄電影的劇本,人物眾多,「劇情」曲折,陳韻文離港多年,應該對香港的現實環境生疏了吧,加上她本身的「中產」身份,她是如何構思出小說中那對靠「揸車搵食」的低下層夫婦涉及中港兩地的離奇荒誕遭遇?整篇小說個個「角色」都栩栩如生得簡直像從文字中跳出來,又各有特色,而且不乏陳韻文獨有的 touch,相信一般的作者都不會在這種題材的小說插入一個葡籍老頭吧,另外,女主角還有一個孖生兄長,更暗筆隱晦帶出兄妹各有一段同性戀情 …… 這些看似無關的小支線不但豐富了故事的紋理,亦盡顯陳韻文獨有的神韻。
 
編劇的強項通常是在情節的鋪排和角色的塑造,文字反屬次要,今次這四篇小說讓我們見識到陳韻文在文字上的功力,,不但洗煉、精確、優美,很多時其活潑、辛辣、俏皮和遣詞用字之別出心裁更看得人如沐春風,像〈玻璃裡外〉那外籍女主角的藍眼睛,陳韻文用不同的筆法描繪了十多次,不單是文字技巧示範,更反映出女主角當時的情緒和心理狀況,那就是高手出招了。
 
書中的絕妙精句多不勝數,順手拈來像買領帶是「方便工於心計的女人『拋磚引玉』,又或『禮尚往來』……」、「太造作的女人令我反感,太『文明』的男人不惹我愛 ……」、「廊中壯年男人在趕生活,老頭有他的時間 ……」又或者「這地方太小了,誰都會踩在誰的腳上 …………
 
不都和 …… 咱的祖師奶奶不遑多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