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投入欣賞《親愛的胡雪巖》,但 …… 2016 年 10 月 立場新聞
不明白明知大會堂劇院的舞台已夠細了,為甚麼香港話劇團演的《親愛的‧胡雪巖》仍源源不绝供應大量令這细小舞台難以負荷的視覺元素,而大部份跟本是沒必要性的?
像那些經常進出的清兵、老百姓,那些皮影戲,那個站在佈景後面頂端不停表演身段做手的花旦 …… 對劇情、視覺、以至象徵意義 …… 有何建樹?製作團隊當然說有,但如果删掉這些 noise 會否因而削弱了劇力、效果、或要傳達的訊息?又或者有它們就真的能替此劇增添些玩味或娛樂性嗎?對我來說只是一次很忙碌的視覺大塞車。
還嫌不夠再火上加油是佈景的機關重重及千變萬化,幾乎台上所有見得到的都可以移來移去,其中最注目是舞台頂端吊住那些橫柱,經常作出不規則升降組合,和較接近台前左右那兩道牆緩緩向前倒下時顯露後面別有洞天,都看出是花了不少心思設計,偶一或二為之,必會叫觀眾讚嘆,但暴發式食得唔好嘥的重複又重複,確是看得人很 irritating,全劇分三十二場,場場換景,即使有些是小換,怎都是一種疲勞轟炸,設計佈景也要看客觀條件;如果演出場地是葵青劇院或文化中心大劇院,如此 concept 就可能就行得通。
潘惠森獲獎的劇本,我明白作者是拿胡雪巖這個歷史人物言志,注入現代精神,或借他探討中國民族性之餘此類,可惜在此劇胡雪巖到終結都只是個 stock character,感覺好像編導生硬塞些性格入角色,卻活不起來,劇中胡雪巖那些生意手腕,對上劇院的觀眾可能嘆為觀止,但一般做生意的看到,像廣交各路人馬、押重注落可造之材、傾力搏一鋪、或去「大」對手…… 都是慣用手倆,有何值得大驚小怪。
演主角胡雪巖的潘燦良是資深演員,在舞台上他是有其神采及光芒,在由衷欣賞之餘卻有一種熟口熟面的感覺,和他演繹以往其他角色,像在《教授》、《狂揪夫妻》,或電視劇《瑪嘉烈與大衛》、《來生不做香港人》等等,我看不到甚麼分別,如果刪掉對白聲音,還以為他是演同一角色呢,具太強烈個人風格,有時會不會反是障礙?另外雷詩蘭演老婦,黃慧慈演少婦,看多幾回也有對號入座、按鈕演出的毛病,反觀辛偉強,王維等就較多變化。
其實我真的很想能更投入,找出另一角度去欣賞此劇,為此我有在場刊多篇文章找靈感,可惜除了陳敢權那篇內容很實在(即使其評價我不認同),其他都是些似是而非的文字遊戲,提供不到一個 valid 的新觀點,或許我真的不習慣轉彎抹角的文字風格吧,試看林克歡那篇,其中他寫道:
…… 導演的難點,不在刻意經營非寫實的奇觀異景,而在追尋懸浮在敬畏與迷濛的戲劇氛圍與審美情調上的精神層面。
「不在刻意經營 ……」那句我尚能明白,但跟住的呢?如果剔除「懸浮在敬畏與迷濛的戲劇氛圍與審美情調上」這一大串 fancy words 的虛句,就還原成:
「導演的難點 …… 在追尋精神層面。」
仲使佢講!?
後記:收到前香港話劇團資深演員陳麗卿的短訊,對《親愛的.胡雪巖》讚譽無比,誠意推薦給所有朋友。評價很多時都是相對的,最終還是看你的口味較接近那位論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