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拒「窩心」 *        2011 9       
 
 
 
看了彭秀慧在葵青劇院賣個滿堂紅的〈月球下的人〉已有好一段日子﹐迴想起來﹐某些內容、某些境況﹐竟與她另一部幾乎也是獨腳戲的〈29 + 1〉重疊﹐很多地方已搞不清是在哪部劇出現的!我明白每個藝術工作者無疑都要具自己的風格﹐但重複也不能當是個人風格的同義詞啊。
 
可能是因為〈29 + 1〉太受歡迎了﹐她似乎仍未能從這個已 hang 了五六年的 hangover 甦醒過來﹐捨不得這個無敵的模式、這個對會去看話劇的女性觀眾絕對殺食的模式 —— 中女(是帶點自卑那種)告白。彭秀慧不同焦緩﹐焦擺明車馬是當做一盤生意﹐盡量用最低的成本去爭取最大的收益﹐而彭在原地踏步我看是她仍眷戀著這必勝方程式 —— 只要將那些交替出現的搞笑位和感動位稍作改動又一部新劇了﹐遲些她儲多些這類港女/中女劇﹐甚至可以即興抽樣選演不同的「位」﹐相信出來的效果也 make sense最緊要還是每次謝幕時﹐記得拿出那個好像感動到差點落淚流涕的表情﹐就包保可以一直演下去。
 
 
不過說句公道話﹐彭秀慧仍算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上述兩部劇的佈景都是不惜工本﹐像〈29 + 1〉那些印花牆紙﹐或劇終前出現的那座巴黎鐵塔都叫人眼前一亮﹐今次〈月球下的人〉開場前﹐從半透明的幕﹐隱約見到主人翁像吊在舞台的半空﹐確有著一種昇天的飄逸美感。但正如我先前所說成功的代價往往就是帶來更多的壓力﹐要保住成功﹐不得不有所計算﹐而又一次借屍還魂加插一段「港女百態」必能討好﹐拿來與那些少女情懷 / 家庭倫理等感動位交替﹐就不愁觀眾不又笑又哭了﹐但當我察覺原來背後是有那麼多的疏擺和機關﹐我是不甘心投降的﹐而到了劇的最後更忽然殺出個婆婆也確是算到盡了。當然婆婆﹐特別是獨居的、拾荒的那些永遠是人情味的保證﹐編劇賦予她們的智慧愛心總會在關鍵時刻點亮了主角﹐令他/她有所醒覺﹐不知演藝學院編劇班有沒有開一堂課專門講解有關婆婆的重要性?而梁祖堯又幾時會反串婆婆呢?
 
                                                                                                      劇中很優美的一場戲
 
或許說彭秀慧「忽然」弄個婆婆出來有點不公﹐觀眾會反駁先前不是已隱約有提到有個獨居長者了嗎?不過我總覺得這個伏筆多數是後來才加上去去減低那個「忽然性」罷了。
 
我覺得現時這羣年輕的編劇(29 + 1 = 30在我來說不是挺年輕?)可能處於創作力高峰期﹐通常都很慷慨﹐好像定要將所有都一次過放入劇本內﹐像先前看〈我不是霍金〉﹐編劇鍾燕詩(從照片看也很年輕)是構想了多個「感動位」來完結這個劇﹐其實選任何一個都已有足夠的感染力﹐但她似乎捨不得作取捨﹐結果「感動位」一個接一個﹐可惜不但不能加強劇力﹐反而有互相底銷的反效果﹐實在可惜﹐像〈29 + 1〉竟長達三小時有多﹐今次〈月球下的人〉也向三小時進軍﹐確是過長了﹐一部沒有中場休息的獨腳戲﹐兩小時的長度已足夠有餘﹐如沒法濃縮就把多出的留給下一次創作好了。
 
 
 
進念三十周年前奏曲(正題將會是什麼?)〈百年之孤寂〉場刊上稱之為「駐團劇目」﹐或許是太自謙了﹐說它是「鎮團之寶」也一點不為過﹐絕對是一次 tour de Force 的觀劇經驗。特別是近年多看了那些竭力要做到「言之有物」的劇目﹐進念今次這第十個版本確令我重新感受到純視聽的非凡魅力。
 
                                                                                                   30 年前首次面世的劇照
 
時代(起碼科技)是不斷進步﹐我相信今時今日的舞台技術肯定令到這第十版本比三十年的初版更可觀﹐更具震撼力;兩小時無間斷的演出﹐演員源源不絕做作各種可以想像到的動作、步伐﹐一一從舞台的左端前進去右端﹐服裝由當初的純白﹐漸漸變灰、變黑﹐到最終變成多重色調﹐以及用上各種人聲、雜音、靜態、古典、爵士、前衛、敲擊、無調 …… 一浪接一浪去營造聽覺上的高潮﹐都是扣人心弦﹐令人無法不屏息靜氣驚嘆所看到聽到的一切。
 
                                                                                                                2002 年版本
 
更難得是導演榮念曾用上看似最簡單的舞台現成裝置 —— 一層又一層升下來及左右兩邊一排排的白幕黑幕﹐電腦/幻燈投射﹐無數支從天花直垂下來的光管﹐舞台頂部的射燈一列一列的降下來 ……而這些「裝置」之間的互動配合﹐在簡約中蘊含著無窮的變化﹐泡製出眩目之視覺享受﹐確實是嘆為觀止。
 
整個演出的高潮是最後的十多分鐘那一連串的儀隊巡遊﹐一隊一隊人拿著不同的道具如長布、巾、盒、行李、旗 …… 排列出不同形狀的組合﹐像無窮無盡般不斷地徒步向前﹐氣勢磅礡﹐一個多輝煌的終結!
 
之前我奇怪演員中怎會有幾個胖子?我心目中這類演出的演員總要有著一定的「仙氣」才能帶出氣氛﹐而肥胖和仙氣總扯不上關係吧﹐那個胖女人還好﹐起碼充滿能量兼具殺氣﹐有提神作用﹐至於另一個胖子﹐當我見到他神色凝重地緩步時﹐總感到一陣滑稽﹐直至來到最後這一系列的 procession 我才醒覺﹐每一隊人確實必定要夾雜高矮肥瘦不同至可以營造出一個羣體﹐一個 community 的感覺﹐及視覺上的合理性和美感﹐當然假若榮念曾能減少胖子的個人行﹐盡量插他入集體行﹐起碼在我來說會看得舒服些﹐至於其他的小沙石﹐相比這個大型演出的大成就﹐也就沒必要多說了。
 
                                                          榮念曾
 
不說仍得要說﹐沒有榮念曾慣有而我又最抗拒的那些辯證式口號和文字(投射在舞台上的字我看不清楚就樂得當是圖案好了)﹐不見了那撮熟口熟麵的〈東宮西宮〉羣體﹐對我那麼欣賞此劇還是有著關鍵性的影響的。
 
* 此文在信報發表時題目是:〈注重個人風格不等於重複〉
 
 
相關參考: 月球下的人 promo 1 (優酷)
                     月球下的人 promo 2 (新浪播客)
                   《百年之孤寂系列》回顧1 (土豆)
                   《百年之孤寂系列》回顧2 (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