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迷你劇省招牌: Olive Kitteridge                                   2015 6           星島日報

 
 
 
朋友極力推薦的美國迷你電視劇《Olive Kitteridge》是改編自在二○○九年獲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的同名長篇小說。普立茲獎一向被視為美國文化界德高望重的殊榮,本地傳媒較多報道其中頒發給新聞及報業的獎項,其實它亦有頒獎給小說、戲劇、詩歌、音樂等組別,普立茲獎成立於一九一七年時電影尚未被確認其藝術地位,電視更未出現,否則電影、電視也必然會列入為其中組別。
 
 
電視版的《Olive Kitteridge》長四小時,分成四集,去年十一月在 HBO 台連續播兩晚,原著的背景是美國東北部的緬因州(Maine)一個虛構的小鎮,女主人翁 Olive 為一名中學教員,內容以她為骨幹,帶出她家庭和鎮內其他家庭、家族不同成員,從一九八年開始二十多年來交替的遭遇和暗湧,看似平凡簡單的小鎮居民,都有其陰暗、複雜、不可告人的背後,要將如此宏大的篇幅(小說是以十三個短篇合成)搬上電視,如果忠於原著,起碼要拍成不止一季的劇集。今次此劇的監製,亦即是劇集的女主角 Frances McDormand 大刀闊斧,刪去小說內很多角色,集中刻畫 Olive 家人和他們身邊小部分人物,除了較易處理,肯定也有商業上的考慮,畢竟這相當冷門、非主流,或者可以形容為 Off-beat 小眾口味的劇種,貿貿然拍十幾集很可能成為收視毒藥,現在只拍四集,再加上 Frances McDormand 在影壇的的聲望,相信較容易找到及說服投資者和贊助商去冒有把握的險,而這部迷你劇果然不負所望,在多個重要頒獎禮獲得多項提名,甚至獲獎,我看第一集時,起初是有點不習慣,好像找不到重心,但進入狀態,投入了角色的生活之後,就無法不一口氣追下去了,它確是近年罕有水準十分之高的「文藝」劇種。
 
第一集開端是垂垂老矣的女主角 Olive,拿一個藤籃到郊外好像去野餐的模樣,還播放莫扎特的音樂,然後見她拿出手槍,瞄準腦袋準備自殺,跟住劇情跳回去二十五年前,即一九八年。
 
那時 Olive 與在鎮上經營藥房的丈夫和唸初中的兒子過一般小鎮刻板的生活,她個性不討人喜歡,古肅、嚴峻、冷冰冰,平日不茍言笑,一開口通常就得罪人,很多時更毫不客氣,作出難聽,「無面畀」的 Remark,難得她的丈夫 Henry 是個很厚道的好好先生,明白太太偏激的言行,只是她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防機制,她內心其實是一個本意良好、心地不壞的人。
 
 
他們的婚姻生活枯燥乏味,兩人都曾經有過婚外情(但都是止於精神上),Olive 戀上同校一個老師,他卻在一次交通意外身亡,有可能是自殺,而 Henry 藥房一個女店員的丈夫也是意外身亡,Henry 對受喪夫之痛的她照顧有加,雖然產生愛意,不過始終沒有進一步,反而撮合了她和藥房另一位員工,劇情就是沿住他們平淡、無驚無險人生中一些點滴化開,引人入勝之處除了幾個主角精湛的演技,編導也能從瑣碎的日常生活中發掘出不少幽默(部分黑色)和趣味,像他們如此平凡的人生,經常就是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開心、煩惱,其實我們大部分人不就是這樣活嗎?陪伴這些角色度過他們生命中的二十五年,即使像 Olive 如此不討好的性格,看落去也就慢慢接受甚至愛上她了。
 
 
不要被我嚇倒以為這劇集真是如此平淡,其實都有不些妙絕的好戲,像他們的兒子結婚,男女雙方家長卻不怎咬弦,女家擺出客氣的假面孔,Olive 當然就實行她一貫「話之你死」的我行我素作風,絕不吝嗇她那副板起的面孔。婚禮當天,她無意中聽到未來媳婦在背後嘲笑奚落她穿自己縫製的衣服來出席,而她跟住作出的報復也令人發噱。另一場是若干年後,她的兒子已再婚,在紐約定居,Olive 單人去探望他的新家庭,一如所料她對這位新媳婦也同樣沒好感,因為兩個「孫子」非她兒子所生,是她帶同來嫁的,Olive 照例搬出不少令人難堪的說話,大家都對養育小孩又有不同意見,結果不歡而散。
 
其實 Henry 沒有一道去紐約,是當時他已中風昏迷,要長期臥院,但 Olive 卻堅持他的腦筋清醒,一直當他仍有意識般悉心照顧了好些年,直至他去世之後,Olive 結識了鎮內也是孑然一身的富豪(Bill Murray 飾演),兩人身分性格皆懸殊,約會了好幾次也是吵嘴收場,Olive 打算她養的狗過身後就自行了斷,然後鏡頭返回開場時她準備吞槍自殺那一幕 ……
 
 
Olive Kitteridge》收視成績如何我沒查究,但它贏得坊間一致好評,像這樣叫好但未必叫座的劇集,在外國總會有電視台肯飛,而又有贊助商會特約,理由其實很簡單,發財有時也要立品,電視台間中都要推出些「獎」劇來「省招牌」,廣告商又可以藉此凸顯自己品牌的名望,例如由白金信用卡之類去贊助這樣一套劇集,多有體面!
 
在香港,電視台和廣告商,或廣告客戶,似乎就仍未有這份勇氣和遠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