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uals —— 陳冠中 1983 年 3 月 號 外
①名字可能是 Armani 或其他你我都未聽過的﹐名字甚至錢在這裏並非最重要 (當然﹐有就好過冇)﹐重要的是態度﹐是你對自己身上衣服的態度﹐及穿了上身後對自己的感覺。你要喜歡你的新衣﹐或者新配搭﹐你要覺得舒服、鬆馳。你不會因為新衣或新配搭而坐立過份謹慎﹐你不會回家第一件事就換上舊衣。
名字可能是 Armani﹐可能不是﹐只不過大約從七五年開始﹐我們感覺到許多趣味相投的設計師﹐製造了我們正想要的衣服﹕毫不馬虎的 casuals。
②「號外」創辦不久﹐我們的好友兼作者大衛就叫我寫一篇文章﹐推廣 casual 生活態度。大衛認為香港人不懂 casual 真諦﹐要嘛過分隆重其事﹐要嘛闊佬懶理。
的確﹐若叫狄波拉去介紹 Armani 或蘭桂坊的一九九七餐廳﹐行動本身就是笑話。(我甚至可以說﹐TVB 十多年來深入民間﹐散播必勝客主義及其他各種香港人思想﹐獨是未推廣過 casual 生活形態。例外﹕某些甘國亮片集。)
但為什麼我現在才敢寫這個題材呢﹖
③話說那間一九九七餐廳﹐樣樣都對了﹐就是名字太綽頭﹐使我有點反感。撇開名字不談﹐那不正是我們常說的﹕「香港好需要間 casual 的餐廳」。地點靜中帶旺、地方不大不小、裝飾隨和但現代、侍應穿整潔牛仔褲及圍裙、開至深夜、價錢不太貴、東西不太難吃 …… 以往九龍聖瑪利書院附近的中東菜館及關閉了的 Alice's﹐錯在食物味道欠佳及主人太熱情。一九九七的食譜不大﹐主菜大約只有四五道選擇﹐幸而新鮮易下嚥﹐至於侍者﹐應常帶笑容﹐又不會與你熟不拘禮﹐永遠保持適當的溫度﹐很好。
起初我還有一個顧慮﹐那種小餐館﹐常客會不會喧賓奪主﹐當正自己開﹐擾攘招搖過檯呢﹖Casual 歪咗﹐就是粗魯。
幸而﹐一九九七沒有犯上這個毛病﹐常客皆乖乖的自己吃自己﹐不會唯恐新客不知誰是地頭蟲。至於華洋比例﹐如果你不介意﹐人家也不會介意你。
所以﹐你也可以放心去﹐不怕感到尷尬。Casual 若令人尷尬﹐還 ca 乜鬼 sual﹖
④我發覺自己的嗜好﹐往往被人列入「一小撮人」之類。例如我一直以為 casual 儀態是我這一代的特徵﹐直至發覺唔係。
我記得唸書時﹐在利瑪竇宿舍聽高班學生夜談生活哲學及講人家閒話﹐有人用了句 premeditated casualness 來形容另一人﹐我當時與其他八友只覺得很 clever﹐於是哈哈笑﹐沒想到自己的英文語句領域中﹐一道小門已不自覺地打開﹐所謂 oxymoron﹐將兩個表面上相沖的字放在一起﹐製造吊詭的效果。人的學習過程﹐是多麼的偶然。
當時我的朋友皆崇尚 lay-back﹐relaxed 的生活風格﹐討厭造作矯情﹐怕繁文縟節﹐憎人家裝腔作勢﹐事事務求簡化﹐最好一條牛仔褲環遊世界﹐去到 formal occasion 就忍不住偷笑﹐邀請朋友飲宴總忙著加一句「好 casual 㗎」。
當時我未真正明白 casual 生活亦要有紀律及作安排。Premeditated casualness 可能並不似字面那麼矛盾 ……
⑤ Casual 歪咗﹐就是爛撻撻﹐我後來才明白。
香港人講究時太講究﹐不講究時則散晒。
第一代 casual 派 (如我者)﹐最初是為反對社會既制的功利、計算、陋規及扮嘢。但就算我們不曾助長香港無禮無貌的風氣﹐至少亦容忍了這種賤民姿勢。
新一代的 casual 派﹐應同時發動兩面戰線。
It is nice to be formal sometimes。這方面我們無需太形式主義﹐不一定要穿牛仔褲去婚姻註冊處才顯出真誠相愛﹐偶然打 bow 穿禮服也無傷大雅。新的 casual 派認為不擺款比不穿三件頭西裝更重要。Casual 派仍然痛恨任何形式的官僚主義。
另方面﹐新 casual 派必須與爛撻撻們劃清界錢。不造作並非等於不講究。
新 casual 派做人是很認真、很講究的﹐我們去健身院收腹肌、節食、不斷看書進修、公私分明、記得親人的生日。我們喜歡日本 (well﹐某部分日本)﹐喜歡日本出品﹐我們追求完美、追求超人。比起日本人﹐我們香港人還是太馬虎、太得過且過、太沒有要求 —— 這些都不是新 casual 派應有的態度。
丘世文曾說﹐我們不嚴肅﹐但我們很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