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urning Point —— 兩個喋喋不休的女人        1978 6 月       號 外 

 

 

 
年紀漸長﹐我似乎對自己心愛的東西也越來越冷淡。家中唱機的唱頭壞了﹐總是提不起心肝去換﹐任它鋪塵﹐結果 Art Garfunkel Watermark 買了差不多兩個月﹐一次都沒有聽過﹐最弊是我連想聽的興緻也失去﹐有時晚上躺在床上看 Gore Vidal 的雜文看得累﹐便隨手拿 Watermark 的唱片封套來翻翻﹐讀吓那些樂手、監製的名字﹐竟也就感到滿足了。 
 
所以我一直都很擔心﹐自己的冷淡很容易會把「仙舞飄飄」錯過﹐雖然﹐莎莉麥蓮 (Shirley MacLaine) 到現在仍是我最喜愛的女演員之一。幸好﹐這次我總算不再冷淡﹐「仙舞諷飄」上映的第一天第一場 (十二點半)﹐我已是海運戲院的座上客。 
 
我曾經在書報上略略知道這齣電影的題材和內容﹐很是喜歡﹕回顧生命中的轉捩點﹐是可以拍成一部很有戲味﹐引起觀眾不少感概的作品﹐但最令人放心不下是它的導演 Herbert Ross 及編劇 Arthur Laurents 他們以往不但沒有特出的表現﹐甚至連像樣的作品也沒有 (你對俏佳人Funny Lady、新萬世師表 Goodbye Mr Chips、俏郎君 The Way We Were等片有好感嗎﹖) 不過﹐為了莎莉麥蓮和安妮賓歌羅福 (Anne Bancroft)﹐為了那十一項金像獎提名﹐我仍是懷著希望去看「仙舞飄飄」﹐期待奇蹟發生。 
 
開場那頭三分鐘﹐奇蹟是發生了﹕ 
 
聲帶正放著城中電台為迎接「美國芭蕾舞團」來臨演出而播放的芭蕾舞樂曲﹐鏡頭慢慢拉過幾張擺在抬頭的陳年舊照﹐是一個芭蕾團員以前在台前幕後拍下來的紀念相片﹐然後鏡頭從過去拉回現在﹐移到這些照片的主人 —— 一個不再年輕的主婦莎莉麥蓮﹐我們見到在現實生活中她忙著打點幾個子女﹐準備一會兒全家去看她以前隸屬的芭蕾舞團的表演﹐中年發福的莎莉連打扮自己的時間也沒有﹐髮卷仍然掛在頭上﹐浴室內洗乾淨的衣服亦未收好 …… 
 
到他們一家終於出發﹐乘坐旅行房車駛離寓所的時候﹐背景芭蕾舞音樂漸漸加強﹐鏡頭從郊區馬路溶到舞台上一個又一個年輕女孩子的特寫﹐她們正隨著音樂跳 La Bayadere 優美的舞姿好像告訴觀眾﹐芭蕾舞並不單是框在陳舊的照片裏﹐它亦是現實的一部份﹐然後「仙舞飄飄」的字幕就在這個時候打出。 
 
這是一個很精釆的開場﹐短短幾個鏡頭﹐已有力地點出全片的中心 —— 人生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矛盾及對峙﹐過去和現在、夢想和現實、藝術生涯和主婦生涯、「原本可能成為的」和「結果變成的」…… 都簡潔地表現出來。 
 
但很可惜﹐跟著的幾十分鐘就不怎濟事﹐全片是由一連串的典型組成﹕典型的場面、典型的情節、典型的人物、典型的對白﹔但凡典型的東西一定很明顯、淺易﹐典型可以增加戲劇效果﹐也可以很迅速使觀眾知道片中所要表達的意念及題旨﹐人物情節的來龍去脈﹐但問題是知道並不等於瞭解﹐甚至談不上認識﹐而且典型還會把事物的真實性減少﹐像「仙舞飄飄」這種擺成個嚴肅款的電影﹐加入太多的典型就很容易令人看到大叫「有冇搞錯」﹐「資深」的觀眾會拒絕相信片中的世界會是編導所表現得那麼表面。 
 
像影片中的年輕編舞家和芭蕾舞團長﹐他們的一言一行便表面得要死﹐那個編舞家每次出場都得「鼓」氣﹐十分自我中心﹐不賣賬﹐不准表演者在他編排的舞中流露任何情感﹐純粹講求技巧﹔那個芭蕾舞團長呢﹖她終日為經營舞團的事務忙碌﹐無時無刻不掛住去籌多些基金。當然一這些描寫都有一定的真實性﹐但編導似乎忘記了這些「特徵」只是角色性格的一部份﹐不能代表整個人。 
 
 
片中對兩個女主角的刻劃並不比這兩個配角好多少﹐只不過安妮賓歌羅福和莎莉麥蓮都憑本身優越的演技﹐超越了角色的限制﹐補救了編導才華的不足﹐看她們兩個的演出是一次享受﹐安妮賓歌羅福和莎莉麥蓮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演技方法﹐安妮賓歌羅福是承繼那些「Great Ladies of Hollywood」的傳說﹐講求風格、神釆、韻味、儀態、風度及熟練的演技﹐而莎莉麥蓮則走低調子﹐平淡﹐洗盡鉛華﹐以自然、生活化取勝﹐無論是光芒或平淡﹐兩個女主角都賦予她們角色靈魂和實質。 
 
比較起來﹐片中的女配角Leslie Browne 的演技就顯得幼嫩多了﹐不過她也算表現得中規中矩﹐特別是她醉酒亂跳舞那場﹐表情十分生動﹐動作也很滑稽﹐相當惹人好感﹐男配角蘇聯天王舞星Mikhail Baryshnikov 樣子奇特﹐沒有甚麼發揮演技的機會﹐但無可否認﹐他的舞確是跳得出奇的精釆﹐用嘆為觀止去形容﹐並不過份。 
 
 
至於片中加補一大堆芭蕾舞片段﹐很多都可以刪去﹐而且映跳舞的時候﹐又時不時加掃一個莎莉麥蓮在台下的反應鏡頭﹐她那既不欣賞又不感動的表情看得多﹐我就不禁對編導的想象力產生懷疑。 
 
Arthur Laurents 的對白喋喋不休是三流文學水準﹐文雅、witty 得來鑿痕處處。 
 
一九六四年「花街神女」在樂宮上映時廣告是寫著兒童不宜觀看的﹐有一個星期六我放學後跑到戲院的大堂﹐看著魚貫入場的青年男女﹐心中羨慕不已﹐希望自己快些長大﹐現在﹐我步進十二點半海運戲院的時候﹐除了要看「仙舞飄飄」之外﹐還有一個秘密的願望﹐就是想重見一些十幾年前看「花街神女」的莎莉麥蓮影迷。海運戲院的後座大約坐了五十人﹐撇開一部份穿校服的中學生不計﹐我還看到一些大約三十來歲﹐打扮斯文樸素﹐戴眼鏡、獨自來看戲的男女﹐他們寧靜地分散在戲院的四周﹐有些還吃著熱狗和汽水﹐我知道在十多年前他們都曾看過「花街神女」。 
 
有他們在周圍﹐我感到無比的溫暖﹐因為我終於知道我不是唯一的一個﹐也許可以說﹐我感動的時刻是在銀幕拉開之前。
 
相關參考﹕ The Turning Point Trailer
                         Mikhail Baryshnikov in Giselle